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组坛经与知行合一
此前未曾阅读过佛家典籍,说心里话我先前是略带轻视佛家,因为是“佛教作为奴隶制社会统治者统治下层的工具”这一说法深入我心。然,初识慧能之平生,我不禁感到羞愧,折服于惠能的智慧言行,甚至开始阅读其他的一些佛学书籍,即便不能深入,但多少都还有些收获。
当慧能大师初到五祖堂前,被五祖呵斥“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他的回答是,“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就是这一句,已经再次震撼到我,正如释迦牟尼佛一手指天,一手之地所说的“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一样掷地有声,平等无二。这是何等的智慧心性才有的自信和自尊啊!不由得赞叹!复赞叹!虽然他大字不识一个,却没有任何的自卑,发自本心,出自本性的活泼泼的佛性禅性流露无疑。正所谓“心性”,而做到知行合一的关键在于心,知行合一的核心在于知心合一,心正了行才能正,心若不正,则知行不正,心可以说是一个统领,显然慧能大师很好地践行了所谓“即心即佛”。
《六祖坛经》多次强调要知行合一,对于知行合一,最早由明代王守仁提出。所谓知行合一,指的是客体顺应主体,“知”是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知行”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也是在现实中运用的道理,密不可分。“知”是一回事,“行”又是一回事。知(也就是学)的目的在于行(也就是习得之后的实践与使用),行是知的归宿和落脚点,知和行同一方近于道。只有做到了王守仁所提倡的“知行合一”,才能真正拥有般若智慧。这对今天迷恋各种书本知识与概念的人们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即将修行落实于生活当下的每一念。对此,我对于知行合一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知和行的关系就如佛家的轮回观类似,一环套一环,生生不息,息息相关。人的自性本心称为知,而真正的“知”又受到他人或是事物的“行”的影响,从而生成一份“良知的规范”,并以此来规范“行”,而这份“行”又影响了其他人或是自己的“知”。换句话说,“知”即是道德意识或是思想意识,这份意识影响,决定,形成了以道德践履与实际行动为主的“行”;而道德践履与实际行动又成就了道德意识和思想意识。故有“不行则无真知,不知则无实行”的说法。好比真正的了悟明心见性不是整天坐在那里敲木鱼,口念空,执着于空,口念而心不行,一开口就说人是非,局限于知而不行;而真正的了悟了明心见性,自性广大,熟识里面包含了一切的宇宙规律、人类道德智慧、处世方法,常常能凭借自己的直觉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用什么方法去干。除此之外,我个人将知行概括为自觉二字,何为自觉?“佛”的梵文便是“觉”,佛典中依觉的范围和程度的差别而立“三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明心见性,自觉也就是佛性,故有言曰:“自觉”异凡夫,凡夫迷沉,全不自觉,佛则朗然大觉,即内心清晰清醒清明,对外物不混乱不迷惘不沉迷,心中有数,今以自己有所认识而觉悟为“自觉”,如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我们这个军队,历来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强调自觉遵守革命纪律”,故对党内必须以知来主导先进行动,以先进行动来形成先进的知的氛围。又以自己感觉到为“自觉”,如:肺结核的初期,病症不很显著,病人每不自觉,因为病人不具备知病患的能力,于是限制了他治疗疾病的行的机会。
另外,“知”也可看作为是思想的超越。何为思想的超越?并不是说科技进步了,人类的知识丰富这些表免的思想超越,而是指对事物的看法,或者说是人生的态度,正如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一次一次对待事物的改变便是思想的超越。而“行”则是面对当下生活百态的所作所为,好比初次见山是山,看水是水时自己的幼稚拙劣的行径;后来见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时的小有所成后的生活;最后便是看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顿悟。自此,自觉便可被称作为一种“性”了,这种“性”包含一切宇宙规律、人类道德智慧、处世方法,这些不需要向外面去求。智慧是由“性”产生的,性是本体,智慧是用;这种“性”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这种“性”本清净无染,是无生无灭的,即使过了万万年也依然存在。
我认为以此言为铭极好:“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故曰:“知而不行,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行而不知,千载未能成性,永无所增”。
http://www.dxsbao.com/art/2596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