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文物修复警惕好心办坏事 贾文忠:必须遵循三原则

来源:北京日报mp

  近日一篇《毁文物的女孩儿,如何就成了网红女青年?》疯狂席卷了朋友圈,对文物粗放保护的问题,从微博到微信引发了热烈地讨论。尚未取得修复资质的实习生在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独自修复山西广胜寺的壁画,此事让广大网友纷纷质疑,这是在修复文物还是在毁坏文物?

  就当前普遍存在的文物修复方法不当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副会长贾文忠。贾文忠表示,近些年媒体对文物修复的关注,让更多人看到了文物修复的幕后英雄。一部风靡各大社交网站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揭示了珍稀国宝的背后,却是师傅带着徒弟数十年如一日地辛勤劳作。但严峻的事实是:人们保护文物的意识增强了,但文物修复的观念和技能却没有补课到位,往往出现事与愿违的事情。

  修复重规矩

  贾文忠称,大众对于我们虽有了解,但大多数还是带有一种猎奇心态。文物修复是一个冷门专业,需要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生之有涯,文物修复师的一生根本修复不了多少文物,靠的是一代代的传承。正因为如此,文物修复行业大多保留着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有些还是子承父业,像贾文忠一家,就是沿袭父亲贾玉波先生的文物修复精神,活跃在文物界的各行各业。

  贾文忠提及他父亲当年在民国文物修复大家王德山手下当学徒时,技术不过关就必须一直坐冷板凳。学徒前三年都是在旁观察师傅的手法,再三年由师傅口手相传掌握基本要领,被师傅认可了才能自己独立接活。父亲教导贾文忠时,依然是要求“眼灵、耳聪、手勤”,要求他熟悉文物修复的各个基本环节。从矿物颜料的研磨到工具台的打造,贾文忠都一一经历过。贾文忠说:“这其实就是从根基上给你打基础。只有你对修复的门道了如指掌,才能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对于风靡社会的“工匠精神”,贾文忠说,做这个行业得胆大心细, 他们就是“医生”,给宝贵的文物治病。“病人”有“老、弱、残”,需要细心对待,清理、打磨、添补、镶嵌,日复一日的繁琐工作,构成了他们的职业生活。但这些在贾文忠看来都甘之如饴。

  文物修复行业最看重的就是规矩,约定俗成的教学方式一直是老师傅对徒弟进行传帮带,新人必须要经历边看边学边操作的严格训练。“壁画女孩”如果是在老师傅的指导下修复壁画,那倒无可置疑。但事实却是女孩完全独立修复壁画,没有专业人士指导、审核、检验。正是因为规矩的缺失,才暴露了文物修复行业尚未完备的制度。

  好心办坏事

  在贾文忠三十多年的文物修复生涯中,他见到很多因为专业知识缺乏,导致好心修文物,最后变成毁文物的事情。

  一些民间收藏爱好者就经常出现这种问题。上世纪80年代,贾文忠应邀请去参观私人博物馆时就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民间藏家收集到一枚唐代海兽葡萄纹铜镜,心中欣喜异常,但为了可以光鲜亮丽地供人参观,竟让人打磨去绣,后又送去镀银。贾先生称,当看到那枚锃光瓦亮却毫无历史气息的铜镜时,心情沉痛异常。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的文物保护与修复意识大大增强了,但又出现了因盲目相信高科技而陷文物于危险处境的情况。历史悠久的老宅门前的石狮子是颇具文物价值的,本来它们经受千百年的风吹雨打安然无恙,但也是因为住宅主人的保护知识不够,为其套上密封的玻璃罩。结果空气中的水汽无法散开,导致湿度过大,反而造成对石狮的腐蚀,大片开裂。还有许多老石碑被刷上号称最强科技的新型防水涂料,结果造成石碑大块脱落开裂。

  贾文忠说,文物修复必须遵循三个原则:最小介入、修复材料具有可还原性与可识别性。文物修复不是用尽十八般武艺将其还原至全新的样子最好,而是尽可能保持原貌。所有遗留下来的文物不论完好还是残损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文物修复师与文物相遇更相知,千年的传统技法和陈旧的工具饱含传承的温度。文物工作者在修复文物时,宛如穿梭时空与古人对话,而非任由心意发挥创作。虽然同样生活在机器工业时代,但他们的修复技艺却是几千年的代代传承。

  贾文忠强调,最好的文物保护方法是在其被损坏之前,以合理的方式将其妥善保管。文物保护同样是门大学问。像许多人家中藏有老字画,绝不能随意将其置于风口处或阳光下,而是要放置在温度、湿度适宜并且空气流通的房间。平日里展阅时,需要戴上手套、口罩,以免偏碱性的汗液或唾液侵蚀老旧的纸张。

  民间看“病”难

  目前,文物修复队伍与实际需求相差悬殊。谈起文物修复人才缺乏的问题,贾文忠面露难色,他说,北京的文物修复队伍看似强大,奈何各大博物馆里损坏的文物太多,都要从库房里清点出来,恐怕几百年都修不完。而且,民间也留存了大量宝贵的历史遗物,有些已损坏的老物件虽然称不上重要文物,但却保留了家族的记忆,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需要修复时,却苦于找不到途径。

  贾先生建议大力增强民间的专业修复力量。现在已经有一些文物修复企业,如字画修复装裱的荣宝斋,高碑店古典家具一条街有几家专修家具的门店。但这还远远不够,国家应该给予民营文物修复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各大博物馆、院校也应该定期开办文物修复培训班。有实力的民营文物修复企业可以树立自己的行业品牌,给民间修复专家在市场上提供施展技能的平台,让普通百姓的家中宝有病可医。

  贾先生甚至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有能力的博物馆可定点向市民开放文物修复专项辅导。博物馆提供专家技术支持,普通人修复自己的老器皿。这样既给家中宝找到了修复的去处,也间接地普及推广了文物修复的专业知识。

  李晓滨

http://www.dxsbao.com/art/143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沈阳城市学院图书阅览室等待爱书的你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走进文化与传播学院阅览室,找一本喜欢的书,坐在窗边,走进书的……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文化与传播学院u图书阅览室等待爱书的你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走进文化与传播学院阅览室,找一本喜欢的书,坐在窗边,走进书的……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图书阅览室等待爱书的你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走进文化与传播学院阅览室,找一本喜欢的书,坐在窗边,走进书的……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文传图书阅览室等待爱书的你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走进文化与传播学院阅览室,找一本喜欢的书,坐在窗边,走进书的……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法学专业师生赴人民法庭观摩庭审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为进一步加强院校合作,推进法学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5月23日下午,我院法学专业师生走进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中国(辽宁)自由……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首次!拿下!中国好创意大赛国赛一等奖!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5月18日,第18届中国好创意大赛乡村旅游设计专项大赛颁奖典礼在湖北武汉举行。由我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袁博和尹嵩两位教师指导的刘芷含、周钰、万俊……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35.5%的毕业生进入行业头部企业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3年,法学专业迎来第十一届毕业生,19级法学班级共计82人,就业率达100%;其中升学率3.6%、考公考编率4.9%,行业头部企业35.5%,法律服务相关岗位56%。截止目前……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2024年第16届“大广赛”重装来袭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第16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辽宁分赛区作品提交报送工作启动。校内组织单位:教务处,校内承办单位:文化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参赛对象为沈阳城市……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承遵义火种,守护童心梦想——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开展遵义会议

3月19日上午,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走进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儿童福利中心,…

茂秦讲坛第十九期:郝润华教授谈《凉州词》“黄河远上”文本的文献学解读

2025年4月8日,受文学院邀请,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郝润华教授在c125举办题为《凉州词》“黄河远上”文本的…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召开第四周例会

为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干部间的沟通与协作,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于4月8日中午12:00在教学楼1-110教学室和树人楼225教室…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商英教研室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研会议

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于4月3日在教学楼2-402办公室…

垃圾分类新知探索 泉城路街道的绿色之旅

3月27日,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23级自动化一班垃圾分类计划实践团队带着对环保的热情,来到了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街道,…

最新发布

“南京大屠杀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后首次在欧洲展出
  新华网巴黎10月22日消息,《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当天在法国卡昂和平纪念馆开展。这是南京大屠杀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后首次在欧洲展出,部分内容首次在海外展出。卡昂和平纪 …
快板说长征之四:神兵天降泸定桥
快板说长征之四:神兵天降泸定桥 http: cul sohu com 20161022 n471016269 shtmlcul sohu comtrue搜狐文化http: cul sohu com 20161022 n471016269 shtmlreport106快板说长征之 …
鲍勃-迪伦拒领诺奖?他的官网悄悄回应了(图)
截图  本报讯(记者路艳霞) 10月13日,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歌手兼诗人鲍勃·迪伦,此后引发全球文化界广泛关注,随之各种鲍勃·迪伦将拒领诺奖的新闻也不绝于耳。今天上午,据新华社发布的最新消息,鲍 …
新华字典纠纷案开庭 是未注册驰名商标还是通用名称
  《新华字典》,这本最初只有巴掌大的辞书,可以说是件满载着很多人成长记忆的特殊物件。它影响了亿万民众的语言生活,已成为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堪称“国典”。正因其家喻户晓的高知名度,市面上出现了冠 …
从网络到电视 吐槽类脱口秀“水土不服”
2016年参加了20多档综艺节目的薛之谦,在吐槽类节目里更是“用生命在说段子”。暴走大事件》的主持人到底是谁,众说纷纭。一向被黑的周杰在《言值大作战》里不惧自黑。《苗阜秀》里,叶璇(白衣者)对陈紫函(蓝 …
范冰冰:电影的好坏不是演员掌控的
  三个月,走在街上,没有一个人认出这是范冰冰。《我不是潘金莲》中突破以往的造型,给了范冰冰十足的成就感。  这一次采访范冰冰,是在《我不是潘金莲》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载誉归来的庆功会前进行的。本以 …
鲍勃-迪伦:他不需要诺贝尔是诺贝尔需要他
爱地人  很明显,鲍勃·迪伦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最大的赢家其实不是鲍勃·迪伦,而是诺贝尔文学奖。鲍勃·迪伦毕竟不是村上春树,诺贝尔文学奖对他的本职来讲,更像是一份外快,一份意外的收获。套用2007 …
陈凯歌拍《妖猫传》 花巨资耗时六年建唐城
  陈凯歌导演新作《妖猫传》正在襄阳唐城热拍中,据悉,唐城是陈凯歌专门为《妖猫传》费时六年斥巨资建成。 陈凯歌为一部戏建一座城,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万达集团投资500亿元在青岛建东方 …
败走美国的“网大”为何热在中国?
梁小龙主演网络电影《永清小子穿越古战道》“网大”导演晋永杰一家酒店内的“网大”招聘墙  美国的Netflix以拍摄了美剧《纸牌屋》而知名,可是Netflix自制电影的投资成本过高,制作周期太长,导致无法实现规模 …
《赳赳说字》答网友十问:为什么汉字是一种“根文化”?
《赳赳说字》答网友问  1、节目《赳赳说字》能带来什么?  胡赳赳:一个人有两种意义的故乡:现实世界的,精神领域的。而汉字是我们精神性的故乡,有了这个故乡,人不会移民,也不怕移民。像胡适、钱锺书当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