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为什么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会颁给一位音乐家?

来源:新华网

  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3日晚7点,瑞典文学院宣布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作家兼歌手鲍勃·迪伦,以表彰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表达”。这是诺贝尔文学奖首次颁给音乐人。其实早在这之前,他就被多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了。

  鲍勃·迪伦曾如此评价自己“我觉得自己先是一个诗人,然后才是个音乐家。我活着像个诗人,死后也还是个诗人。”也许你并不了解他,没关系,今天小编用音乐带你了解鲍勃·迪伦,你会相信,他实至名归。

为什么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会颁给一位音乐家?

  “这是一场属于摇滚诗人的胜利”

  在以前,文学奖颁给了音乐人,一定是颁奖人“疯了”。

  在今天,当音乐家是一位诗人,是一位25岁时就被奉为美国年轻人精神偶像的歌手,惊愕中于是有了新意。

  人们评说,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开出了鲍勃·迪伦,苦了陪跑的村上春树,可惜了已经“被得奖”的阿多尼斯。

  鲍勃·迪伦这个名字,让音乐成为表达人生观和态度的工具。从1962年发布首张专辑至今,鲍勃·迪伦在流行音乐界和文化界起到的影响已超过50年。公认的一种说法是,他把民谣变为犀利的揭示现实的寓言诗,写出了上世纪60年代甚至整个音乐史上伟大的数首诗篇。

  带你认识鲍勃·迪伦

  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民谣歌手
鲍勃·迪伦(Bob Dylan)出生于1941年,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Zimmerman)。他是一位重要的行吟歌者,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民谣歌手。

  鲍勃·迪伦(Bob Dylan)出生于1941年,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Zimmerman)。他是一位重要的行吟歌者,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民谣歌手。

  鲍勃在高中的时候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1959年高中毕业后,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在读大学期间,对民谣产生兴趣,开始在学校附近的民谣圈子演出,并首度以鲍勃·迪伦作艺名。
1965年4月27日鲍勃·迪伦在英国伦敦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美联
1965年4月27日鲍勃·迪伦在英国伦敦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美联

  他曾多次获得格莱美奖,2000年为电影《奇迹小子》创作的歌曲《Things have changed》获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鲍勃·迪伦被《时代》杂志选入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人名单。鲍勃·迪伦不仅改变了摇滚乐的历史,也影响了无数音乐领域之外的人。史蒂夫·乔布斯曾说过,“鲍勃·迪伦是这个时代最受敬重的诗人和音乐家,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2004年,《滚石》杂志评选出史上最伟大的500首歌,鲍勃·迪伦的《Like a rolling stone》名列首位,这首歌被引申为一种摇滚精神,一种生活态度。而他的另外一首作品《Blowing in the Wind》同样进入史上最伟大500首歌曲,是“民歌摇滚”的代表作,被奉为民权运动的圣歌。

  2012年5月,迪伦获得了由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颁布的总统自由勋章。
为什么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会颁给一位音乐家?

  把跨界玩得专注

  他是作家、诗人,他还是一个画家,画作产量质量都非常稳定。艺术家玩跨界,虽然很常见,但是像鲍勃·迪伦这样,把跨界玩得专注的,不多见。“我会画什么呢?嗯,我猜会是手头的任何东西。我坐在桌边,放好纸和笔,拿来一台打字机,一朵玫瑰,笔、刀、大头针、空的烟盒。我完全忘记了时间……倒不是我把自己当成了画家,只是喜欢在混乱中寻找秩序的感觉。”
鲍勃·迪伦画作
鲍勃·迪伦画作

  他其实很早就开始画画了。1966年的一场摩托车车祸,让鲍勃·迪伦差不多有两年时间没与公众见面,也让当时养伤在床的他执起了画笔。他的画作开始与其创作的诗歌、散文、音乐互通生气,他曾说“倒不是因为我自认是大画家,而是我感觉在绘画时,我能赋予周遭的混沌以秩序。”

  听鲍勃·迪伦如诗般的音乐
“在我看来,我写的任何一首歌都不会过时,无论它们是关于什么话题的,它们承载的是那些我永远找不到答案的东西。”——鲍勃·迪伦
  “在我看来,我写的任何一首歌都不会过时,无论它们是关于什么话题的,它们承载的是那些我永远找不到答案的东西。”——鲍勃·迪伦

  如果你不熟悉鲍勃·迪伦,那么,记住一件事就够了:他是个诗人,他对音乐最大的贡献是通过如诗般的歌词,令歌词的深刻寓意与音乐旋律成为同等重要的部分。

  No.1 《时光慢慢流逝》

  山中的时光静寂缓慢,

  我们坐在桥畔,在泉水边散步,

  追寻野生的鱼群,在溪水上漂浮,

  当你置身尘外,时光静寂流逝。

  我曾有个心上人,她娇小、美丽,

  我们坐在她家的厨房里,她妈妈做着糕点,

  窗外的星辰闪烁高悬,

  时光静寂流逝,当你找到你的心爱。

  No.2《答案在风中飘荡》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

  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

  一只白鸽子要越过多少海水

  才能在沙滩上长眠

  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

  才能被永远禁止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No.3《暴雨将至》

  你到过哪里游历,我蓝眼睛的孩子?

  我亲爱的孩子,你到过哪里游历?

  我曾在那十二座迷雾山旁踟躇

  我曾沿着那十二条蜿蜒的高速公路慢行

  我曾走进那七座伤心森林的深处

  我曾面对那十二汪死海

  我曾进入墓地中一万里

  暴雨、暴雨、暴雨、暴雨

  暴雨将至

  No.4《永远年轻》

  愿你能够梦想成真

  愿你为永远帮助别人

  也接受别人的恩惠

  愿你可以造一把采摘繁星的云梯

  然后摘下属于你的那颗

  愿你永远年轻

  永远年轻,永远年轻

  他们眼中的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越是不代表谁,他的影响越大,那些总是想代表时代的人,越无法获得持续性的影响,那个时代过去了,他们就过去了。鲍勃·迪伦的低调,他一直在坚持做演出,从他的第一首歌到现在,这中间一脉相承的音乐形式,反而给了我们深远的影响。

  ——歌手崔健

  他让音乐真正变成表达人生观和态度的一个工具。

  ——歌手郑钧

  鲍勃·迪伦颇具创造力的作品为美国文化甚至整个世界的文化界做出了很多贡献。

  ——美国唱片工业学院的首席执行官尼尔·波特

  当我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我哭了出来。我被他的修辞镇住了,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

  ——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

  “活着像个诗人,死后也还是个诗人。”

  “我活着像个诗人,死后也还是个诗人。”鲍勃·迪伦自己说。

  组委会认为,鲍勃·迪伦歌词中有着深刻寓意。“他在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表达”,是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为他撰写的授奖辞。

  受青睐的不仅是歌词文本中新鲜的诗歌表达,而是藏不住的真实气息——那些断章、短句简单直白,直击心灵。

  是经典,留下的就不只是旋律,不只是文本,而是音乐与诗歌合体后的灵魂,唤醒的真善美,唤醒的沉睡许久的理想主义者的天真。

  最后,不妨翻出诺贝尔文学奖评奖标准看一看。诺贝尔在遗嘱中说,奖金的一部分“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http://www.dxsbao.com/art/136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东方嵎夷之地,技艺传承之始

冶制锡镶,与杯盏间相遇威海锡镶技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发祥于清光绪末年,二三十年代蜚声海内外,兴盛于英国租占威海卫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度萧条,解放后开始复兴,尤其是改革开……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土火迸发讲人间瓷话,彩釉黑陶里看德州

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非遗名录体系建设,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3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1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36项。地方对于非遗申请和保护传……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鸢都凝雅韵,鸢飞挟风鸣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3日电(通讯员潘宇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为助力非物质文化…… 潘宇琦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寻访黄氏烙画,感受非遗魅力

寻访黄氏烙画,感受非遗魅力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1日电(通讯员逄文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重要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为…… 逄文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刀光剪影里,论指尖流霞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因为入门成本低,技巧多样不拘一格,受众多为妇女老人,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人民的……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火淬琉璃光影,熔叶徐染绣芙蓉

要谈淄博,要讲太公封齐管鲍之交管晏辅国为稷下学宫成就百家争鸣的美谈盛况,他孕育了《孙子兵法》、《齐民要术》、《聊斋志异》,为中华文明留下了璀璨辉煌。陶琉文化聊斋文化黄河文化……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寻访威海锡镶技艺,探析非遗媒介化生存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保留着归属民族的根,亦是一种无形且无法代替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面临着极大危机。如何在新媒…… 张腾霄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锡镶传承现状,助推非遗创新传承

中国青年网威海7月31日电(通讯员张腾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建设等有着重要意义。为…… 张腾霄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外媒称兵马俑灵感源于古希腊:中西方接触于公元前3世纪
  参考消息网10月14日报道 英媒称,中国和欧洲最早的接触,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13世纪的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但陕西秦陵的兵马俑提供的新线索可能把这个时间提前到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人比马可波罗早1500年 …
日本人怎样阅读鲁迅? 视其为“国民作家”
  今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整整80周年。他的声音,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人,至今回响不绝。最重视鲁迅遗产的,除了中国,当属日本——不仅翻译和研究果实累累,鲁迅作品还被编入中学教材得到广泛阅读,鲁迅留学 …
官员谈“读书无用论”:读书的“功利”是读厚人生
  读书的“功利”就在于要多去读那些提升自身品位、给人启发的书。而不是像少数领导干部那样,沉迷于风水方术、炒股秘笈,或者是官场要诀这类庸俗的书籍  关于读书,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 …
文学诺奖得主达里奥-福逝世 一生创作戏剧50多部
  本报讯(记者 路艳霞)就在诺贝尔文学奖公布的这一天,还有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传来。据外媒报道,199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意大利戏剧家达里奥·福逝世,享年90岁。他一生创作戏剧50多部,其中最为中国观众 …
叶锦添:只要你足够疯就可以找回一个时代
  叶锦添创造的人偶Lili永远十六七岁。坐在椅子上,朋克范儿的Lili代表现在;她的视线前方,穿着丝状长裙,有些梦幻的Lili,是Lili的未来。(叶锦添工作室供图 图)  “我先送Lili回家。”叶锦添对南方周末记 …
韩寒新片《乘风破浪》讲小镇青年奇遇
韩寒在微博发布的工作照片。  “实在对不起《三重门》和《天空制造》,不过这不算跳票,这是插票。”近日,作家韩寒在个人社交平台公布消息,由其执导的电影《乘风破浪》已进入拍摄阶段。有传言邓超和彭于晏会 …
鲍勃-迪伦都看什么书?
美国作家兼歌手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著有《罪与罚》、《白 …
诺贝尔文学奖能引发质疑根本原因在这
  昨天公布的诺贝尔文学奖是否让您大跌眼镜?桂冠属于美国歌手鲍勃·迪伦。好吧,歌与诗密不可分,他也是一位诗人。与诺奖有关的另一消息则不是喜讯——1997年获奖者、著名戏剧家达里奥·福去世。  诺贝尔文 …
鲍勃-迪伦凭歌词折桂诺贝尔文学奖引争议
  在知乎网站“如何评价鲍勃·迪伦的唱功”问题下,一个网友在2014年时如此回答:三流歌手,二流吉他演奏家,一流作曲人,顶级诗人。时间证明了这位网友的判断——北京时间昨晚7时,这位75岁的美国著名民谣、摇 …
鲍勃-迪伦回忆录编辑:诺奖帮他完成了从音乐到文学的转型
  美国民谣歌手、作家鲍勃·迪伦被授予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因其“在伟大的美国民谣传统中创造出新的诗歌意境”。诺贝尔委员会常任秘书萨拉·达尼乌斯(Sara Danius)说,75岁的迪伦是“英语文学传统中的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