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青年走进“云上”助播,探索乡村振兴“新赛道”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探索数字化赋能乡村发展的创新路径,1月15日至2月10日,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乡播”社会实践队奔赴安徽省池州市、芜湖市等地,围绕“村干部直播助农”主题开展深度调研,以青年视角挖掘乡村“云端经济”的潜力与挑战。
在南陵县童村,实践队员与村干部座谈交流,他们了解到当地通过直播推广茶叶、竹笋等特色农产品,已初步打开线上销路。“直播不仅能卖货,更能让外界看到我们的乡村文化。”童村村支部书记丁珊感慨道。在吴金马家农场的直播间,队员们化身“临时主播”,参与带货,亲身体验流量转化为订单的“魔力”。
图为实践队员向童村村支书丁珊了解直播的开展情况 周智摄
在青阳县竹阳村与双合村,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交流访谈等方式了解到,目前村干部对直播助农存在许多期待。竹阳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志龙坦言:“我们希望通过直播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但技术培训、设备短缺等问题亟待解决。”调研发现,尽管多数村庄已尝试直播带货,但缺乏专业化运营团队和持续流量支持,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图为实践队员向南陵县大冲村村主任章俊了解直播中遇到的挑战 苏芮涵摄
“直播间不仅是带货平台,更是连接乡亲的新桥梁!”在线上直播间,太和县村支书冯大吉对着手机镜头认真回答实践队员的提问;临泉县村支书韩雷雷则主动牺牲午休时间接受微信专访,详细分享“直播助农”的酸甜苦辣;城厢镇东林村村干部邓秋红通过抖音连麦与队员“云座谈”,坦言“流量焦虑下更需坚守服务初心”。一次次“屏对屏”的对话中,“乡播”实践队通过线上问卷、直播蹲点观察及深度访谈,对抖音、快手等平台的百余名“主播村干部”展开调研,累计回收有效问卷200份,用数据精准把脉基层直播新风潮。
30天行程,二十余个村庄,百余场线上直播间的交流……这支青年队伍用脚步丈量乡村,以数据支撑建言。指导教师陈彬指出:“每份问卷都是乡村振兴的‘需求清单’!直播不仅是销售工具,更是乡村连接时代的窗口。青年学子要将专业知识融入乡土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动能。”
图为实践队员与大冲村村主任章俊在党群服务中心合照 薛菁菁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1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