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赓续红色基因,奋进青年使命——记浙江师范大学“红音·砺学”理论宣讲实践队红色亭旁

作者:林亚婷、陈丽、方捷、阳欢

  赓续红色基因,奋进青年使命——记浙江师范大学“红音·砺学”理论宣讲实践队红色亭旁访谈

  三门县亭旁镇是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建立地,被誉为“浙江红旗第一飘”。在这里,红色基因代代相续,而老一辈与新青年的相遇,正是初心与使命的一脉相承。

  2018年7月3日至5日,浙江师范大学“红音•砺学”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寻访亭旁镇包家村、杨家村、任家村等村多名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完成了为期三天的访谈,队员们通过记录红色故事,体味红色精神,在深度的思想碰撞中接受了一场生动的教育。

  杨成余:千里烽火,百岁忠义

杨成余.jpg

  年龄最大的杨成余老爷爷今年已经95岁,经历过中南解放战争、西南解放战争、渡江战役的他立过3次一等功、3次二等功。多少年南征北战,两枚小小的纪念章却始终别在胸前,成为了杨老爷爷心中永恒的荣耀。一枚渡江战役成功的纪念章,一枚解放华中南的纪念章,经年的佩戴磨损了章面,但留存在老人心中的记忆和荣耀,却始终一尘不染。“我这一生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有把所有的纪念章都保存下来。”一生为民,赤胆忠诚,老人用一生诠释了“忠义”二字。

  周吉法:装甲之兵,侠骨柔情

周吉法.jpg

  三岁丧父,八岁放羊,十四岁看仓库,十九岁于亭旁入伍,周吉法成为了一名坦克炮兵,从此踏上了满是硝烟的人生征途。今年82岁的周老说:“别人换弹药,都要扛在肩上,但我力气大,只要夹在腋下就行了!”许多细节,在周老的描述中都鲜活如昨;提起往事,他言语之间满是自豪。周老上过一周的夜校,但一切都在继父的强行阻拦下结束了。他说,他一生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读书、不识字。纵然他的岁月是漫天纷飞的战火、是开疆拓土的艰难,但留下的回忆却自始至终一尘不染,支撑着他淡然、从容地渡过岁月的悠悠长河。

  王广法:杏林春暖,素手仁心

王广法.jpg

  79岁的王广法老书记通过自主考试获得中医资格,在退休村支书之后安静地守着中药铺,医治一方百姓。提起当年带领村民们围垦蛇蟠岛滩涂时从拖拉机上意外摔落留下的神经损伤,王广法老人显得十分严肃郑重,“要带领群众搞改革开放,这都是我本分的职责。”一辈子可以很短,但为人民服务的时间却可以很长,很长。对于老一辈党员干部来说,他们那份崇高的家国情怀,不仅记载在历史中,而且早已深入骨髓,成为了他们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何金友:馒头虽冷,功勋永炙

何金友.jpg

  隔着历史的藩篱,再回首那些年的战火硝烟,现年89岁的何金友老人只一句“我不怕吃苦,也不怕死,革命就是革命”,满是大气与凛然。老人曾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役,那时条件艰苦,即使吃的馒头都是用体温捂热的,早已发硬;即使每天都要遭受三次炮火的洗礼,无数人埋骨异乡,但他从不后悔。老人家中挂着的唯一照片便是28岁时满载着艰辛回乡却又斗志昂扬的自己。老人提到,胸前的两枚勋章一枚是朝鲜颁发的、一枚是中国颁发的,他骄傲地说到,只有上过前线的战士们才会同时拥有这两枚勋章。随后他对队员们意味深长地说道:“年轻人不要怕吃苦,吃点苦不要紧的。”如此英雄气魄,给了队员们极大的震撼与激励。

  杨道义:今承古事,叙说红音

杨道义.jpg

  杨家村散市巷,一声道义,一场追寻。93岁的杨道义老先生曾是亭旁小学校长,年逾90的他仍然精神矍铄,与队员们述说历史时逻辑缜密,令队员们印象深刻。上世纪90年代,亭旁杨氏后人续家风修辑家谱,有编著地方县志经验的他参与其中。他30年来笔耕不辍,创作书稿30余万字,村庄历史、家族变迁、姓氏起源……一根线,一头牵引脉络,一头眺望未来;实地走访、翻阅史料、手抄留存……两箱书稿,视若珍宝,娓娓历史,缓缓道来。老先生还向队员们分享了他编写的《湾畔旧事》,这本书作为三门县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如今由三门县政府收藏。

  老城墙,水井巷,砖瓦房。老房子里的时光很慢,藏在里面的故事也似乎特别多。红音寥寥,砺学声声,实践队员体悟着信仰,品尝着初心……

合照.jpg

  光辉的革命历史孕育不朽的精神,亭旁起义铸就了“赤胆忠诚、一心为民”的红色精神。实践队员们通过寻迹红色线路,聆听先辈故事,收获了一笔珍贵的财富。

  赓续精神是激励奋斗的动力,当代青年要大力弘扬红色精神,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勇担使命就是要砥砺前行,不忘来时路,当好忠实守护者、坚定传承者和自觉践行者,让红色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文字/林亚婷、陈丽、方捷、阳欢 摄影/夏颖超、张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873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支教为荣,共同发展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支教?联谊?许昌学院“筑梦山区”今天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和方山镇红色乡村文化旅游实践队在7月12号上午开展了一次联谊…… 程东亮 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支教队查看全文 >>

加强锻炼,身体健康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

加强锻炼,身体健康——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今天又是晴朗的一天,许昌学院“逐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依旧延续了前几天立…… 张鑫龙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隐形的翅膀》,隐形的守护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

《隐形的翅膀》,隐形的守护——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今天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许昌学院“逐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的队员…… 张孟帅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筑梦方山 继续前行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筑梦方山继续前行--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的队员们依旧是元气满满的一天,上课吃饭休息…… 汪俊男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安全之事重泰山,预防为主自救辅。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以教育、安全、兴趣、音乐…… 程东亮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寓教于乐 寓学于乐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寓”之于寄托,将教育寄予在乐趣里,教育要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不论是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总能通过和其他方式的娱乐结合起来,给人以…… 程东亮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基地 放飞梦想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2019年7月9日,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所在实践基地禹州市方山镇方山小学,今天给小朋友们放假一天,支教队队员们今天也休息一天,这是队员们来到方山小学最…… 汪俊男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致敬革命先烈 学习红色事迹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

2019年7月9日下午,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队员们一起来到了方山镇方山寨参观。方山寨地处禹州市西部山区的方山镇,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它不仅是方姓的起源…… 李铭扬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大手携小手,“五水共治”进校园
第五站之学校教育“五水共治”来源:宁波财经学院工商“河小 …
了解市场需求,发展研学旅游
研学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提倡在观光游览的同时增长孩子们的知识文化素养,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开展研学旅游主要在于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研学旅游的益处与重要性,让需求变大、让研学的名声扩展。…
把温暖送到村民心坎上 ——江财现经管“三下乡”赴铅山观察团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赴上饶铅山国情社情观察团的队员们带着队旗、横幅、音响以及从学院募捐得到的衣服鞋帽等物资,在虹桥小学旁进行了摆点捐赠活动。…
实地调查与访问
2018年7月7日,实践队到达实践地,为了初步了解实践地绿化情况,随机采访了居民对周围绿化的看法,收集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绿化面积小而且多是低矮植物,绿化带修整时间不确定,经常没人修剪,没人养护植物,造 …
“桥”见传承 瞧见守望
“桥”见传承,瞧见的不仅仅是古桥里的水韵悠悠,瞧见的还是非遗文化鲜活的灵魂。…
用心讲,带您赏
大家在讲解时发现,讲解过程也不是那般的枯燥无味,而是充满了趣味性和幽默性,将讲解技巧发挥的淋漓尽致。而就在这时,我们规划馆迎来了参观人员,他们想要了解许昌的中轴线规划和水系规划。…
一座名为许昌的城,一群叫志愿者的人
  一座名为许昌的城,一群叫文旅志愿者的人  ——许昌学院旅游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赴臻爱颐养园志愿服务  在中国有一座小城叫许昌,而在这座小城里有一群人叫文旅学院臻爱颐养园志愿者。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 …
江农人文学子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德兴,领悟情怀
为响应习总书记对青年志愿者的号召,更好地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生力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月3日下午,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团委指 …
用真实数据说话 ——许昌学院阡陌绿韵调研队赴许州路 永昌东路等实地采集数据
用真实数据说话——许昌学院阡陌绿韵调研队赴许州路 永昌东路等实地采集数据为采集真实有效数据,促进调研工作进展,许昌学院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阡陌绿韵行道树调研队于2018年7月7日赴许州路、永昌东路等进行实 …
江农学子走近赣中山村,爱心支教助力乡村发展
7月1日,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青李暑期社会实践营队在指导老师廖超、卜琰婷的带领下,一行15人走近江西中部的新干县麦斜镇城溪村,开展为期10天的爱心支教实践活动。“本次支教活动与传统课堂教育的最大差异在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