百年银匠 世代传承
中国青年网安徽6月13日电 (通讯员 孔维薇 蒋雨婕)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活力”的号召,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同心圆志愿者协会于6月13日下午来到柘皋镇,探访了一位民间手工银匠,倾听这项百年工艺背后的故事。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洪老合照孔维薇摄)
柘皋镇位于安徽省的南部,隶属于合肥市。同许多皖南小镇村庄一样,这里宁静致远,远离凡尘的喧嚣。漫步在小镇上,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传入耳中的是绵绵不断的锤击声。灵秀的风光靠的是世世代代村民的守护,娴熟的工艺靠的是祖祖辈辈银匠的坚持。今天,实践团成员找到了这位手工打造银饰的老银匠——洪金泉。
(图为洪老在打制银条孔维薇摄
在采访中成员们得知,洪老今年已经68岁了,在柘皋老街内经营着一家老字号银器店。从清朝算起,洪氏银器店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早在2013年,第四代传人和他的银匠打造工艺就入选了合肥市非遗名录。据老人介绍,他从12岁起,便跟着父亲学习打造银器,坚持这项老手艺快60年了。在店里,洪老一边忙着手头的活一边给实践团成员讲解着打银的工序。“打银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做一件银饰少则几个钟头,多则十几个钟头。纯手工制作需要掌握银子的温度和力度,每一步都需要很小心。”
在交谈的几个小时里,洪老一直没有停下手头的事:熔炼、捶打、煅烧、淬火、造型、抛光。每一个步骤,洪老都非常熟练,耐心。在捶打时,他坐在凳子上,不停地重复着一个动作,用羊角锤反复捶打银条,直到打成一个精致的形状。接着他将银条夹起、放置在铺满石子的锻炉上,开始用气炉煅烧连续气炉的喷枪喷出蔬色的火焰、很快一块银条在烈火中变成了红色,在将银条放入清水中之后,他将银条夹起重新放置在器具上敲打。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观察银器打磨的过程孔维薇摄)
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打磨之后,洪老说道,“这还只是简单的形状,之后还需要将银条放到平台上錾花。这个过程可以增加很多个性化的内容,比如将名字和生辰刻在银条上。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两三天。”看似简单的银器,却需要这么长的时间,而且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的器具也都是特制而成。相比现在市面上的机械制作的银器,手工制作基本秉承了传统民间工艺,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制作工艺,唯有用精、细二字方可概括。
当成员们问到洪老有没有传承手艺给儿子时,他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我已经把手艺传给儿子了,他会像我一样,继续打银器,把这个手艺一代一代传下去。”此外,洪老还告诉我们,对于他的这个手艺,当地政府更是大力支持,一直鼓励他继续做下去,来传承中国的传统手艺,传统文化。采访到这里,成员们都感到十分地开心,为洪老感到高兴,也为这样一项传统的手艺得到传承而高兴。
(图为早期新闻对洪老的报道 孔维薇摄)
当传承纯手工工艺文化的脚步逐渐远去,仍有一群执着的工匠在用自己的双手,用心雕琢着一件件手工艺品,给予它们温度,赋予它们灵魂。银饰文化绵延数千年,现如今传承下来的工匠手艺已少之又少,但诸如洪银匠这样的传统手工艺人,正在用他们的坚守,敲击着每件作品,传承中华文化。通过本次采访,加深了实践团成员对传统工艺的了解,同时也使实践团成员认识到我们需要传承的不仅仅是工匠技术,更是工匠精神。
(文字:孔维薇蒋雨婕)
(摄影:孔维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632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