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穿过青石路,循着锣鼓声,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筑梦千岛”社会实践队寻到了姜家镇文渊狮城的和胜堂舞狮团。伴着铿锵有力的鼓点,他们披着色彩斑斓的狮皮,顶着厚实的狮头,从“沉睡惊醒”到“出洞狂欢”,灵活地在梅花桩上翻转腾挪,一连串动作将舞狮这份传承2000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诠释得淋漓尽致,赢得游客的阵阵掌声。
结束表演后,实践队队员们找到了舞狮团团长李海南,他向队员们介绍道,“我们团里平均每个人都在舞狮圈里摸爬滚打了七八年,平地扎马步几小时直到双腿麻木为止,严苛的弹跳训练比如负重蛙跳几十次,这都是每天的必修课。只有稳打稳扎练好基本功,才能学习舞狮动作。”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外表的光鲜背后是不为常人所能承受的坚持与韧性。李海南已经练习舞狮十几年了,但要是不留神,还是会从两米多高的木桩上跌落,对舞狮团的成员来说,伤口都是家常便饭了。“只要还能跳,就爬起来继续练。”也正是这些,才成就了梅花桩上健步如飞的他们。
在交流中,热爱是李海南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所有想来当学徒的人,李海南对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热爱舞狮这个行业。“舞狮的工资不是很高。热爱可以让人接受这个工作的一切不利因素。如果不热爱,在舞狮这个枯燥辛苦的行业下,是很难长久地坚持下去。”正是对舞狮的敬畏和热爱,他们永远处于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精神状态。
为了更好地发展舞狮文化,李海南坚持在中学进行舞狮培训,在他的眼里,舞狮作为一种传递积极思想的传统文化,真正目的是育人。“以前没有要把舞狮文化传播到学校的意识,在参与很多狮赛、表演后,我发现原来舞狮能以一种尊敬、传承的姿态呈现在世人的面前,而且这几年舞狮被纳入非遗,我意识到应该做点什么,起码先要带动周边的年轻人,让他们更多地了解舞狮文化。”但是多数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选择了放弃。尽管如此,李海南还是坚定地讲出了的自己未来的目标:在江浙沪开发自己的分团、基地,走向更大的舞台。
舞狮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不小的规模,国内外都有着大大小小的比赛,这项运动更彰显着中国特色。当代大学生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应该积极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传播民族传统体育,宣传和发扬非遗传统文化。舞狮,就要舞出开拓、团结、不畏艰险的民族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93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