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佳节,情趣盎然。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古时候,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中最大。古籍(易经)上有:“以阳爻为九。”两阳相重,因此称“重阳”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九节、菊花节等等,寓意平安、健康长寿。 而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屈原的《远游》诗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官兮”之句。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到了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何当栽酒来,共醉重阳节”,民间,重阳节的习俗素有饮菊酒、登高、插茱萸、吃糕等等。而在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有些地方的群众,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王寅九月初九,今日重阳,登高赏秋。莆田学院在金秋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时刻教育学生铭记节日意义,勿忘传统文化,向全国的老年人致以最真挚的问候
http://www.dxsbao.com/xiaonei/5264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