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术揭秘:纳米级自组装的神奇力量
两亲性树状分子 C18 - 8A 由疏水烷基链和亲水肽树枝组成,形成了直径在 10 - 20nm 的核壳胶束。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得它能够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稳定的纳米颗粒,从而更好地发挥除藻作用。C18 - 8A 的作用机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它通过电荷相互作用吸附藻细胞;然后,破坏膜电位,导致 ROS 爆发;最后,引发细胞凋亡。实验数据显示,使用该除藻剂后,藻细胞内的 ATP 含量下降了 56%,比生长速率降低至对照组的 32%。该除藻剂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它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 0.8mg/L,zeta 电位为 + 35mV,能够在广泛的 pH 值范围(5 - 9)内保持稳定。这些参数使得它在不同的水质条件下都能发挥良好的除藻效果。
2.产业应用:从实验室到规模化生产
团队已经建成了年产 50 吨的中试生产线,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标准。目前,生产线采用了先进的 JIT 准时生产制,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生产计划,确保产品的及时供应。
公司严格按照 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生产,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检测流程。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严格的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
除了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该技术还在抗菌防藻涂层、医疗器械等领域取得了突破。团队与浙江锯力煌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开发出了新型抗菌涂层材料,该材料在食品储存容器上的应用已经进入了测试阶段。
3.专利布局:构建技术壁垒
团队已经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202123385086.9),该专利涉及一种海洋防污涂料防污性能试验装置。此外,他们还申请了 3 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 “基于两亲性树状分子的除藻方法” 进入了实质审查阶段。团队与华中科大共建了 “绿色除藻联合实验室”,双方在分子设计、工艺优化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合作。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如透射电镜、Zetasizer Nano ZS 分析仪等,为技术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滴清水都值得信赖。” 团队研发主管、应用化学专业的冯同学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创新,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的科技力量,努力成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社会的典范。
http://www.dxsbao.com/xiaonei/7266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