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调查网络文学困局:版权纷争不断 作品质量参差不齐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李政葳

  光明日报12月1日消息,历经了BBS连载、VIP付费制度、PC阅读、移动阅读、IP浪潮之后,网络文学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级文化现象”。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网络作者数以百万计,年更新字数超过600亿汉字,年长篇小说超过10万部,网络文学网民用户规模达到3.08亿;同时,大批量的网络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游戏、动漫,网络文学对人们的阅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

  繁荣文艺的有生力量

  从1998年蔡智恒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爆红算起,中国的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18个春秋。尤其近十年来,网络文学发展势头迅猛,每年上线作品超过100万种,国内各文学网站签约作者超过250万人。

  此外,随着“IP(知识产权)热”的兴起,网络文学逐渐变成了影视、游戏、动漫等行业的“香饽饽”。截至2015年底,由网络文学作品转化出版的图书5000余部,改编电影515部、电视剧568部、游戏201部、动漫130部。

  “网络文学正以巨大的体量和广泛的影响力走进公众视野,改变我国文学发展的总体面貌。”全国网络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欧阳友权表示,目前,网络文学原创作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关注现实的创作题材明显增多,接地气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由网络文学产业链带动的泛娱乐市场已经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网络文学将成为未来文学的主流。伴随着更多年龄层、文化层的读者介入,该领域将日趋形成‘多极化’格局。”作为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的副主席,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夏烈对网络文学的发展态势感触颇深。

  在夏烈看来,中国网络文学正成为与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韩国演艺并驾齐驱的“世界级文化产业现象”,“当下,网络文学产业与资本潮融合度越来越高,在其‘市场化’的过程中,不少外国读者正是由此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当代生活”。

  破版权困局: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出击

  大量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接地气、树正气、有情趣,在彰显时代性的同时,不断丰富人们生活、滋养和启迪人们心灵,但也有一部分题材趋近、内容趋同的作品“扎堆”充斥网络空间,引发的版权等纷争不断。

  近日,电视剧《锦绣未央》被指抄袭多部网络小说一事风波不断。有媒体甚至曝出,现在部分作者借助“写作软件”,根据题材、章节、语段选择模板,输入主配角姓名、地名、性格等信息,软件就会自动生成数十种内容,用于拼凑和组合整篇文章。

  “在商业利益的裹挟下,侵权成本低、举证维权难,再加上模仿、借鉴、拼凑等隐性抄袭难以界定,成为网络文学‘抄袭之风’盛行的主要原因。”夏烈说。

  在晋江文学城资深编辑、总裁办经理胡慧娟看来,作为网络文学网站,应该组织协调各方力量,针对盗版侵权现象积极打击,鼓励并帮助作者维权,以此来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引导作者知道‘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如果一部作品不能保证合法合规,后续的市场化更无从谈起。”

  更多专家则在采访中表示,版权困局损害了行业的长远前景,而靠作者或者网络平台的力量“单打独斗”,已经难以应对当下盗版猖獗的局面。就在今年11月14日,国家版权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文学作品版权管理的通知》,再度对网络文学的侵权行为挥出一记重拳。“从国家法律法规层面制定规则,将对维护网络文学版权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夏烈说。

  破质量困局:作者要重视作品思想性艺术性

  “商业资本对于网络文学的影响是一柄‘双刃剑’。”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网副主编马季认为,当写作门槛降低,作者一窝蜂地迎合商业利益,除了引发版权纷争,随之而来的还有作品质量的参差不齐、泥沙俱下。

  那么,网络文学创作应该如何加强原创性,提高作品的整体思想和艺术水平?

  胡慧娟喜欢将网络文学称之为“草根文学”。“网络文学作者要努力研究读者的口味,并加入自己的‘新脑洞’、新创意,形成自我风格的作品,并在内容多元化方面多做尝试;而作为网站编辑,不能轻易抹杀小题材、冷题材,更不能因为短期的商业利益影响作者的创作自由。”

  夏烈则认为,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首先应该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性强;其次,应该具备一定的现实话题性,比如小说《杜拉拉升职记》涉及白领职场,《小别离》聚焦升学问题等;最后,具备思想性、艺术性应该成为优质网络文学的共同特质,也是决定其能否顺利走向市场的关键。

  此外,在他看来,网络文学IP资本化浪潮中,“改编的技术与艺术不容忽视”。“尊重网络文学原著及粉丝感受,准确地将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制作视为富有专业性的‘二度创作’和影视语言再创造,才能避开‘票房毒药’‘审美疲劳’,收获市场和美誉度。”他举例,比如《甄嬛传》《琅琊榜》等网络小说,通过影视艺术再创造,增加了原来作品中不具备的新元素和美学特质,受到观众认可。

http://www.dxsbao.com/art/169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以数字藏品助力汉剧传承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生们在非遗传承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利用数字藏品的形式,致力于发展汉剧品牌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所重视文化传统……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助力非遗传承,打造汉剧专属IP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子们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工作,通过努力打造汉剧专属IP,促进多元销售,推动汉剧品牌文化的发展。据了解,汉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创新实践,推动非遗汉剧品牌化发展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一群学子成立汉剧创新团队,该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成功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的传承与发展,打造出一系列汉剧专属IP,并通过多元销售模式,有效促进了汉剧……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助力非遗传承,打造汉绣专属IP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一支独秀”创新实践队在非遗传承领域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创新与活力。他们积极参与汉绣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倡导文化自信,助力打造汉绣专属IP,推动多元销售,促进……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支持留守儿童教育,积极促进乡村与高校合作交流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9日电(通讯员杨寒)为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近日踏上了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的旅程,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暖心支教行,筑牢成长路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4日电(通讯员杨寒)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于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展开关爱教育实践……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为留守儿童带来温暖的关爱

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开展一项旨在关爱留守儿童的美育帮扶实践活动。通过一堂精心设计的硬笔教学课,团队成员不仅传授了……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暖心支教行,筑梦成长路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6日电(通讯员杨寒)为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情况,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动,以留守儿……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商学院团委开展“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4月19日,商学院团委在长沙西湖公园开展为期一天的“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活动前…

筑牢反诈防线,守护校园净土

近日,24090441班宣传委员与组织委员携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反诈指南宣讲会,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实用的反诈知识课…

2023级金融班举办“碑前躬行,身后继志”志愿活动

(通讯员王笑贺)4月19日下午,商学院2023级金融学班举办以“碑前躬行,身后继志”为主题的志愿活动。此次活动由青志协小组长…

青春挺膺护国安:24090441班团日活动风采

在国家安全愈发成为时代焦点的当下,24090441团支部紧跟步伐,于近期精心组织了一场以“国家安全,青春挺璎”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通讯员张学鹏)4月19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23级经济班的志愿者,带着…

最新发布

虎园案当事人上真人秀也难以“还原新闻真实”
  真人秀的内核,注定其过于主观的节目呈现、难以自圆其说的节目目的(还原新闻真实),最终能收获的,只是喧嚣一场。  11月29日,辽宁卫视一档电视节目《有请主角儿》,请来了过去近半年一直处于舆论漩涡的 …
中国电影的成功不在票房
  截止到11月13日,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已经破了400亿大关,但离年初定下的600亿的目标尚有相当大的距离。有些电影肯定希望趁着年底冲一冲成绩,那么,票房虚假的现象颇值得警惕。此前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副 …
文物局局长:长城保护不仅靠文物部门 要扩大公众参与权
  人民日报12月1日消息,作为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长城的境况一直备受关注。今年12月1日正值《长城保护条例》实施10周年纪念日。11月30日,国家文物局在河北金山岭长城举办纪念活动,并发布 …
参与申请非遗学者:“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有何用?
  会议现场,大屏幕上显示的为中国代表团及申报信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非盟会议中心 …
莫言书法仅5000元落槌 获诺奖后最高价曾近百万
资料图:莫言。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中新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 宋宇晟)30日,作家莫言一幅书法作品亮相拍场,仅以起拍价5000元人民币落槌,反响平平。作为著名作家,莫言作品在拍场上实际表现如何?中 …
商学院开展防艾知识讲座
商学院开展防艾知识讲座…
山东大学十一院联合法律知识竞赛决赛成功举行
12月3日,山东大学十一院联合法律知识竞赛决赛在兴隆山校区讲学堂成功举行。晚6时30分,经过层层筛选的二十支队伍在讲学堂内就坐,并认真听取主持人宣读今晚比赛的注意事项。在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后,比赛正式开 …
政法学院积极举办宪法宣传日活动
为迎接12月4日国家宪法宣传日的到来,德州学院政法学院特联合天衢律师事务所,在德州市中心广场、德州学院二餐、三餐门前设置宣传点。在校外,政法学院活动负责人向广大市民介绍有关法律知识,发放有关法律知识介绍的资料,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体育学院举办“2016年说课大赛”活动
此次活动通过动员大学生志愿力量,带动社会上的志愿力量,以冬季募捐为载体,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合理利用那些不穿的衣物棉被。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神和公民意识。 …
政法学院成功举办“政治理论知识风暴”竞答赛
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及政治理论知识,12月4日,政法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社在美术楼4017教室举行了政治知识理论风暴竞答赛决赛,政法学院全体学生参加了此次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