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1.1 调查背景
拉萨市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拉萨市平均海拔36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
截至2022年底,拉萨市常住人口约为8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
拉萨市是西藏自治区的经济中心,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2022年,拉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700亿元,同比增长7%左右。第三产业是拉萨市的主导产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发展迅速。
近年来,拉萨市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2023年,拉萨市北环路和蓝天路改造工程项目通过初验收并逐步实现通车。这些改造项目不仅缓解了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还提升了城市形象。此外,拉萨市还加快了其他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如帕古水库、拉萨河教育城段水系生态治理、墨达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这些项目的实施对推动拉萨市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1.2 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拉萨市居民出行方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基础设施现状,为拉萨市未来交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具体目标如下:
1. 了解拉萨市居民日常出行方式的选择及其变化趋势
2. 评估拉萨市现有道路、公共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情况
3. 探究拉萨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其对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4. 为拉萨市未来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1.3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将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对家乡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力求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拉萨市居民出行方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基础设施现状,为拉萨市未来交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居民出行方式
出行方式选择: 私家车(25%)、电动车(20%)、公交车(15%)、步行(15%)、出租车(15%)、自行车(10%)
家乡的公共交通设施不同年龄段人群出行方式差异:
15-25岁:以步行和电动车为主,分别占比30%和50%。以学生为主体,其次是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出行距离较近,选择更加便捷,经济的出行方式。
26-45岁: 私家车使用频率显著曾家,达到65%,其次是电动车(25%)和公交车(10%)。以上班族为主体,出行距离较远,选择更效率的出行方式。
46-65岁: 步行和公交车出行比例较高,分别占比35%和30%。该年龄段人群更注重健康和环保,出行距离相对较短。
2 道路建设情况
道路设施状况:居民表示路灯升级、绿化工程优化、道路工程改造、交通标志标线更新、电箱迁移及透水砖铺设等。这些改造显著提升了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使得道路更加平坦宽敞,交通标志和标线更加清晰明了,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与安全的出行环境
道路建设现存问题:道路使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路面出现破损现象,以及部分路段的狭窄问题,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优化。
3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居民满意程度:快递网点分布广泛(85%)、物流服务质量高(80%)、信息化程度高(75%)、物流配送速度(40%)
需要改进问题:提高物流配送速度、完善仓储设施、优化网点布局(乡镇地方)
三、问题与建议
1 存在问题
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制约经济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等。
2 对策建议
加强交通需求管理,引导居民绿色出行;
加大公共交通投入,优化公交线路和班次;
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完善物流配送网络;
创新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
四、结论与展望
1.电动车和步行是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私家车出行的比例显著增加
2.加强道路建设是重中之重,及时修补以及改善损伤路面。
3.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物流网络布局,促进物流产业均衡发展。
对未来家乡交通发展的展望:
1. 畅通便捷:随着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道路网络将更加优化,居民出行将更加便捷。
2. 绿色环保: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广新能源汽车,降低交通污染,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3. 智能化: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4. 融合发展:推动交通与物流、旅游、商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家乡经济社会发展。
5. 安全有序: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提高居民交通安全意识,确保交通秩序井然。
通过以上措施,家乡的交通发展将更好地服务于居民生活,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3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