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场成长都是凶杀案”,《狗十三》用少女玩玩的经历向观众娓娓道来这一道理。
女孩李玩与大多数青春期的孩子没什么不同,带着青春期特有的叛逆,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她痴迷于物理,却在父亲的逼迫下改报了英语小组。为此,父女之间闹得十分不快,作为补偿,父亲买了一只狗送给她。而这只狗,李玩给它取名为“爱因斯坦”,并借此表达自己对物理的喜爱。
说到“爱因斯坦”,不妨再看看电影的英文名《Einstein and Einstein》,我们便会恍然大悟:狗其实就是另一个李玩。在片中,爱因斯坦不慎走丢后,父亲为补偿李玩买来轮滑鞋,毕竟在大人眼里,爱因斯坦只是一个玩偶,可以被任何东西替代。如李玩在家中地位,爱因斯坦暗喻了李玩遭人冷落、不受重视的命运。
没有人真正在意过李玩的想法,父亲每一次地讨好都是强加给李玩的自以为的关心和爱。他们不了解她,也没打算花时间了解,更多的关心都是给了李玩的弟弟“昭昭”,在一个重男亲女的家庭,最后累积的只有越来越多的误会和矛盾。无论是开篇奶奶给的讨厌的牛奶,还是父亲买来的新爱因斯坦等,导演通过这些细节向观众揭示了大人的视角。在物质生活日益优渥的情况下,精神关怀却被人愈加忽略。
止境的矛盾,不断地补偿,以父亲和李玩为中心展开,这一次结果不尽人意,那么下一次补起来就好了。父亲以为凭借“补偿式”的方法能够修复两人关系,殊不知自己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孩子,明白孩子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在大人们的眼中,孩子并不是一个成熟的个体,他们就像小宠物一样,受委屈了只要哄哄就好了。
在中国式的教育中,衡量一个孩子是否长大了的标准便是看你是否听话了,懂事了。不论你内心怎么想,只要你表现出来的特质是那样,那么你就是长大了。不是一味地反驳反抗,而是顺从,大人们称那为“理解”,就像片中的李玩在接受了父亲的“教育”之后,也“懂事长大”了一样。在父亲猝不及防向李玩介绍同父异母的弟弟时,她没有了情绪;在庆功宴上,不知情的叔叔给她夹狗肉时,她也只是犹豫片刻后放进嘴里,笑着说:“谢谢叔叔”。原来,这就是成长的代价,这就是大人眼中的长大。
类似于一种剥夺式的教育,在中国孩子的成长岁月里已经被大多数人习惯。很少有人质疑这种教育方式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孩子的发展,毕竟质疑一个存在了太久的事物是需要勇气和具有挑战的。我们都在割舍与被割舍中长大,想要反抗很多时候却又无能为力,因为大人们总是用听了无数次的老话说:“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短短的几个字看似在安抚孩子成长中的伤口,实则是假以无奈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大人理所当然地替我们规划该怎样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他们告诉你这样不对,那样才是对的,这些话就像糖衣炮弹,打着都是为你好的名义剥夺着自由选择的权利。《狗十三》没有直接批判,强行给每一位观众植入所谓的价值观,而是通过李玩的成长让观众自发思考,去审视这样的中国式教育。曹保平导演避免了令人讨厌的说教方式,而是利用镜头下的每一帧揭露了成人世界的残酷和虚伪。
李玩虽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妥协却依然相信爱因斯坦在另一个主人那里得到了更好地对待,就像她相信“在这个宇宙之外,一定还有无数个同样的宇宙,包含我们所有可能性的集合。”一样。在另一个世界,她会以她喜欢的方式生活,不会为了任何事妥协。因为必须接受现实,所以她以这样的方式安慰自己,开导自己,在成长中自我妥协。
最后的最后,她独自大哭了一场,是不甘心也是妥协的无奈。社会就是这样,我们不得不成长,成长就是这样,我们必须学会妥协,就像片尾说的:“往后啊,这样的事情还多着呢。”
http://www.dxsbao.com/art/1567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