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来源:武汉大学法学院 作者:李彦卿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工作亟须新的突破。随着2024年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修订出台,文物保护迎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责任与挑战。在此契机下,“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在南方多个城市开展了一场深度求索。

重庆涪陵:文旅委的诗意守护

1月21日,实践队员许义诺深入重庆市涪陵区文化与旅游委员会,与文物科科长杜务农展开了一场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深度访谈。从涪陵文旅委的日常监督巡查,到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法律地位的提升,从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文物数字化项目的探索,到面对私人产权文物保护的资金困境和技术难题,访谈内容全面展现了当前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与挑战。

访谈伊始,杜科长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依托,详细介绍了涪陵区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努力与创新。无论是通过博物馆免费开放和知识下沉普及文物价值,还是借助“大思政课”、舞台剧等形式增强公众的情感共鸣,这些举措都体现了对文化遗产传承的深刻思考与坚定决心。同时,他也坦诚地指出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现实困境,如资金短缺、技术攻关不足以及政策执行中的灵活性问题。

此次访谈展现了涪陵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面貌。杜务农科长表示,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支持,希望通过各方努力,推动涪陵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迈向新台阶,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好地惠及民众。

南昌旧址:历史回声中的坚守

2月5日,实践队员吴方奕来到南昌起义叶挺指挥部旧址,与管理员张先生展开了一场关于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深度访谈,对基层文物保护工作投以热切关注。

访谈过程中,有着多年一线工作经验的张先生,详细介绍了叶挺指挥部旧址在文物保护方面的举措。作为承载着重要历史意义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该旧址不仅注重自身建筑结构的维护,还充分考虑周边历史风貌的整体保护,力求通过还原历史场景和开发红色旅游线路,让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同时,为做好不可移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他们加强了日常监测,并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保护,如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实时掌握文物状态,确保潜在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

然而,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张先生坦言,资金不足和技术难题是当前的主要障碍。一方面,文物修缮与设备更新需要大量投入,但有限的经费往往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另一方面,老旧建筑的结构加固、防潮防虫等技术要求较高,而专业人才的匮乏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此外,部分周边居民和游客的文物保护意识淡薄,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这也对文物安全构成了威胁。

珠海桂山岛:英雄史诗的大海遗韵

1月23日,实践队员李晨宇踏上了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深入探寻桂山战役遗址的保护现状与文化价值。在桂山舰纪念公园中,高耸的桂山舰烈士纪念碑庄严肃穆,碑上镌刻的英雄事迹动人心弦,碑前摆放的鲜花承载着人们对先烈的无尽缅怀。李晨宇沿着海边栈道前行,目光所及之处,“万山海战遗址”与浩瀚的大海融为一体,仿佛诉说着当年战斗的激烈场景。一旁的摩崖石刻虽历经风雨洗礼,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见,见证着那段峥嵘岁月。

通过实地走访,她发现当地政府对桂山战役遗址的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岛上不仅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来负责遗址的日常维护,且周边环境整洁有序,设施完善。遗址建有多个战役历史展示厅,向公众生动再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实施。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法规,不仅增加了相关文物的保护规定,还进一步强化了对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管理,为桂山战役遗址的长久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随着“法护古迹,盾护文明”实践队在南方多个城市的调研之旅逐渐落下帷幕,队员们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文物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公众以及法律的多方协同合作。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提供了更坚实的法律保障,但如何将法规转化为实际成效,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完善。

未来,“法护古迹,盾护文明”实践队将继续关注各地文物保护工作的进展,积极探索更多创新路径,推动法律法规的有效落实,促进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提升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些珍贵的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法治的坚实守护下熠熠生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50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以我之名,诵读我心 ——“追希”特色课堂之朗诵课

赋予文字灵魂的是人。汉字与汉字拼接组合,可以是归心似箭的思乡情切,可以是壮志未酬的满怀豪情,可以是你侬我侬的恩爱纠葛……朗读汉字,将自我将设身处地,体会汉字中的真情实感,触……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称呼里的故事 ——“追希”社会实践之小小感悟

称谓,有长者的期许,有家族的传承,有父母的疼爱……姓名称呼,三两个方块字里,有着自己的故事。在“追希”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看着队员们一个个收获了新的称号,这是新……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队之走廊声色有感

人群带来喧闹,有孩子的地方就充盈着欢声笑语。孩童的天性注定了他们不会被狭小的四方天地所束缚,走廊也在日常绽放着不一样的烟火。喜欢在走廊上蹦跳着的人儿,也就慢慢爱上了教室外那……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回忆初心

我曾经期待着,我怀着美好的心情,站在讲台上,期待我能成为孩子们最温暖的校园回忆,遥望着目送我的学生远走成人……我曾被温暖过的岁月,想要小心翼翼地反哺滋润孩子们的人生。教师,……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可爱的人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不一定有一个贤惠的女人。“追希”党员社会实践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背后一定有一群可爱的队员在默默地付出着。“追希”党员社会实践队的十天旅程即将到站……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趣味英语课堂

“你和我,心连心,永远一家人。”哪怕在天涯流浪,举头同望一轮明月,就能找到故土带来的眷恋,这就是文化的纠葛,这就是文明的赓续。当机械的齿轮开始契合滚动,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里……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升旗有感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鲜艳的五星红旗,正随风飘扬在平石小学的半空。这会是本次“三下乡活动”“追希”社会实践队十天来的第一次升旗仪式,也是最后一次。操场上……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队之孩子们的娱乐

形容童年,会用肆无忌惮、会是天马行空、会有无拘无束、会说多姿多彩。干净得像一张白纸一样的孩子,没有世俗的污浊,也没接触生活的沉重,无瑕透彻,一点点惊喜就可以开心上一整天。孩……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最新发布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桂平杖头木偶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深度调研,力求为其传承发展找到新…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队,前往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温峤镇的金璇烈士纪念馆开展红色精神学习实践活动。金…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寒假期间,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红色文化探寻征程。为进一步深化对红色文化的学习与领悟,实践团成员以各自家乡的红色精…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寻非遗活态传承之路。踏入展示所,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展陈的杖头木偶制作精良…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物保护法》颁布以来,…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
飞天的梦想从这里启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众多社会实践团队寒假回母校宣讲活动
为响应高校社会实践号召,感恩母校培养,此次寒假我校开展了回母校宣讲的专项启航行动,鼓励学生组队,寻找高中校友。我们成立了启航行动社会实践小组,前往高中母校举办宣讲活动。高新小分队:1月16日,为响…
数字孪生时代:看非遗文化在沉浸式体验中的重生与突围
在杭州南宋御街的数字非遗馆,一位身着汉服的少女正通过全息投影与宋代织娘学习缂丝技艺,光影交织中,千年丝路在数字空间徐徐展开。这个场景印证着非遗保护已突破传统窠臼,在数字技术加持下,正经历着颠覆…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二次元文化与非遗联动的探索
近年来,随着二次元文化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产游戏、动漫等IP开始尝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进行联动,试图通过二次元这一年轻化的文化载体,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了深入了解二次元爱好者对…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调研Z世代对二次元联动非遗的看法
近日,为了解Z世代对二次元联动非遗的认知和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相关人员对一名资深Coser进行了访谈。该Coser自称是老二次元,接触二次元已有七八年,平时热衷于看番、逛漫展、出Cosplay以及打游戏。在二次元消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