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内新闻 >

垃圾分类在乡村吹响环保集结号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 作者:外宣投稿

垃圾分类不是形象工程,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只要有垃圾,就应普及垃圾分类理念,倡导垃圾分类绿色行动。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7月9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环动南阳”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前往太谷县胡村镇,实地考察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情况。

图为镇长为志愿者讲述胡村镇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王景颖 摄

小问题 大民生

走入胡村镇,映入眼帘的是井然有序的村道,偌大的村庄不见积存垃圾,道路沿线看不到残墙断壁,走一段路就可以看到用于分类安置的垃圾桶供村民投放各类垃圾,呈现出一幅“绿、美、畅、洁、安”的美丽新农村景象。环卫工人正开着新投入的垃圾回收车穿梭于村里各处,回收家家户户已分类好的垃圾。志愿者们调查了解到,胡村镇目前实行垃圾“定时定点”回收,每户发放三个垃圾桶,包括可腐烂、不可腐烂、渣土专用三类。垃圾车配有广播,村民只需在家里把垃圾分类处理好,听到广播,出门投放即可,方便省时。统一回收的垃圾再由卫生部门送到村外垃圾分类运转站。“之前,街道上垃圾随处可见,很少有人注意垃圾投放。实行垃圾分类,既能减轻垃圾处理的体量,又能变废为宝,我们的工作也更加有序。”

图为志愿者学习全自动电热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王景颖 摄

图为技术人员向志愿者介绍“蚯蚓床法”的工作原理。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王景颖 摄

再回收 重利用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如何将其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分类处理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志愿者们来到垃圾分类运转站,进行垃圾分类和处理的学习。农村的垃圾分类处理可“入乡随俗”,如果能结合乡村实际,找到更接地气的垃圾分类方法,往往会事半功倍。该运转站主要采取“蚯蚓床法”对垃圾进行处理。利用蚯蚓喜欢吞食完全腐熟的有机物的特性从而利用它去除有机物。运转站的技术人员说:“传统的焚烧、堆肥、填埋的三种处理方法都有很大的使用局限性,‘蚯蚓床法’工艺流程简单管理方便、无二次污染造价和运行费用低廉,特别是副产物蚯蚓和蚓粪都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特点,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和巨大发展潜力。”生物技术专业的同学学习使用全自动电热蒸汽发生器,深入了解蚯蚓分解垃圾的原理。不论是摆放机器的室内,还是运转站外,没有一丝垃圾堆积散发出的臭味,这是因为蚯蚓促进微生物的活性,它们间的联合作用加速了有机物的分解和转化,并能够有效地除去或抑制堆制过程中产生的臭味。蒸汽产生的水不仅可以增加“蚯蚓床”内的湿度,平衡温度,还可以供应运转站周围绿化的用水,高效利用,真正做到“变废为宝、零浪费”。

图为志愿者在胡村镇参观垃圾分类配备设施。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王景颖 摄

重宣传 树意识

垃圾分类,绝非一日之功。贵在坚持,重在养成。下午,志愿者再次回到胡村,进行垃圾分类宣传。目前,由于垃圾分类工作刚刚起步,且没有相关政策和法规的依托,导致垃圾分类制度没有形成有效的约束力。加之,部分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强、自觉性不高,垃圾回收的环保作用未能受到大家的重视,在落实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实际行动普遍“打折扣”,意识转变方面的“软件”明显滞后,给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推进带来了阻碍。“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志愿者与小朋友们进行“垃圾蹲”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垃圾分类。张贴海报、拉横幅、播放宣传短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为今后胡村镇垃圾分类工作奠定了基础,在政府与百姓的共同努力下,胡村的绿色生态环保将迈向新台阶。

参观学习结束,志愿者们充分理解垃圾分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家长、老师为孩子们做好榜样,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形成良好的风气,相信在政府的号召、干部的领导及各界媒体的大力宣传下,村民转变观念,日渐提高垃圾分类意识,通过不懈努力,加快胡村镇建设发展美丽新农村的步伐。

http://www.dxsbao.com/xiaonei/2275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三下乡|晋享中国年实践队“知年俗·享年味·寻年趣”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晋享中国年实践队在2024年…… 任皓楠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晋享中国年实践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花戏民歌载欢乐,戏剧青年继龙腾

7月17日及18日,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晋火相传·花开太行”实践队先后前往左权县将军广场与政府广场,同左权县民间组织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图为小花戏演员教授实践队员图为实践…… 董鑫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晋火相传·花开太行”实践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忆苦思甜话当年,晋师青年左权行

三下乡|忆苦思甜话当年,晋师青年左权行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晋火相传·花开太行”实践队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重温红色景点,传承红色基因,7月…… 任皓楠 董鑫 康欣蔚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晋火相传·花开太行”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十九大精神入乡村掀起振兴新思潮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响应十九大号召,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7月7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环动南阳”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深入南…
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向阳”暑期实践团在正阳护理院与康乐福敬老院开展调研活动
共建七十载,青春向阳行——机械工程学院“向阳”暑期实践团赴正阳护理院与康乐福敬老院开展调研活动今年是建国70周年,为了切身感受祖国发展给百姓带来的福祉以及深入了解中国养老事业的现状,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向阳”暑期实践团在正阳护理院与康乐福敬老院开展调研活动
共建七十载,青春向阳行——机械工程学院“向阳”暑期实践团赴正阳护理院与康乐福敬老院开展调研活动今年是建国70周年,为了切身感受祖国发展给百姓带来的福祉以及深入了解中国养老事业的现状,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向阳”暑期实践团赴正阳护理院与康乐福敬老院开展调研活动
共建七十载,青春向阳行——机械工程学院“向阳”暑期实践团赴正阳护理院与康乐福敬老院开展调研活动今年是建国70周年,为了切身感受祖国发展给百姓带来的福祉以及深入了解中国养老事业的现状,机械工程学院…
纵有相忆,却不悔相遇
纵有相忆,却不悔相遇。不论过去、现在,亦是未来。若有分离后失忆的一天,我也是恳求上苍,保留我们每个人相遇的时刻。因为,我不想失去相遇那刻的美。在悠扬笛声穿越蝴蝶花间的场面,刘彻与阿娇相遇。那刻…
光影传承,一生守候:吴升平专访
(通讯员:郭一卉)2019年8月14日上午,经历了四天的前期准备,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响塘乡暑期社会调研团队终于来到了位于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芳石村的湘潭升平轩纸影博物馆。(图为升平轩博物馆外景)皮…
努力的成果,岁月会给你答案
我们明明活得很累,为什么还要拼;我们明明过得很苦,为什么要努力。我们每天都努力着,却看不到努力的成果,于是有些人在这条路上偏离了轨道,慢慢的,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你要相信努力的成果,岁月…
扶贫产业新亮点 打造养殖新格局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时期,现代化农机正改变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7月10日,山西农…
山东大学材料学院赴上硅所暑期科研实践团队长宁区分队顺利完成实践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科研实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暑期科研实践团队长宁区分队顺利完成了暑期科研实践工作。在上硅所实践期间,队员们在科研计划导师毕辉的指导和研究生钱佳豪、程园的…
补齐乡村建设短板书写三农新篇章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中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