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舒琪、夏志豪、陈润华、姚瑶)本书讲述了古代罗马帝国的历史、社会与文化生活。书中概述了罗马从一个小村庄成长为共和国的历程、但是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对于罗马交通方面的描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谚语流传至今虽然转变了意思却仍然可以让人联想到其曾经的辉煌。 虽然古时一些国家的道路规模也曾超越罗马,但在工程质量、规划设计和使用年限等方面,罗马都更胜一筹。
古罗马的道路设计考虑周全,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也兼顾地形等客观条件,在道路勘察中会使用各种仪器进行测量,并根据需要运用高超的技术造桥或开凿隧道。古罗马在进行道路建设前会进行周全的设计。为了运输方便,军事大道和重要干线一般尽量采用直线铺设,但也会在具体操作中会根据当地地形等客观条件而有所调整,如遇到大山,往往绕道铺设,但在古罗马的道路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一个里程碑,一般设置在比较醒目的地方。碑身上有用拉丁文或希腊文刻写的碑文,上面记载着道路的名称,道路归属于那个城市管辖,该城与罗马城之间的距离,沿路将要到达下一个城市的名称和距离,还有道路的创立者或修建者的名字,帝国时期,还刻有在位皇帝的名字和在位时间以及一些对皇帝歌功颂德的赞语等。目前保留下来的里程碑约有4000多个。看到这些赞语之后我不仅想起了那句古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罗马涌现出无数的帝王,他们有的励精图治有的骄奢淫逸,但是这些都已经化作了历史的尘埃,不论生前是多么的辉煌,多么的不可一世,但是后世都会对他们进行客观的评价,有的被人们视为明君有的却遗臭万年。历史的魅力也在于此,正如临江仙中所讲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最初,罗马的道路建设主要用于满足军事征服的的需要,之后也成为了服务于政治统治和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对于生活在当时的普通民众来说,便捷的道路系统则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即使从今天的角度去看,古修筑军事要时也会开凿隧道;在有些山区,则会采用“之”字形筑路,以减缓上下坡度;遇到河流时,大多选择架桥铺路,而不是绕道而行。即使在当时,罗马在勘察道路时也会借助各种仪器,如使用“便携式日晷”确定方位;使用量角仪来测量直线和直角等。这些前期的仔细测量为之后的道路铺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古罗马在造桥和开凿隧道上展现出高超的技术能力,如公元前 3 世纪,罗马人就掌握了拱券技术并迅速运用于桥梁建设中,此后桥梁的建造基本上采用石制结构,石拱桥被大量建造;在开凿隧道方面,古罗马有成套的钻探、挖坑、掘巷道、照明、通风、打桩、运送和测量的新方法,有研究者认为直到中世纪晚期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国家能与之比肩。古罗马根据道路的具体用途对道路宽度等进行不同的安排,同时还十分关注细节,如在道路转弯处刻下车辙以便于车辆前行。古罗马道路的宽度因道路的具体用途而有所不同。重要性较低的道路可能只宽 1米左右,用于军事用途的大道则可达到4至6 米,而在道路与城门的接口处,为了方便人们通行,防止人口过多而引起交通堵塞,道路的宽度甚至可达 15 米。
通过本书我详细的了解了古罗马的文化以及工程建设,这让我对古罗马人民的创造力感到十分的佩服,我不仅把思绪飞回到古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数之不尽的英雄人物出现在古罗马这片神奇的大地上,他们有英勇无双的将军,有对后世留下巨大佳作的哲学家,人们都说,罗马和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在通读此书之后我再次对这句话有了全新的认识,罗马的法律更是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意义,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前人的智慧穿越千年直到现在仍然对后世起到这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想这就是历史的独特魅力和意义吧,虽然现在的我没有办法穿越时空去见识一下罗马的辉煌,但是读了本书我在脑海中罗马的样子变得逐渐清晰起来,宽阔的街道宏伟的建筑举世无双的法律这些东西交织而成变成了一个罗马,它矗立在地中海,让后世不断散发着他们魅力,后人不断的吸取它的额营养,在他的基础上又建立了一系列的成就。
历史的魅力我想就在于如此吧,虽然古罗马帝国已经烟消云散,但是他的故事和意义一直传承于后世,数之不尽的人为之心驰神往,通过书籍和史料去想象罗马当年的辉煌。
http://www.dxsbao.com/art/2606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