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教育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和革命精神,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前往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红色导师研学活动,理学院“红色导师”方红、马晓燕、本科生辅导员柳晓珊以及三十余名本科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活动。
初入大门绿茵环绕,行至路末碑立眼前。师生们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前驻足瞻仰,缅怀革命英烈。碑前撰写的碑文、碑侧的浮雕,见证着革命先烈们的英勇无畏、不怕牺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与伟大胜利。
在董必武纪念馆,师生观看一件件珍贵的革命遗物和一张张生动的历史照片,全面学习了革命战争时期,红安人民不怕牺牲、勇于斗争,为中国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应化2001班蔡金泽有感而发,“此行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董必武先生的伟大与睿智。其人品处事的方法、治学态度、对于马克思主义深深的信任像是向平静的湖水中投入了颗颗巨石,打破了平静的湖面,唤起阵阵涟漪,青年人也应该向董必武先生学习,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读马列著作,用亲身实践去践行理论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做人民的先锋。”
伟人已去,精神不朽,历久弥新,如今仍熠熠生辉。在数字化荧幕的三D立体化视频展示中,黄麻起义及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烈士纪念馆的精髓在师生面前灵动展现。光电2001冯桦熊感慨道“通过书本的学习仍是有些生硬,很难切身的去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经历的苦难与挫折,当自己置身于纪念馆中,文物裹挟着那些光辉历史不断地对自己的思想进行着冲刷,伤痛中又有着对于新信念的更加坚定,这才是所谓的精神传承!”
马晓燕老师望着董必武的雕像深邃的眼眸和同学们交流到“ 不要将眼光仅仅停留在对于先烈们的钦佩上,要去思考,为了高尚目标而奋斗的艰辛路程,我们应该看清去传承而不是仅停留在钦佩与哀思的本质,我们能为了共同的理想做些什么,并将其贯彻到之后的生活中,这才是我们本次研学的意义!”
昔人已去无处寻,精神流传至后人。在进行完纪念园的参观后,师生围聚馆前进行了分享与交流。方红老师表达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殷殷期盼,“纪念馆的记忆装不下我们的历史,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应接续传承。同时希望我们能够将本次研学学到的精神深深的刻画在我们的脑海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地激励自己,奋勇前行!”应化2002乔岚民表达了自己对于革命先烈们的由衷敬佩,“唯有尝试才有结果,唯有实践才出真知,先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生命为旧中国局势的改变提交了一份极具价值的实例,正如chemistry化学的名词内涵,chem is try 化学就是尝试,而革命也是如此,正是尝试让我们走出来一条救亡图存的大路,也正是不断的试错,我们走出来了属于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晓燕老师为我们此次的行程做了总结“一将功成万骨枯,革命事业徐前行。同学们不要局限于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应该多参加研学活动、多参加精神文化教育活动,通过讨论互动才能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入党初心与使命。”
http://www.dxsbao.com/xiaonei/5548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