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胡锡进:不安现状的传媒人

来源: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付小玉

  2018年9月21日,电影《江湖儿女》在中国内地上映,首映礼后,《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于9月24日凌晨在微博发文声称“《江湖儿女》真是充满了负能量,看得让人难受”“希望我们的电影人学学好莱坞、宝莱坞,拍出一些善恶观正常的片子”。随后,《江湖儿女》导演贾樟柯发文回应胡锡进,在文中陈列十二条给予回应。他们二人的这一“互动”迅速成为微博热搜,而这位敢言敢做的记者也再一次引起大家关注。

  这位记者就是胡锡进。

  胡锡进,出生在1960年的初夏时节。父母希望他平安长大,当一名工人。他却“不安分,渴望改变”。别人在读书,他在做文学梦。在被分入中班后,想要高考的他便开始拼命补习,进到快班。这次经历让他懂得“逐步建立自信,明白困难通过努力就可以解决。”

  去语言求媒体,一直努力着

  他的这份努力得到了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的回报,由于他的青少年阶段大部分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能够阅读的书籍十分少。“从看《艳阳天》那种层级,突然看到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托尔斯泰、契科夫、普希金,那些人性的光辉一直照耀着我,就像冰雹砸下来,把不到20岁的我砸蒙了。原来世界是这样的!文学这么伟大!我被感动了,人道主义,寻找自由的情怀,对我一生的价值观起了决定性作用。”他曾在新浪微博里说这些书籍是明园里的石头那样的残片,至今支撑着他的精神世界。

  在这所学校学习,他不仅是一名学生,还是一名军人。军事化管理让他练出了好身体,但对于他而言也很枯燥乏味。“我觉得受束缚,闹起情绪,就跑出学校玩去了。”就这样,他独自跑出去沿着长江玩了几天。由于资金不足,这一次的游玩并不是特别顺利,但一心想要玩的他还是想到各种办法来支持这次行程。买最便宜的船票、睡马路和火车站,没钱买票回去便偷偷混上车,被查出没票时亮出解放军证件,跟列车员大讲军民鱼水情,最终得以回去。与此同时,胆子大、能吃苦、强大的公关和沟通能力等一些特质在他的身上初显。这些特质在他后来进入《环球时报》工作时也令他的同事们印象深刻。

  这次玩的结果就是他被派到了山里当教员,这里环境恶劣,日子并不好过。他要出去,几经周折后,他的大学老师告诉他可以通过考研出去。然而第一年并没有成功。“但既然知道了有这条路,我就一定会出去的。”他说,他又开始准备,最终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学院。

  他感知到自己心中有一团新闻的火,所以在毕业后不久他进入了《环球文萃》(后来更名为《环球时报》)。他说:“那时候不知道这张报纸未来如何,也什么都不懂,看到北京青年报好,就跟那帮人成天混在一起,向人家讨教,他们给我灌输了很多新鲜想法,也损我。”

  这样的交流为报纸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机会。在2005年他担任《环球时报》总编辑的时候,《环球时报》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影响,虽然还没有英文版和环球网,也没有社评,但至少大家知道了它的存在。

  弃军人荣光,转战地记者

  “西方记者的血淋淋战地报道被中国读者崇拜,但中国当时几乎没有战地记者。”这是他第一次接触记者这个行业。1993年他被派到南斯拉夫当驻外记者,这时的南斯拉夫局势已十分动荡。但他后来坦言那时的他并不觉得危险,倒挺有一股年轻人的血性。后来他回忆在南斯拉夫萨拉热窝的采访经历:“那里曾经举办过奥运会,我去的时候,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已经变成了坟地,人们穷的简直不可思议。”

  在此期间,波黑战争爆发,他主动提出要进去波黑写报道。“我中间回国休假,然后妻子就跟我去了,把女儿送到了咸阳亲戚家去。等我们回来的时候,看到别人的孩子都能说英语,我女儿却是一口陕西话。”他感到有些遗憾。战地的情况变幻莫测,充满未知数。“我在波黑驻战时,父母看电视知道那边打仗,急得直哭,老人不懂,我还能糊弄过去,但是一同驻战的妻子每天都担惊受怕。”北约正在空袭塞尔维亚控制区,妻子拼命阻拦他进去,他却说道:“我不想窝窝囊囊的活,我想做一个受人尊敬的真正的记者,我要用战场的冒险为你和女儿换来幸福。”

  由于当时波黑战争正激烈,经常是全世界的头条,他身处其中。他便可以非常方便地前线信息带回他当时所在的人民日报,在国内媒体中他们是首位,而这也凸显出了他们的优势,为他们带来了些许机遇。

  他坦言他在驻外这段时间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在经历了波黑战争,看到南斯拉夫被打成了那个样子后,他知道了一个国家的脆弱,一旦发生动荡,根本就不是个人所能控制的。他希望在国家的变化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这种变化过程的把握能力。这几年的经历构筑了他之后的政治观点:中国不能乱,改革要以稳定为前提逐渐推行,如果革新可能带来混乱,我们宁可不做。

  支持转为批评,坦然面对

  “我是一个积极的探测者。”他说,他认为中国的媒体必须发挥针对中国社会的建设性作用,舆论监督是重要方面,这个指向应当是社会凝聚力,而不是相反。政治体制和社会体系的不同决定了舆论传播一些规律性的差异,媒体只有理解并契合它,做中国社会需要的新闻,才有可能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他就真的做到了,用他手中的报纸为中国发声,解读复杂中国。如果一件事外界已经很关注了,他就会出手,发表评论,拿出自己的观点,因为如果不发声中国会吃亏的。“我不是战略者,是个码字的小工匠。”这一码,就持续了这么多年。他坦言,写文章很累,有时候到了晚上真不想写,但他又不停告诉自己“得写、得写”,基本没断一天。这些年的磨练提升了他的文字功底,随后,他相继推出了《胡锡进论复杂中国》《胡锡进轮激荡世界》等书。

  有很多人推崇他,也有很多人批评他,他对此相当淡定。对于微博上骂他的网友,他也颇具雅量地回帖,提醒他们文明措辞,“我也可以把他们拉黑,但是我不想这么做。早就有人告诉我,上微博是要豁达一些的,否则别来。”有时候他也会感到委屈,“现在很多人都立场化、简单化、口号化、价值观化,不去认真辩论和思考。说起什么事情马上就占据一个道德高地,以此居高临下。”

  他会看微博上的跟帖,虽然不会每条都看,但他知道那些网友在说什么。他也明确表示负面评论不会影响他的工作和他的态度。“网络就像一个大杂院,大家都有说话的权利,来微博是我的选择,没人逼着我来,所以各种遭遇我都应该接受。”

  就是一个这样的他,不理会外界对他的看法,专心做好自己。“我已是舆论场的场中之人,有谁进这个场子是为了低调而来吗?如果为了低调,我会选择另一个职业。”

  

http://www.dxsbao.com/art/1465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秘马集甜柿,引领发展新潮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引领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新潮,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深入甜柿基地,详细记录甜柿的采摘和储存方法。紧……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系马集甜柿,推动乡村繁荣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走向繁荣,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仔细观察,记录甜柿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然后,与……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聚焦马集甜柿,共筑振兴之路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助力马集村甜柿产业踏上振兴之路,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踏入甜柿基地,认真记录甜柿的生长周期和产量……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描绘乡村蓝图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描绘出马集村的美好乡村蓝图,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到达后直奔甜柿基地,专注地参观并详实记录甜柿的品……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马集甜柿,点亮乡村希望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奥秘、点亮马集村的乡村希望,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里认真参观,仔……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索马集甜柿,助力产业振兴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甜柿产业的蓬勃发展,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首先来到甜柿基地,用心观察甜柿的生长态势,详……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马集甜柿产业之访,助力乡村经济腾飞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甜柿产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奥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8日走进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进入甜柿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与乡镇干部及当地种植户……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托起乡村致富梦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七月八日,暑气熏蒸,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迈入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此次的关键工作是对马集村的甜柿产业进行调研,与农业专家及当地果农……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喜讯 | 闽南科技学院学子在“沙县小吃杯”第五届福建省大学生食品创新创意大赛中斩获
2018年12月1日,由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沙县小吃产业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沙县小吃杯”第五届福建省大学生食品创新创意大赛评审会在福州召开。本次大赛由沙县小吃产业发展中心冠名,共 …
创建文明城市,爱我美丽校园--邵阳学院文学院组织志愿者进行校园清扫活动
为响应邵阳市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的号召,培养我校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素养,12月5日12时20分,文学院社会实践部组织文学院志愿者在李子园校区进行志愿者服务清扫活动,清扫范围主要在教学楼一栋、二栋和泽园。 …
计算机青协组织了每月义捐活动
“如果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首爱的奉献正上演于常熟理工学院。12月5日,计算机青协组织开展了每月义捐活动,为希望班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带去祝福!中午12点半,义捐活动开始,同学们早 …
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团总支青协第二次全体大会
12月4日中午,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团总支青协第二次全体大会于教学楼B409召开。会长、各部门负责人以及成员们出席了本次会议。志愿者们都落座后,会歌《和你一样》响起,大家通过投影仪看到了一个月以来各 …
酸碱体质理论造假之后看其“神奇”定论
酸碱之“神奇”定论文 张靖“喂,你听说了吗?那个提出酸碱体质理论的人被罚款1 05亿美元”,这个消息从美国跨大洋传到中国境地。正如食物有酸碱性的差别,人体同样会有酸碱性的不同,美国人罗伯特·欧阳在此基础 …
行业报道对外辐射的发声
  报道,是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或指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亚当& 8226;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斯密的分工理论”,为了更好地阐释他的观点,他举了“把一枚 …
农业工程学院举行“喜迎评,树新风”主题班会
农业工程学院在“主持人大赛”喜获佳绩
”入社区,弘五四精神”——记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17级工商管理第二团支部社区篇
2018年12月5日下午四点,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17级工商管理第二团支部为进一步引导广大人群深入学习五四精神,在福州高新区进行了“进社区,弘五四精神”的团立项宣传活动。…
农业工程学院开展“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团体心理辅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