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有效贯彻落实此项工作,2020年5月13日,湖北理工学院滨江学院实践部在线上开展了“防灾减灾救灾”志愿宣传活动。

活动第一项,负责人先带领大家重温了十二年前汶川地震的场景,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感人画面。记忆里的画面,至今想起来还是让人泪目。活动第二项,集体了解“防灾减灾日”的由来、图标构成与寓意以及我们该如何防灾。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大家积极发言讨论当灾难来临我们该如何应对,火场用湿毛巾等物品捂住口鼻,从安全通道逃生;地震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直接冲出房屋,应躲在坚固的床或者桌下;当洪水来势凶猛,已来不及撤离时,可爬上屋顶、墙头或附近的大树上,等候救援。活动第三项,共同学习伤员急救方法。负责人以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按压法为例,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如何进行急救。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被迫在家,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灾难,可能从来都不会挑时间,也不会挑人。本次活动,增强了志愿者彼此之间的交流,同时告诫大家平时要积极参加防灾减灾演练,只有这样,才能在灾难来临时临危不惧。
(通讯员 王萱儒)
http://www.dxsbao.com/xiaonei/2622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根据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考古学根据人类制造工具和武器所用的原料,将人类文化的进化过程,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好些阶段。“仰韶……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黄河,中华文明发源之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延续,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奋斗和发展,其生态环境好坏关系大众福祉。加强黄河生态文明建设,推广绿色发……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兴衰成败与大河两岸人民观水、用水、治水的历史息息相关。一部黄河史就是一部治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为我们保护、传承、弘扬黄河……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和生态屏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所需的国家战略。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