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寒假“”返家乡青社会实践——青春归巢,智造未来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严劲闯

青春归巢,智造未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子严劲闯、陈欣怡“返家乡”社会实践

时间:2025年1月14日

一、缘起:以机械之名,践行青春使命

2024年寒假,安徽工业大学积极响应团中央“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组织全校4600余名学子深入基层开展实践。机械工程学院作为学校“工程报国”育人品牌的先锋,派出98支实践队奔赴全国各地。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严劲闯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陈欣怡,带着“智造强国”的理想与对母校的牵挂,回到固镇县毛钽厂实验中学,开展了一场融合专业特色与感恩传承的实践行动。

作为毛钽厂实验中学的优秀毕业生,两人此行肩负双重使命:一是探望母校恩师,感恩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二是以安徽工业大学“宣传大使”的身份,向学弟学妹们展现高等教育平台的广阔天地,激励他们勇攀学业高峰。

二、故地重逢:从座位到讲台

固镇县毛钽厂实验中学,这所由县政府投资建设的“高考名校”,以严苛的管理与卓越的升学率闻名皖北。自2017年首届高考以来,该校本科达线人数连续六年攀升,2022年高考中本科达线人数突破1700人,大批学子进入清华、复旦等顶尖学府。校园坐落在浍河之滨,樱花环绕,现代化的教学楼与严谨的学风相得益彰。

1月14日上午,严劲闯与陈欣怡踏入母校大门。曾经的班主任陈晓秀老师,早已在办公室等候。见到昔日学生,陈老师感慨万千:“当年你们在教室埋头苦读的身影还历历在目,如今已是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了!”三人回忆起高中时光——清晨五点半的晨读、晚自习后的挑灯夜战,以及高考前夕的相互鼓励。

“母校教会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陈欣怡说。严劲闯则向陈老师递上精心准备的礼物:一只钢笔,以及一条温暖整个冬天的围巾。

三、实践行动:让机械之美照进青春梦想

1. 科技讲堂:打开智能制造新视界

在高三(3)班,严劲闯以“从齿轮到AI:机械工程的星辰大海”为主题,结合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工厂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案例,生动演绎工业4.0技术。当屏幕上的六轴机械臂精准抓取虚拟工件时,教室里响起阵阵惊叹。

“学长,造机器人需要学哪些知识?”面对提问,严劲闯搬出机械工程学院“金字塔式”培养体系:从大一金工实习的锤头制作,到大四参与校企合作的智能产线设计项目,引发学生阵阵向往。

2. 大学宣讲:硬核科技背后的软实力

陈欣怡在高教室开展“硬核安工大”主题宣讲。她通过视频展示机械工程学院三大王牌:荣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的“自适应爬楼轮椅”、与马钢共建的冶金装备中试基地、以及让学生“秒变工程师”的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我们在安工大等敢想敢拼的你!”

四、回声:齿轮咬合般的育人传承**

活动引发持续热议。高三学生林浩在实践总结中写道:“严学长让我明白,机械工程不是‘打铁’,而是用数学和物理创造新世界!”物理教师李媛评价:“这种‘项目式’科普比教材更直观,有学生当场说要考安工大机械专业。”

五、结语:以青春齿轮,传动时代梦想

离校前,严劲闯在母校留言墙上写下:“教育是薪火相传的旅程,愿我们都能成为点亮他人的光。”陈欣怡则与学弟妹们约定:“明年此时,我在安工大等你!”

这场跨越大学与中学的对话,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见证,更折射出新时代青年“知感恩、敢担当、勇作为”的精神风貌。正如安徽工业大学社会实践的宗旨所言——在生动的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严劲闯与陈欣怡用行动证明:青春的价值,永远在服务他人与社会的路上熠熠生辉。这场跨越中学与大学的机械之约,不仅展现了当代工科生“既精技艺、更有情怀”的青春风采,更诠释了安徽工业大学“以实践淬炼工匠之魂”的育人理念。正如严劲闯在宣讲时所言:“最好的感恩,就是把母校教给我们的求知精神,变成照亮他人的火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9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A208调研报告、总结

2017年7月13日上午9点至2017年7月14日中午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探访红色遗迹”调研团开始在湘潭大学化工大楼A208进行为期两天的调研报告、总结的撰写。 根据调研内容,调研团将调研报告大致…… 陈谦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陈赓陈列馆的采访

2017年7月11日上午10点整,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探访红色遗迹”调研团找到陈赓陈列馆提前预约的工作人员,在他们的带领、介绍下,认识了解陈赓,并且对其进行采访。…… 陈谦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在陈赓故里了解一代大将

2017年7月10日上午9点11分,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探访红色遗迹”调研团来到湖南省湘乡县陈赓故居。…… 陈谦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在东山学校认识毛主席

2017年7月9日上午9点,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探访红色遗迹”调研团到达东山学校——毛主席陈列馆。…… 陈谦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东山学校——公诚勤俭

2017年7月8日上午9点50分,在湖南省东山学校的毛主席于1958年所题“东山学校”的横匾下,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探访红色遗迹”调研团开始了对这所学校的参观之行。…… 陈谦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三下乡——Office培训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暑期三下乡团队在2017年7月7日晚上7点30分开始对调研队员进行Office培训。…… 陈谦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采访老兵——感受红史

2017年7月5日上午11点20分,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探访红色遗迹”调研团在彭德怀故居前采访了一位七十多高龄的老红军和两位年龄50岁左右的党员同志。…… 陈谦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基建营调查问卷——实践分析显真知

2017年7月6日上午11点5分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探访红色遗迹”实践团来到湘潭市基建营,进行关于红色遗迹的问卷调查。…… 陈谦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解码合肥张氏百年家风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解码合肥张家百年家风2025年1月1日,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社会实践团队“捡起百年家族传承的书页”队…

刺绣——千丝万缕织就东方神韵

2025年1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走进居民家中,深入了解并体…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新年大团圆

新年的钟声敲响,整座城市都沉浸在欢乐祥和的团圆氛围里。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一盏盏红灯笼高高挂起,就像一串串熟透的红柿子…

东隅遗梦赴东营 守护古建启新程2

东隅遗梦赴东营,守护古建启新程——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东隅遗梦古建守护团赴东营广饶寒假社会实践风采展示(作者:见…

东隅遗梦赴东营,守护古建启新程

东隅遗梦赴东营,守护古建启新程——建筑工程学院东隅遗梦古建守护团赴东营广饶实践服务团队社会实践风采展示为了积极响应国…

最新发布

爱笑荣校寒假重返母校实践活动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寒假返校宣讲:以青春之声传递工大精神——机械工程学院张峰校友母校行活动圆满举行2024年1月14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2021级学生张峰回到高中母校合肥八中教育集团铭传高中…
三下乡青年志愿者走进幼儿园:童心触摸千年宣纸,非遗文化浸润童年——安徽太和县剑桥幼儿
中国青年网阜阳市2025年2月10日电(通讯员王鹏)当洁白的宣纸遇见纯真的童心,会碰撞出怎样的文化火花?今日上午,一支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太和县剑桥幼儿园,以“纸的奇妙旅行”为主题,为孩子…
展多元服务,暖社区时光
在下洼镇永丰村(以下简称永村),“云帆济沧海”社会实践成员见证了一场以爱为名的多元服务热潮持续涌动,宛如点点灯火,驱散生活琐碎的阴霾,温暖着每一位居民的心窝。晨曦微露,永丰村一角的“爱心早餐驿…
古韵承萃实践队探秘南京博物院 解锁大唐风华密码
古韵承萃实践队探秘南京博物院解锁大唐风华密码近日,古韵承萃社会实践队踏入南京博物院,开展了一场深度探寻大唐历史文化的实践活动。南京博物院作为国内重要的文化艺术殿堂,珍藏着众多反映大唐盛世的珍贵…
多元助社区,温暖满心间
(通讯员:孙静静),1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云帆济沧海社会实践队伍来到了下洼镇永丰村,这里的街头热闹非凡,一场涵盖多领域、全方位的社区服务活动在此火热开展,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社区的每一个角…
古韵承萃社会实践队走进徐州博物馆 探寻人文历史底蕴
古韵承萃社会实践队走进徐州博物馆探寻历史文化底蕴近日,古韵承萃社会实践队踏入徐州博物馆,开展了一场深度探寻历史文化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学习,深入了解徐州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宣传单页进万家,法治理念入人心
宣传单页进万家,法治理念入人心在当今社会,由于法律知识普及存在短板,复杂的法律条文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晦涩难懂,加上部分居民教育水平有限,导致社区居民对法律知识的了解极为匮乏。许多居民在面对生活中…
探寻赣州文化瑰宝,汲取精神力量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座城市都沉淀着独属于自己的文化宝藏,赣州市便是这样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2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寻迹红脉践真知,铸魂社区启新程”实践队队员丁文辉赴江西省赣州市博物馆…
探寻老浮桥古韵,赋能新乡村活力
1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寻迹红脉践真知,铸魂社区启新程”社会实践队赴江西省赣州市老浮桥参观学习,旨在传承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激发对传统建筑保护意识。老浮桥,又称东河浮桥…
探寻客家婚俗魅力,感悟传统文化底蕴
1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寻迹红脉践真知,铸魂社区启新程”社会实践队赴江西省赣州市魏家大院客家婚俗展厅参观学习,旨在了解客家独特婚俗,丰富文化知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民俗研究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