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满怀热忱,奔赴天津。他们深入杨柳青年画艺人的工作室与当地文化场馆,开启探寻这一传统艺术魅力与传承脉络的奇妙之旅。此次实践意义非凡,队员们不仅熟悉了杨柳青年画复杂精妙的制作技艺,更深度领悟到其背后深厚的文化价值。
实践启动前,队员们热烈讨论杨柳青年画多样的表现形式,精心规划每一项实践活动细节。抵达目的地后,杨柳青年画艺人李爷爷热情相迎。杨柳青年画题材极为丰富,喜庆年画洋溢着欢乐氛围,民间故事和历史典故场景画更是栩栩如生。李爷爷耐心讲解制作工艺,例如刻板时不同刀具的运用技巧,套印时色彩搭配的学问。
众多作品中,以红色为主色调的《连年有余》格外引人注目。画中可爱的胖娃娃怀里紧紧抱着大鲤鱼,周边再配上寓意吉祥的如意纹,象征着生活富足、年年有余。而描绘《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年画,通过巧妙的构图,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拜时的豪情壮志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能让人穿越时空,感受到当时的热血与义气。这些年画在民间应用广泛,春节时张贴在门窗上,让节日充满喜庆氛围;日常装裱悬挂在室内,又成为极具艺术价值的装饰,是民间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积极参与制作,亲身体验起稿设计时的反复构思,上色时对颜色层次的把控,克服了复杂工序带来的诸多挑战。之后,队员们前往文化场馆查阅大量珍贵文献,进一步了解到杨柳青年画融合宫廷绘画细腻华丽与民间艺术质朴生动的独特风格。它承载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
在现代生活方式多变的当下,天津杨柳青年画并未被时代遗忘,依旧在民间闪耀着独特光芒,在传承与创新中坚定前行。它不仅是历史沉淀的瑰宝,更是当代文化多元发展的重要源泉,对传承民族精神、丰富文化内涵意义重大。未来,相信杨柳青年画将在新的时代绽放更绚烂的光彩。
撰稿人:苏之军
队伍:“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
指导老师:孙泽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2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