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们第三天到达村里时,早晨不到七点钟,隔着很远,就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从景大娘的家中传出,整齐响亮、清脆悦耳,那里充满着知识的气息,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当记者问到为什么孩子们来得如此早时,景大娘这样说道:“一开始我也奇怪哩!我问他们为啥这么早来,你们老师不是说八点半才正式上课吗,他们说‘来晚了,怕占不着位置了’。”
原来,村子里面没有固定的补习地点,村内的小学极其闷热,志愿者们说,当他们踏进教室门口的那一刹那,所有人都呆住了,没有电扇、光线昏暗、尘土堆积、味道刺鼻且不透风,征求过孩子们的意见,孩子们不愿待在学校里。于是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菏泽大黄庄村扶贫支教实践团队队长王冉与当地村委进行了及时的沟通,反映了真实情况,在双方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将补习地点安置在了景大娘家门口的过道处。
由于地方狭小,仅仅摆放了三张适合孩子们的使用高度的方桌,桌子的稳定性不尽相同,有的在孩子们写字时容易晃动。来上课的孩子们需要自己拿着板凳或者马扎,他们拿的板凳、马扎高度不一,适合的桌子也不一样。早晨和傍晚,太阳较低,过道处还尽是阴凉,偶尔有小风吹过,志愿者和孩子们还算舒适;可是到了中午,太阳升得很高,地方过小,总有一张桌子的孩子们会被晒到。这种种原因使得孩子们所坐的位置有了好坏之分,并且由于位置本来就少,又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们想参与进来,想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座位相对紧缺,才有了孩子们提前一个多钟头赶来上课的现象。
一位志愿者听到景大娘说的话,激动地对孩子们说:“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是啊,对于即将走向教师岗位的师范类大学生来说,有什么能比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支持与喜爱以及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求知心更令人欣慰的呢!
http://www.dxsbao.com/xiaonei/628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