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先烈足迹,重温红色经典,助力脱贫攻坚。由文学与新闻学院十名成员组成的赴贵州遵义“重走长征路”红色筑梦实践团,于近日赴遵义开展了为期六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针对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等经济融合式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为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经济与文化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首日下午到达后,实践团成员顶着烈日,向遵义会议旧址进发。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处便成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参观会址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认真听取解说员的讲解,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勇于斗争、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参观完毕后,实践团队员们步行到红军山烈士陵园。蓝天白云,青松翠柏,傍晚的红军山烈士陵园格外幽静,只有纪念碑四周的浮雕,默默诉说着红军当年浴血奋战的往事。红军山烈士陵园是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了解了红军山烈士陵园背后的故事后,集体向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
志愿者们向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
8月23日,实践团来到了娄山关,先后参观了西风台、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及陈列馆,并瞻仰了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此次参观加深了同学们对革命历史知识的理解,使实践团成员们深刻了解了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荣历史,进一步领会了红军精神、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也坚定了自身理想信念。实践团成员们也树立起了提高自身个人素质,传承“红色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努力奋斗的目标。
次日,实践团成员来到花茂村进行参观和调研。花茂村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东北部,原名“荒茅田”,有贫困荒芜之意。近年来,花茂村因地制宜发展红色乡村旅游后,村民们实现了脱贫致富。
花茂村时刻遵循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制定了“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计划,建立了以红色文化、田园生态文化、土陶文化、乡愁文化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业。
实践团成员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走访了乡愁·土墙、红色之家、党员群众之家等地方,村民也向实践团成员详细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来花茂视察的具体情况。
参观学习之后,实践团的成员们向当地的居民和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发放了70份问卷进行调研。同时,实践团成员还对10名当地居民和游客进行了深入的采访,以加深对花茂村旅游业发展情况的了解。
实践第三天上午,实践团成员们分为两个支队,分别对苟坝村村委主任汪敏先和枫香镇副镇长潘克刚进行了采访。潘镇长曾经作为花茂村的党委书记,见证了花茂村的发展变化。从潘镇长的口中,小分队的队员了解到了花茂村脱贫致富的过程。
在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实践团的成员们前往四渡赤水纪念馆开展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活动。成员们们纷纷表示,展览馆内每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每一幅记录峥嵘岁月的图片,每一桩感人至深的往事,都再现了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悲壮场面和红军四渡赤水的雄伟壮观景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着追求,让大家感受到革命前辈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矢志奋斗的坚定信念。
在这忙碌而充实的六天时间里,实践团成员们追寻先烈足迹,重温红色经典,同时为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经济与文化发展收集到了相关参考材料。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团的成员们感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淳朴热情和发自内心的幸福感,也了解到花茂村和苟坝村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的引领下,发展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产业,相信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人民的生活质量会越来越好。
http://www.dxsbao.com/xiaonei/1367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