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学生李欣怡作为“政青春,惠社区”志愿活动的参与者,走进长塘山社区,通过打扫会议室、誊写活动记录等基础工作,用双手触摸基层服务的本质,在平凡中领悟“服务”二字的深刻内涵。
从“扫帚与拖把”中读懂服务真谛
清晨的长塘山社区会议室里,李欣怡手持扫帚,弯腰清理木地板边角的积灰。扫净浮尘后,她将拖把拧至半干,从墙角向外一遍遍擦拭,直到拖地水不再发黑。“弯腰久了,才懂得社区工作者日复一日的辛苦。”她在心得中写道。以往参加活动时,她总下意识选择最干净的座位,如今却第一次意识到:“每一寸整洁都源自无数次的弯腰与重复。”透过玻璃窗,看着工作人员在光洁的地板上召开会议,她感受到一种朴实的成就感:“原来改变世界,可以从让一块地板变干净开始。”
工整字迹里的责任担当
誊写活动记录表是李欣怡的另一项任务。面对原始记录中潦草的字迹和复杂的数字,她逐字比对、反复核对,力求工整无误。“我的字不算好看,但至少要让人看得清楚。”她提到,这些表格看似枯燥,却承载着社区工作的点滴轨迹——从物资调配到活动筹备,每一笔记录都是基层治理的微观缩影。休息时,她观察到社区工作人员用铅笔在清单上细致标注,一句“基础工作就像房子的地基”让她豁然开朗:“把小事做到极致,才能托起更大的责任。”
“地基”哲学:小事成就大事
活动中,李欣怡对“服务”的理解发生了深刻转变。她曾以为志愿服务需要轰轰烈烈的行动,如今却发现真正的价值藏在细节里:扫帚划过地板的沙沙声、表格上工整的笔迹、物资清单中密密麻麻的标记……“居委会姐姐说,地基扎实了,大事才好办。”她在心得中反思,“我们追求的‘大事’,恰恰是由无数‘小事’堆砌而成。”这份感悟让她重新审视哲学专业中的“存在意义”:“服务不仅是行动,更是一种对生活本质的敬畏。”
双向照亮:青春与社区的共成长
活动尾声,李欣怡站在打扫一新的会议室门口,看着地板上的光影与忙碌的身影交织,心中涌起踏实感。“以往总想着改变世界,现在明白,先要俯身看清脚下的路。”社区工作人员评价道:“她的细致与耐心,让基础工作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而李欣怡则坦言,这次实践让她理解了“知行合一”的真谛:“哲学不应停留在书本,而要在尘埃与笔墨间落地生根。”
未来展望:让“地基”承载更多可能
“政青春,惠社区”项目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通过“扫帚”“钢笔”等最朴素的工具,架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正如李欣怡在心得中所写:“当青春甘愿成为一块砖、一粒沙,社区的‘大厦’便有了更坚实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71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