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玉兰开了又败了,可来年仍旧开满枝头;岁岁年年人不同,学生走了又来了,可那年青春正好的你们我却再也看不见了。而此次正好趁着实践活动的机会,我们实践团队也终于可以沿着老校友们青春的足迹,聆听那时代的回音。老校友们虽已离开大工,但那红色基因已深深烙印在他们心上,他们将永远铭记。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2018年1月13日上午我们实践队采访了唐介教授。唐介教授是1960年步入大学校园的,那时候正值三年自然灾害,举国上下物资匮乏、难以达到温饱。唐介教授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从家乡湖南湘潭来到了位于中国东北角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严寒的天气,艰苦的生活,在唐介教授的眼中,却成为了一段美好的回忆,一切只为了心中那济世救民的崇高理想,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
(图1采访唐介教授)
唐介教授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不是大工的老校友,但却是一位实实在在的大工人。唐介教授从毕业之后到现在,从大连工学院到大连理工大学,在这片土地上著书育人五十载。唐介教授为我们讲述了他从老师的视角看到的这五十年来大学的变化,在感慨之余更多的是欣慰。由学子到老师,由青丝到白发,为新中国编写自己的电工学教材,力创电磁工程专业,八十高龄仍深入课堂,唐介教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什么叫坚守和执着,正是那烙印的大工精神才换来今天的成果。最后唐教授希望新一代的大学生可以发扬自己的优势、积极继承老一辈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而其实我们的大工精神也就是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漫溯,不断丰富与发展的。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2018年1月30日上午我们实践队寻访了大工电磁工程系72级校友康德臣。还未等我们开始提问,康爷爷就开始给我们讲起了他是如何进入到大连理工大学的。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康爷爷参与上山下乡运动后便到农村成为了一名知识青年,运动结束后又凭借优秀的学习能力进入大工。当时的招生模式学生并没有选择专业的机会,专业都是由学校分配好的。康爷爷由于专业分配以及个人对无线电的兴趣便投身到了无线电行业。在校学习期间,康爷爷异常刻苦,在当时禁止考试的情况下对学习仍持有很深的热情,许多知识现在都还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里。
(图2采访康德臣校友)
(图3与康德臣校友合影)
谈及当今大学生活与当时的不同,康爷爷条理清晰地向我们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首先,他认为现如今的大学生的思想要比当时他那个年代的学生活跃很多,对于一切事物不再有一种愚昧的一味支持与接收,而更愿意去质疑和思考,这也十分符合国家创新求变的号召。其次,康老又提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交能力要更强,当然这也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在如今改革开放的时代,当代大学生一定不能闭门造车,而应该融入集体,走进社会,应注重自己社交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而学校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例如组织很多的文体活动供学生参加,每年寒暑假还组织同学们进行社会实践。最后康老也提到,与当年国家分配工作不同,如今的社会竞争压力要比原来大得多,因此现在的大学生要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很大,就需要有过硬的本领支撑,并且要早早地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进行选择。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改革的春风拂过神州大地,而老校友也见证了这一历史的发展,借助这春风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在2018年1月15日下午三点我们实践队在鞍山寻访了大工电子信息工程01级校友薛芷蘅,在与薛女士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了大工在这十几年间的变化以及二十一世纪初大工学子的学习氛围和生活条件,还有她在鞍钢工作的一些感想。
(图4采访薛芷蘅校友)
下面我们就薛学姐所述进行了总结概括,在学术氛围方面,虽时隔多年,但大工学子对于学习的热情仍旧浓烈,这体现了经久不衰的大工精神,也表明了正是一代又一代大工学子的艰苦奋斗才成就了今日的大工;在革新精神方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鞍钢作为一家老牌制造业国企,其发展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若其能顺应时代成功转型定能恢复以往风采。大学生也是如此,唯有走出安逸,积极求新,不断进取,才能融入瞬息万变的社会,成为自己梦想中的人。最后薛女士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大学要确定自己的梦想,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要掌握学习方法,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打好坚实的基础。
曾经的他们,离别了故乡,来到异地求学,成为他乡之客;如今的他们,离开了大工,奔赴各行各业,却为何又生出“他乡”之感。东风又吹起了,只是踏过玉兰第几桥,希望那和风携着老校友们的浓浓情意,给学弟学妹们带来阵阵芬芳,也希望在老校友的希冀下大工的红色精神永远传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66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