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他乡何时变故乡,“老漂”心暖情自长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 作者:曹馨文

中国青年网日照118日电(通讯员 曹馨文)《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指出,中国老年流动人口数量较2016年增加了近1800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老漂族”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为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生活现状与需求,并进一步弘扬社会关怀,曲阜师范大学乐享桑榆实践队于1月16日前往日照东港区秦楼街曲阜师范大学家属院,探讨老漂族在城市生活中的适应情况、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并寻找改善服务与帮助的方式,以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享受幸福晚年生活。

无根漂泊,乡愁难解

1月16日上午实践队员来到日照东港区秦楼街曲阜师范大学家属院,开展深入调研,聚焦当地老漂族的孤独思乡情绪及应对策略。一单元的李爷爷向实践队员倾诉:“离开熟悉的家乡,来到这陌生的城市,每天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尤其到了夜晚,就格外的想家。不过,为了能和孩子们在一起,再难也得坚持。”在社区居委会赵主任的引导下,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到社区正努力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心理疏导等举措,缓解老漂族的孤独与乡愁。赵主任向实践队员介绍,社区里的老人们大多来自不同地方,彼此之间交流较少,孤独感较为明显,社区正积极鼓励老人们参与各类活动,增进彼此了解,缓解思乡情绪。针对老漂族的孤独思乡问题,社区也是将老人的情感需求放在首位,致力于打造温馨和谐的社区环境,助力老人们安心生活,这也是社区构建幸福社区的关键所在。通过社区、家庭以及社会各界的协同努力,为老漂族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图为张爷爷向实践队员介绍老年活动中心。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吕晨旭 供图

活动中心游,温暖思想路

在后续的走访过程中,实践队员发现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较多的被老人们提及,活动中心也正成为老漂族们的心灵港湾。四单元的王奶奶向实践队员分享:“自从社区有了老年活动中心,我的生活变得充实多了。每天和老伙伴们一起跳舞、下棋、聊天,感觉自己不再孤单,也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节奏。”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娱乐项目,还定期举办各类讲座和培训,帮助老漂族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跨越数字鸿沟。活动中心的李主任向实践队员介绍,为了缓解老漂族的孤独感和思乡情绪,社区特别注重搭建交流平台,组织老人们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增强他们的归属感。李主任表示:“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致力于成为老漂族的第二个家,通过各种活动和贴心服务,让老人们在陌生的城市中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关怀,这是我们社区服务的重要目标。”通过社区的不懈努力,老漂族们在城市中找到了新的生活重心,逐步融入了社区大家庭,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图为华尔兹社区的老人们在跳广场舞。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吕晨旭供图

多措并举,化解代际矛盾

在深入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员发现社区在解决老漂族代际矛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单元的赵奶奶对实践队员说:“以前因为育儿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和孩子们经常闹矛盾,心里很不是滋味。但现在社区组织了专门的沟通交流活动,让我们和孩子们坐下来好好聊聊,互相理解了很多。”社区通过举办育儿讲座、家庭关系辅导等活动,为老漂族和子女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促进了双方的理解与和谐。这些活动不仅帮助老人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还缓解了他们在育儿理念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所带来的矛盾。同时,社区还注重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关怀,让老人们在照顾孙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来自子女和社会的温暖与理解。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减少代际冲突,提升老漂族的生活质量,让他们在城市中也能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图为实践开始前的团队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吕晨旭供图

在实践的收尾阶段,实践队员通过查阅资料和关注相关报道了解到,近年来曲阜师范大学家属院通过党支部牵头组织“老漂族关怀学堂”,专门针对老漂族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培训和辅导。同时,社区积极动员各方资源,开展老漂族专题活动,如代际沟通工作坊、城市生活适应讲座等,深入了解老漂族对于社区服务和家庭关系的看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增强其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这些举措,社区不仅帮助老漂族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还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了家庭和谐与社区稳定,为老漂族在城市中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温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52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建工学院微尘志愿者协会举办“清明雨落,思念成诗”诗词创作活动

建工学院微尘志愿者协会举办“清明雨落,思念成诗”诗词创作活动春风拂柳,又逢清明。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同学们在诗词创作中抒发对先人的缅怀之情,建工学院微尘志愿者协会于4月5日至…… 陈秋月 王雅宁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技能加油站举办“以竹作画,竹篾丹青”竹编画制作活动

建工学院技能加油站举办“以竹作画,竹篾丹青”竹编画制作活动春风送暖,绿意盎然。在这充满生机的四月,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技能加油站社团于4月13日下午,在12号教学楼306教室举办了一…… 陈秋月 王冠华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微尘志愿者协会举办“为地球献上一小时”低碳活动

建工学院微尘志愿者协会举办“为地球献上一小时”低碳活动我们总在地球的怀抱里索取,可曾想过回馈?有这样一小时,关掉不必要的灯光,在月色下,为地球送上一份轻柔的呵护,让爱意化作…… 陈秋月 贾钿欣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技能加油站社团举办“定格春光,映像校园”摄影活动

建工学院技能加油站社团举办“定格春光,映像校园”摄影活动春光正好,万物生辉。为倡导大家走进校园,积极发现、感受春日美景,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技能加油站社团于3月23日至3月28日…… 陈秋月 朱文喜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举行周末曲艺大会

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举行周末曲艺大会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宣扬传统曲艺文化的魅力,展现社团风采,3月22日,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在第三体育场举办了周末曲艺大会,为曲艺爱好者们带来了一场…… 陈秋月 王晓绚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梦想文艺社开展“邂逅春光,诗笺留迹” 诗歌征集活动

建工学院梦想文艺社开展“邂逅春光,诗笺留迹”诗歌征集活动为了鼓励广大文学爱好者以诗歌为载体,描绘春日盛景,抒发内心对春天的热爱与感悟,在诗意中捕捉春天的美好瞬间,3月16日到3月…… 陈秋月 涂佳利 金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微尘志愿者协会“笔绘绿植韵,心植校园情”主题活

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微尘志愿者协会“笔绘绿植韵,心植校园情”主题活动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也随着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植树节是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促进…… 陈秋月 张心成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举办“初绽新曲,笑响校园”路演活动

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举办“初绽新曲,笑响校园”路演活动为了弘扬传统曲艺文化,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3月8日,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举办“初绽新曲,笑响校园”路演…… 陈秋月 王晓绚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举办西部计划宣讲会

2025年4月22日,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成功举办了一场线上西部计划宣讲会。此次宣讲会由何佳威担任主讲人…

“定格生活中的化学”,一起探索生活中的乐趣

本文作者:杜欣朔姜兰翔近日,一场名为“定格生活中的化学”的主题活动于线上火热进行中,为同学们开展一场与众不同的化学探…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心暖宿舍 情系你我”故事分享会活动

为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加强室友间的情感联结,营造和谐友爱的宿舍氛围,4月24日,传媒技术学院平安社区管理中心于学苑…

传媒技术学院承办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为促进大学生在直播电商领域创业与就业,4月24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A401承办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解读恋爱信号 打造健康恋曲”阳光心理大讲堂活

为引导学生树立“平等、尊重、包容”的恋爱价值观,助力学生进一步提升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4月23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

最新发布

资助育人|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组织召开困难生认定评审会议
为保障困难生认定工作有序推进,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准则,让国家资助政策精准惠及每一位有需要的学生,使资助政策能够切实落地生效。文法学院于2月24日至2月26日在学院楼开展困难生评议工作。本次会议由各…
从心出发 助力成长--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学生心理异常研判会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精准把握学生心理动态,提升心理育人实效,文法学院于2月27日上午10点在学院楼B-102会议室召开学生心理异常研判会。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松梅主持,全体辅导员参加会议。…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关注“老漂”生活,共铸温暖社区
【曲阜师范大学1月18日讯】(通讯员刘钰瑄)为了真实地了解“老漂族”这一群体,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乐享桑榆实践队于日照市前大洼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卧龙山街道碧海路社区和曲阜师范大学…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深入“老漂”群体,聆听真切心声
随着80后和90后逐渐成为新家庭的主力军,且他们中的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常因工作和教育需求而迁徙至其他大型城市并组建家庭。然而,由于工作繁忙,他们往往难以充分照料年幼的子女,因此,他们的父母或祖父母…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漂泊桑榆,对离乡老人当下生活处境的探究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8日电(通讯员华硕)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家庭结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为帮助工作繁忙的子女照顾小孩、打理家务,而离开家乡,来到了陌生的城市,成为“老漂族”。为深入了解他们现今的生…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桑榆生根—,多措并举共建敬老爱老的社会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8日电(通讯员华硕)“老漂族”是指为了照顾子女及第三代,离开家乡、漂泊在子女所在城市的老年人。为进一步了解当今“老漂族”群体的生活处境和心理状态,更好地理解当地社区与“老漂族”…
探寻杨家埠木版年画传承创新之路——山东大学“木板印忆”团队社会实践纪实
在文化多元发展的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成为社会关注焦点。2025年2月26日,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木板印忆”团队在张雪莹带领下,深入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围绕“非遗传承与创新——以杨家埠木版…
医路向沂蒙,志愿宣讲情,传递医学温暖,赓续沂蒙精神
随着对红色文化的深入发掘和传承,沂蒙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引入课堂,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引导动员广大群众深入了解并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
滨州医学院志愿宣讲团踏入宽城县一中宣讲沂蒙精神
2025年2月17日,滨州医学院“巍巍沂蒙山,悠悠沂蒙调”志愿宣讲团踏入宽城县满族一中校园,开展了一场关于沂蒙精神的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传播红色文化,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具一格的精神教育课。活动中,…
香雪寻梅在冲山,旧馆研雕续匠心
香雪寻梅在冲山,旧馆研雕续匠心实践背景以及目的:木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苏州,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以园林艺术闻名,其木雕技艺也独具特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