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山西加入昭君墓所在地争夺战 内蒙一地就多达十余座

来源:澎湃新闻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唐代诗人李白曾以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故事为题材创作了美丽的诗句。王昭君相传有“落雁”之美貌,她与匈奴和亲的故事也流传甚远。

  相传,王昭君死后葬于漠北(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呼和浩特”在蒙语中是“青色之城”的意思,所以昭君墓也被称作青冢。

  由于呼和浩特的地理位置与古代文学作品、民间传说中记载的昭君墓位置相接近,故而被认为是昭君墓的所在地。时至今日,当地纪念王昭君的传统依然留存,而纪念她的形式从过去的庙会演变成大型文化纪念活动。

  2016年7月8日,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 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开幕。就在持续两个月的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即将落下帷幕之际,2016年9月23日,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在朔州召开了首届昭君文化研讨会。

  在这次会议上,山西省朔州市贾庄乡的党委书记齐宏亮认定:昭君墓应该在青钟村,而且证据充分。

  山西朔州为何要召开“昭君文化研讨会”?齐宏亮为何认定昭君墓在青钟村?

  十几座“昭君墓”,谁真谁假?

  出生于西汉蜀郡秭归(今湖北兴山县)的王昭君本为宫女,匈奴呼韩邪单于被其兄长郅支单于打败后南迁至长城外,与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

  王昭君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友好往来达半个多世纪。

  据古代文学作品及民间传说记载,王昭君死后葬于汉朝时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昭君墓亦被称为“青冢”。

  “青冢”一词,出自唐代诗人杜牧《青冢》的一条注解:北地草皆白,惟独昭君墓上草青如茵,故名青冢。昭君墓是后人追慕和纪念王昭君的遗迹。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检索后发现,现存较为出名的“昭君墓”包括呼和浩特市南郊昭君墓、呼和浩特市东郊八拜乡昭君墓、土默特左旗朱堡昭君墓、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坟、包头市昭君坟等等。

呼和浩特市南郊昭君墓。

  呼和浩特市南郊昭君墓。

  目前,规模最大的昭君墓是呼和浩特市南郊昭君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的大黑河南岸。

  呼和浩特昭君墓官网“昭君博物院”公开信息显示,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院也叫呼和浩特王昭君墓、内蒙古昭君墓、呼和浩特昭君青冢,该处文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6月2日,国务院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呼和浩特市王昭君墓”位列其中。

  《中国旅游报》在介绍呼和浩特昭君墓时写道,“昭君墓,蒙古语称为特木尔乌儿虎,意为‘铁垒’;文献记载亦称青冢,从唐代开始有明确记载。据考证,它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高达33米,底面积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

  此外,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坟位于达拉特旗昭君坟乡二沟湾北侧,濒临黄河,2007年被列为鄂尔多斯市文物保护单位。

  再如包头市昭君坟。据包头市政府官网介绍,包头市的昭君坟位于包头黄河段南面,托克托县西北,长约5米,宽约2米,高于黄河70米。

  该官网资料称,王昭君埋葬于此,原因一是汉代昭君坟是河阴县治所,是王昭君出塞必经之路;二是人们认为王昭君死后必回故土,过了黄河是中原王朝故地,埋在此如叶落归根;三是唐代诗人杜牧《青冢诗》写:“青冢前头陇水流”,正与昭君坟地缘相符。

  内蒙古新闻网报道称,截至2014年4月,在呼和浩特市及周边地区有十几座“昭君墓”,但是由于尚未进行考古发掘,还无法确定埋葬昭君的具体地点。

  昭君墓在山西朔州青钟村?

  上文提及的“昭君墓”都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然而,在距离呼和浩特600里外的山西朔州青钟村也存在着一座“昭君墓”。

  相较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呼和浩特昭君墓,山西朔州青钟村昭君墓则略显“低调”。
图为2013年9月2日上午,晋蒙弘扬昭君文化研讨会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南榆林乡青钟村为昭君墓地揭碑。 央广网 资料
  图为2013年9月2日上午,晋蒙弘扬昭君文化研讨会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南榆林乡青钟村为昭君墓地揭碑。 央广网 资料

  朔州昭君墓位于朔州市朔城区南榆林乡青钟村北,是一座大型封土堆。当地村民在接受《山西日报》采访时表示,每年清明节临近,附近村民便会去封土堆前祭祀。

  澎湃新闻注意到,关于朔州昭君墓的报道鲜见报端。从2013年到2016年,只有6篇左右相关报道,报道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通过古人留存下来的文字记载中的地名、方向、距离等空间特征来论证昭君墓位于朔州。

  譬如,据《山西日报》报道,2013年9月2日,晋蒙首届昭君文化研讨会在朔州市青钟村举行,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昭君文化研究会和朔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就昭君文化进行探讨交流。

  在此次研讨会上,时任内蒙古昭君文化研讨会副会长的张茂林在实地考察青钟村及听取发言意见后表示:“此墓即昭君墓的可能性极大,许多史料和考证是真实可信的。”

  另据《山西晚报》2014年4月报道,在时任朔州市南榆林乡乡长齐宏亮看来,青钟村北的这座封土堆就是昭君墓。

  齐宏亮指出,昭君墓在青钟村,重要的一点是《马邑县志》记录的青冢与唐代《明妃传》和《王昭君变文》记录的昭君墓的地理位置相吻合。

  2016年9月23日,朔州市朔城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在朔州召开了首届昭君文化研讨会。

  在这次研讨会上,现任朔州市贾庄乡党委书记的齐宏亮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再次表示:“王昭君葬在朔州市青钟村的证据充分。”

  为了证实昭君墓在青钟村,齐宏亮提出了四点论据:一、根据当地县志记载,朔州青钟村的名字就是由“青塚村”演化而来,而青钟村的昭君墓,与古代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青塚”情形相符;二、出土于敦煌的唐代《王昭君变文》中记载的王昭君遗言及安葬记载表明青钟村最为符合;三、据史料记载,“只今葬在黄河北,西南望见受降城”这句话也指向朔州青钟村;四、朔州青钟村昭君墓的出土文物佐证,朔州青钟村昭君墓确实是汉朝墓葬。

  不过,关于“昭君墓位于朔州青钟村”的论断,目前只限于文化研讨范围,专业文物考古机构或专家并未为其背书。在山西省文物局网站上,截至2016年9月28日,尚未出现任何有关朔州昭君墓的资料及文件。

  争抢昭君墓,是历史激辩还是利益之争?

  与山西朔州三晋文化研究会近年来才开始讨论的“昭君墓在山西朔州青钟村”相比,内蒙古呼和浩特对于昭君墓及相关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很早就得到官方推动,明显快人一步。

  澎湃新闻注意到,早在1999年,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就在当地民间的昭君庙会的基础上创办了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时至今日,昭君文化节已举办了十七届。

  据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官网“中华节庆网”报道,1999年首届昭君文化节共设10项活动,包括理论研讨、旅游文化项目、民俗文化表演、招商引资等,由于规模较小,主要活动在呼和浩特昭君墓举办。

  2001年,昭君文化节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100个大型民间艺术节庆活动之一。此后,随着昭君文化节的知名度、国际化程度逐渐扩大,昭君文化节为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也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

  据公开资料,2005年举办的第六届昭君文化节吸引了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部分省市的商家投资呼和浩特,总投资额64.2亿元。同时,仅为期10天的第六届昭君文化节共接待游客31.4万人次,旅游业收入达到2.35亿元。

  5年后,2010年第十一届昭君文化节期间,第五届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也在呼和浩特拉开帷幕。据官方统计,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参会参展国内外企业达到1600余家,参会客商8000多人,参观总人数近38万人次,总交易额25.5亿元。

  不仅如此,第五届民族商品交易会下设的呼和浩特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中国(呼和浩特)光伏发电研讨会活动上,呼和浩特市共引进国内外资金360亿元人民币。

  随着昭君文化节所拉动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呼和浩特昭君墓也迎来了景区面积和建筑的“升级”。

  2016年5月30日,昭君旅游文化区奠基。据呼和浩特新闻网报道,昭君旅游文化区在昭君博物院的基础上继续修建,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规划设计,计划总投资约7亿元。

  2016年7月8日,第十七届中国· 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开幕,此次昭君文化节持续至今年9月。

  惹人关注的是,就在第十七届昭君文化节即将落下帷幕之际,陕西、山西两省的部分地区也展开了关于“昭君文化”的研讨活动。

  据人民网报道,2016年9月23日,2016神木县昭君文化研讨会暨内蒙古自媒体神木行活动启动仪式在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院举行。

  报道称,该活动是以“研讨昭君文化”为主题,活动为期三天,受邀领导、专家学者等一同出发前往陕西神木县“昭君的眼泪”——红碱淖景区,亲身感受神木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有趣的是,据《北方新报》报道,在陕西神木县境内,位于鄂尔多斯草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会处的红碱淖,是民间传说中王昭君出塞时因思念家乡回望中原,哭了七天七夜形成的湖泊。

  事实上,把当地自然景观与王昭君结合起来,在陕西神木并非首次。早在2011年,神木就曾在红碱淖湖畔安放了高达18.5米的王昭君雕像。

  陕西之外,山西朔州也不甘落后。

  而就在陕西神木邀请领导、专家、学者等前往红碱淖的当日,山西朔州也召开首届昭君文化节,并邀请蒙内蒙古、山西、湖北三省份专家学者研讨昭君文化。研讨会前,与会专家学者们在朔州市青钟村观礼了隆重的祭祀王昭君活动。

http://www.dxsbao.com/art/133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根据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黄河文明要讲好黄河文明起源故事

考古学根据人类制造工具和武器所用的原料,将人类文化的进化过程,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好些阶段。“仰韶……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讲好黄河故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黄河,中华文明发源之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延续,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奋斗和发展,其生态环境好坏关系大众福祉。加强黄河生态文明建设,推广绿色发……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造福中华民族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促进黄河流域发展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兴衰成败与大河两岸人民观水、用水、治水的历史息息相关。一部黄河史就是一部治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讲好黄河故事,延续黄河文化血脉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为我们保护、传承、弘扬黄河……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从小事做起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和生态屏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所需的国家战略。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读懂“禁酒令”的丰富内涵
  “禁酒令”之所以“升级”有多种原因,首要原因是中央禁令越来越严。无论是八项规定、反四风,还是《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都体现出一个“严”字。公务接待 …
礼制学者吴丽娱:皇权的加强体现在礼的变化之中
  对一般读者来说,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吴丽娱的研究领域相当冷僻:礼仪制度。虽然现代人对礼制不免隔膜,但在中国古代社会,象征着秩序的礼仪是国家建构政治正当性的核心手段,对古人生活的世界也有重要意 …
诺贝尔奖不为人知的一面:争吵、抨击与科学
  【编者按】2016年9月26日,《自然》杂志在网站上发表了Spats, sniping and science: the rows behind the Nobels一文,其官方微信号"Nature自然科研”9月29日放出此文的中文版《诺贝尔奖不为人知的一 …
陕西一古刹修复时文物疑遭破坏 官方表示符合规范
  横山县殿市镇五龙山村的陕西省重点文保单位法云寺。 文内图均来自《华商报》  7月14日,位于横山县殿市镇五龙山村的陕西省重点文保单位——法云寺开始加固维修。近日,有网友质疑,在修复过程中,这座千年 …
神秘故宫冰窖变身餐厅 游客将可参观断虹桥等景点
  9月29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新开放西部断虹桥至慈宁宫区域,将两处之间的南北向通道打开,进一步扩大了开放面积,使观众能够在参观休憩、游赏古迹的同时,更多领略到皇家宫殿的神秘精彩。图为断虹桥。 中新社记 …
走近学者心目中的史学大师杨宽
  此番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杨宽著作集”,包括了杨宽最具代表性的八部著作。杨 宽  在70多年的学术生涯里,杨宽留下了专著十余部,论文360余篇,还参与了修订《辞海》古代史条目、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 …
陈丹青“炮轰”语文教育:现在全中国都不会做文章
& 160;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这天一档名为《XX说字》的音频节目在中国最大的一家音频网站上高调上线。陈丹青、龚鹏程、李健、姚晨、黄磊等明星大腕纷纷表示支持。其中作为中国思想者和公知的陈丹青再次发言犀 …
编剧谈话剧《鼠辈》:在生存面前检验出人性的真实
话剧《鼠辈》剧照话剧《鼠辈》剧照  中新网9月29日电悬疑话剧《鼠辈》目前正在北京鼓楼西剧场进行首轮演出。该剧在极端情景下对人性进行探讨,测验人们在生存面前如何取舍,如何做出善恶的选择。该剧编剧、制作 …
追忆朱家溍先生: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壹  他一直不太赞成四合院的提法  多年来,我始终称他为季黄老伯  【世家】  朱家溍先生是我的长辈。  最近这些年有很多文章都提到我和朱先生是忘年交,这是我绝对不敢承当的。我从1985年接触到朱 …
《地球四季》反思了不同生命的本质
影片里非常喜欢拍动物肖像,着重表现眼睛和面部。  与《海洋》一样,《地球四季》中没有给出任何一种动物的名称,这种对人类命名法的弃绝,表现的是一定要让观众进入这些生灵本来样貌、习性的决心。当然人类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