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 作者: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

想起古时的战争,总觉得是件悲伤的事情。硝烟四起,乱世成殇。是谁,曾经走在征途漫漫的夕阳古道上;又是谁,凭栏远眺,目光所及之处再无你的身影。征夫与征妇的血与泪早已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那种悲伤是一种接近空白的苍凉,后世之人取一瓢饮之,也再无滋味。
  
  征妇语征夫:有身当殉国。君为塞下土,妾作山头石。
  
  征夫语征妇:死生不可知。欲慰泉下魂,但视褓中儿。
  
  那年离家时,他背着行囊,她送他至门前。她忍了忍眼中的泪水,说:“男儿有志,应当殉身报国,如果你化作边塞的尘土,那我就是山崖上的顽石。我们日日相对,夜夜相见,永远不再分离。”他听了眼底一湿,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妻啊,生与死都是人不能掌控的,如果我回不来了,就好好照顾襁褓中的婴孩,我若泉下有知,一定会觉得安慰。”
  
  他没有说来日方长再相聚的话,毕竟生与死都是大事,是人不能左右的,人在命运面前多么无力!他只能用充满不舍与温柔的目光最后看一眼爱妻,从此一别之后,便再也没有你的消息。我眷恋你手心里的温度,却还要怀着冰冷的心去赴那场不知期限的死亡盛宴。
  
  他转身,闭上眼,离开。
  
  一步、两步……他走远了。
  
  她还站在那里,风不解离别,将她的头发吹的凌乱,吹动了她心里的哀伤。相顾不相见,青青陌上桑。陌上桑,陌上桑,妾意君心谁短长?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一朝一代,君主变更不暇,可是徭役制度却压迫了平民百姓数千年。“徭役”最早起源于《周礼》《礼记.王制》,其中有周代征发徭役的规定。徭役是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名目繁多,办法严苛,残酷压榨平民百姓。秦时17岁开始服役,西汉景帝二年定为20岁,后改为23岁,徭役结束年龄为56岁,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可见,服役的男子基本上所有的青春年华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
  
  你听那些征役的人们,他们的歌中唱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若我有幸能够回来,恐怕也已是白发苍苍。那时是否还能认出你的容颜?我的眼泪突然流下来,古道上的夕阳格外刺眼。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她日夜思念着远行的人,想象着他此刻是在歇息还是劳作,想象着他上山了,过冈了,马疲人倦,饮酒自宽。她在心里计算着他的归期,在她的脑海里他还是那年离家时的模样,殊不知,岁月的魔爪已经悄悄地爬上了她的发鬓——那些憔悴都是我对你思念的见证。
  
  太阳总是带着美丽的光环,但必须准时消失在地平线,就像我们的爱情,在一起总是很温馨,但迟早,它总是要消失,我唯一害怕的是,明天再无法看到你的脸,如果你走了,要我怎么活下去,我想让时间停下来,把我们的爱永远凝在这一秒。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如果你活着,我就等你回来,如果你死了,我就和你一起殉葬。即便化作了望夫石,我也要永远遥望着你的方向。
  
  我十分敬佩诗中的女子,在丈夫即将从役时,她没有说一句怨言,却说:有身当殉国。如果丈夫为国牺牲,她便化作“山头石”,天天盼望丈夫归来。深明大义的爱,真挚感人的情,无声胜有声。
  
  她是抱着那种若有若无的希望苦苦支撑,我忽然想起守护着湘西的翠翠,她日夜思念的那个人不知在何方,她就等着。乘船的时候等,做饭的时候等,上山的时候远眺,下着雨的夜晚坐在岸边,点一盏昏黄的灯。坍圮的白塔重新修好了,可在月下唱歌的人还不曾出现。她心心念念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
  
  这是小说的最后一句,是个有悬念的结局,意犹未尽反而扰的人心不安。我读起来总觉得悲伤,你知道等待的感受吗?就像一个人在海上航行,没有罗盘,没有灯塔指引,漫无目的又好像心有所属,不知道命运将你带往何方。你希望前方有曙光,可回应你的只有无尽的黑暗。你不能呼喊,不能求助,因为海水看起来那么平静,感觉自己也应该是平静的才对。最深的水总是寂静无波的,有一种平静叫死水微澜。
  
  我们无法知晓这个故事的结局,诗中也无任何提示。也许,丈夫期满归来,一家团聚,齐室齐家。也许,妻子的盼望落空,征人不归,永久的陷入悲伤和思念。古时这样的故事太多,天下之大,竟无一处可以安家;长河之深,竟无一隅可以掩泣。
  
  在两千多年前,《诗经》国风.邶风中有诗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情人之间都喜欢说这句话表达自己想与对方白头偕老的夙愿。张爱玲却说,我看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诗,生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是的,无法做主。人生有那么多无能为力的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想要回家的心愿再次落空,他们不许我参与回国的队伍,我要继续留在这里戍守。我仿佛看见故乡的柳树在风中摇曳,可是我再也回不去,我的心再也舞动不起来,我已经彻底暗淡。你知道世上什么事情最令人绝望吗?不是爱而不得,不是思而不见,而是我活着却好像死了。我明明还记得走之前你的笑容,耳畔还回荡着你的叮嘱,那一天你的手明明还紧握着我的手,那么温暖。可是现在,我的双手只能触碰到一地冰冷的沙。
  
  这世间所有美好的事总是说来容易却难以实现。君不见,梅树春开秋落,桃花谢了又红,寒江上潮水涨了又退,可是给你的书信却有去无回。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曾经我对你说死和生都要在一起,可将来在哪里寻找呢?我躺在冰冷的沙地上,天狼星划破夜空,坠落天际,我的妻,我的眼睛再也无法亮起。对不起没能完成对你的誓言,我再也没有力气站起,不能陪你看春花秋月,陪你到地老天荒。你不知道,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我的脑海里也全都是你。若我还能回去,便与你在村落小屋里过着幸福平凡的生活,每日看炊烟袅袅,纵使粗茶淡饭,亦觉得清欢有味。你在阳光下庭院里飞针走线,夜晚和你仰望星空,膝下儿女一双,一生安康,寿终正寝,那该有多好?
  
  如若幸有来生,平凡终老,才好。

http://www.dxsbao.com/art/142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水产之路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6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解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当地的主要水产业情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西流河镇红光村点位团队志愿者们在7月22日和……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麦田守望,放飞梦想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4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携手来到了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用我们炙热的爱来进行志愿支教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在盛夏,用双手传递爱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1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已经早早听过“三下乡”这个扶贫政策的响亮名号。作为一位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我来说,三下乡的活动无疑是对我最好的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乡村里的每一颗童心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3日电(通讯员彭景扬)我知道,来到仙桃的小镇,和孩子们相处,我可以通过他们的视角窥见这个世界最本真的模样,可以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们也曾像他们那样怀着一颗赤……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9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促进小朋友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8月9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和小……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双手感受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7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队员于8月7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进行志愿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盛夏的热情感受中国传统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激发小朋友们的创造能力,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8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校园,是知识汇聚的无垠海洋,孕育着莘莘学子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活动,则是…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践行新时代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

最新发布

荷开娉婷,等一场相逢
风吹过的夏天,天高云淡,鸟语花香,阳光总是那么温婉,不热不燥,刚刚好。紫薇花开的随意且也烂漫。临溪而坐,以恬然的姿态写意曾经的最美,择一处清幽静谧,素笔浅描,淡淡的文字,书写着时光深处的感动,一缕 …
五月情愫
 匆匆时间,年华宛转,2016以走进浪漫五月,多么快,人在闲时感叹岁月无味乏闷,忙时感伤时光匆匆而过不等人。望着繁花落尽的梅林有无尽的感触。    心想越是美丽的精灵,消失的就越快。美丽的花朵不会天天 …
缔结了初衷,却没有写下约定
在我的案头摆放着一方石砚,摆了将近三十年了,我却没有用过它。没有倒过一滴墨,但却经常的涮洗它,擦拭它。以便让它始终保持着清洁,不遭受尘埃的侵袭。到不这是这方石砚有多么珍贵,而是由于它的来历,让我不 …
零星的记忆
怎么说呢,我之所以要写写父亲,并不是他在我心中有多么伟大,是因为这几年时常梦见他,想来,可能是我对他的歉疚吧。 父亲去逝那年正好60岁,按老说法,也算活了一辈子,但按现在来说,可算下寿。他是得脑溢血 …
生如夏花
我在想,等七月过罢,八月,我又该用怎样一份姿态去凝望。或许,我该低下头来轻嗅时光的气息,像夏花一样灿烂的生活。    很多时候沿着文字的脉络行走,把内心交付给宁静的空间。许多年前,并不懂得什么是生 …
闲一段老时光
时光旧了,岁月老了,慢慢淡然一切,喜欢闲的时光,读旧的东西。闲书那些老时光、旧部件,磁带、收音机、邮票……连同一些旧衣,洗下一一折叠,存放在月光下,让那窗退色的时光,缓缓流淌在熏香过的月夜里。洗旧 …
辞路
 奶奶七十岁的时候,常常念叨着要辞路。所谓辞路,就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预感自己来日不多,在自己死前到至亲家走一趟,就算是告别了。上了年纪的奶奶亲戚不多,她的辞路就是想回一趟多年不回的娘家。    我 …
辞路
 奶奶七十岁的时候,常常念叨着要辞路。所谓辞路,就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预感自己来日不多,在自己死前到至亲家走一趟,就算是告别了。上了年纪的奶奶亲戚不多,她的辞路就是想回一趟多年不回的娘家。    我 …
眼神
 有人说,心灵是眼神之源,眼神是心灵之窗,可见,眼神是人体中最无法掩盖情感的表现。    朋友,你注意观察过孩子和水牛的眼神吗?那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眼神。一位老乡告诉我,他最害怕看两种眼神,那就是 …
“鸡蛋”花开
他与她是大学同学,那时候,她坐在他的后排。他偶尔会与她聊几句,她给他的反应,她并不讨厌他。后来,他对她的好感,在心里就像一朵幸福的花儿,越开越大。    对于这件事,他并没有告诉她,他悄悄把这个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