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无锡博物馆:探寻非遗瑰宝,感受锡城魅力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王嘉成

2025 年 2 月 13 日,在这个充满浪漫与文化氛围的日子里,无锡博物馆迎来了一场别具意义的非遗文化之旅。众多市民与游客走进博物馆,深入了解无锡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文化魅力。

一、开场:非遗之约,情牵锡博

上午 9 时,博物馆大门刚刚开启,已有不少市民在门口有序排队。他们之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带着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非遗传承的关切;有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希望在孩子心中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还有来自各地的游客,怀揣着对无锡文化的好奇与向往。

在博物馆大厅,工作人员热情地为参观者发放导览手册,并介绍今天的参观重点——无锡非遗展览。本次展览精心筹备,汇聚了无锡地区众多极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旨在让观众全方位、多角度地领略无锡非遗的独特魅力。

二、锡绣:指尖灵动,绣出江南风华

沿着参观路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锡绣展区。锡绣作为无锡传统刺绣工艺,以其针法细腻、色彩丰富而闻名。在展区内,一幅幅精美的锡绣作品陈列其中,仿佛将江南的山水、人物、花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锡绣代表性传承人张老师正在现场演示锡绣技艺。只见她手持绣针,丝线在指尖穿梭,动作轻盈而娴熟。她向观众介绍说:“锡绣讲究‘平、齐、细、密、匀、顺、和、光’,每一针都需要全神贯注,才能绣出满意的作品。”在她的讲解下,观众们了解到锡绣的历史渊源,从明代的雏形,到清代的发展,再到近现代的创新,锡绣始终与无锡的人文风情紧密相连。

一位年轻的游客忍不住感叹:“以前只在书上看到过刺绣,今天亲眼看到锡绣作品,真的太震撼了。这一针一线里,满满的都是江南的韵味。”不少小朋友也在家长的鼓励下,拿起绣针,尝试着绣上几针,虽然手法略显稚嫩,但眼中却充满了对这门古老技艺的热爱。

三、惠山泥人:泥土塑形,演绎人间百态

离开锡绣展区,不远处便是惠山泥人展区。惠山泥人是无锡的一张文化名片,以其造型饱满、色彩鲜艳、富有生活气息而深受人们喜爱。走进展区,形态各异的泥人仿佛在诉说着无锡的故事。

有憨态可掬的大阿福,寓意着吉祥如意、驱灾辟邪,是惠山泥人的经典形象;还有以戏曲人物为原型创作的泥人,将京剧、锡剧等戏曲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从人物的服饰到表情,无不细致入微。

惠山泥人省级传承人王师傅正在展示泥人的制作过程。他先将泥土揉、搓、捏成大致的形状,然后用工具仔细雕琢五官、服饰等细节。“惠山泥人用的泥是惠山特有的黑泥,质地细腻,可塑性强。制作一个泥人,从选泥、制坯到彩绘,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呢。”王师傅说道。

在互动体验区,观众们纷纷动手,尝试制作自己的泥人。一位老人感慨地说:“我小时候就玩过惠山泥人,现在自己动手做,感觉又回到了童年。希望这些传统技艺能一直传承下去。”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在欢笑中感受着惠山泥人的独特魅力。

四、宜兴紫砂:陶中珍品,承载千年匠心

宜兴紫砂作为无锡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博物馆的另一个展区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宜兴紫砂壶以其造型古朴典雅、工艺精湛绝伦而闻名于世,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极具艺术价值的珍品。

展区内,陈列着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紫砂壶。从明代供春壶的质朴简约,到清代陈鸣远壶的精巧细腻,再到现代大师作品的创新与突破,每一把壶都凝聚着制壶艺人的心血与智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传承人赵老师向观众介绍紫砂壶的制作工艺:“紫砂壶制作讲究‘形、神、气、态’,一把好壶,不仅要造型美观,更要能传达出一种精神气质。从选泥、打泥片、围身筒到镶接、装饰,每一步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欣赏紫砂壶的过程中,观众们对其独特的材质和精湛的工艺赞不绝口。一位紫砂壶收藏爱好者表示:“宜兴紫砂是中国陶文化的瑰宝,每次欣赏都能有新的感悟。今天在博物馆了解到这么多关于紫砂的知识,收获颇丰。”

五、锡剧:吴侬软语,唱响时代旋律

除了传统的手工艺非遗项目,无锡的戏曲艺术——锡剧也在本次展览中占据重要位置。锡剧起源于无锡、常州一带的农村,曲调优美,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在展厅的多媒体区域,播放着经典锡剧唱段,吴侬软语般的唱腔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聆听。展厅内还展示了锡剧的历史发展脉络、经典剧目海报、演员的服饰道具等,让观众全面了解锡剧的艺术魅力。

锡剧市级传承人李老师现场为观众讲解锡剧的特点和表演技巧:“锡剧的唱腔委婉动听,表演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它扎根于民间,反映的都是老百姓的生活故事,所以特别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为了让观众更深入地感受锡剧,李老师还邀请几位观众上台,亲自指导他们学习简单的锡剧动作和唱腔。

一位小朋友在体验后兴奋地说:“原来锡剧这么有趣,我以后要多多了解。”通过这样的互动,锡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在年轻一代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六、传承与创新:非遗在新时代的使命

参观过程中,观众们不仅欣赏到了精美的非遗作品,还了解到无锡非遗在传承与创新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近年来,无锡市政府加大了对非遗保护的投入,通过举办非遗培训班、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非遗。

同时,众多非遗传承人也在不断探索创新之路。他们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非遗技艺相结合,开发出一系列符合现代审美和生活需求的非遗产品。例如,锡绣与时尚服装品牌合作,推出具有锡绣元素的高端服饰;惠山泥人开发出一系列小巧精致的旅游纪念品;宜兴紫砂与茶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打造出更具文化内涵的茶空间。

在博物馆的交流区,还举办了一场关于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座谈会。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文化产业从业者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非遗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大家一致认为,非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才能让这颗颗文化明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七、结语:非遗之光,照亮文化前行路

下午 5 时,参观活动接近尾声。走出博物馆,许多观众仍意犹未尽。今天的无锡博物馆之行,让他们深入了解了无锡非遗的独特魅力,感受到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无锡非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无锡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在新时代,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无锡非遗将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继续为我们的文化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照亮我们文化前行的道路。未来,无锡博物馆也将继续发挥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为更多人提供了解非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平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9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响应主席号召,调研农村环境-社会实践

在2019年冬天到2020年夏天的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我有幸在家里待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能够仔细地观察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所以也有了这篇调研。一、七里村简述七里村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 梅玫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承海洋文化,守护非遗瑰宝:沙坡尾马送王船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2025年2月4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筑梦…

情系沂蒙,赤心逐梦|南中医“沂脉﹣相承“宣讲团赴苏州市新康小学开展“沂

2024年12月18日,南京中医药大学“沂脉﹣相承”宣讲团在沂蒙精神的指引下,来到苏州市新康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主题…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 “返家乡”,共绘青春梦

近日,安徽工业大学成功举办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暨“我把工大带回家乡”专项实践活动培训会,为学校与…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回母校蚌埠一中宣讲,共筑梦想桥梁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回母校蚌埠一中宣讲,共筑梦想桥梁中国青年网蚌埠2025年1月21电(通讯员陈欣怡)近日,安徽工业大学的大一新…

食品专业赋能,水务焕新家乡

近日,来自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陈玟静,利用假期时间,在资中县衡兴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最新发布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回母校,共话青春梦想征程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回母校,共话青春梦想新征程近日,安徽工业大学的优秀学子们回到自己的高中母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学宣传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搭建起两所学校沟通的桥梁,帮助高中的学弟学妹们…
乡土印迹:安徽工业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青春纪实
在冬日的温柔阳光下,安徽工业大学的一群青年学子踏上了寻找乡土之根的旅程。2025年寒假,安徽工业大学“梦想播种者”社会实践团队,怀揣着对乡村的热忱与憧憬,深入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溶口乡景潭村,开展了…
传承海洋文化,守护非遗瑰宝:沙坡尾马送王船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2025年2月4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筑梦健康”实践队“逐梦鹭屿”小分队满怀热忱地开展了以“传承海洋文化,守护非遗瑰宝…
情系沂蒙,赤心逐梦|南中医“沂脉﹣相承“宣讲团赴苏州市新康小学开展“沂蒙情·手作韵“主
2024年12月18日,南京中医药大学“沂脉﹣相承”宣讲团在沂蒙精神的指引下,来到苏州市新康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主题手工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手工制作为载体,旨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深入理解沂蒙精神…
寒假社会实践 |深耕教育实践,助力高效学习
寒假社会实践|深耕教育实践,助力高效学习大学生云报泰安2月10日讯(通讯员金烨扬)为帮助中学生更好地规划寒假学习,提高作业完成效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徐继圣于1月20日在泰安市东…
冬日暖阳洒课堂,志愿筑梦绽光芒
冬日暖阳洒课堂,志愿筑梦绽光芒2025年1月20日讯(通讯员华珑琪)尽管寒风呼啸,却吹不散青春的激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的志愿者徐继圣,带着对教育的深切热爱,走进泰安市开元中学,…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 “返家乡”,共绘青春梦
近日,安徽工业大学成功举办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暨“我把工大带回家乡”专项实践活动培训会,为学校与家乡之间搭建起一座知识与情感交融的桥梁,投稿人包汉琛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深入报道…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回母校蚌埠一中宣讲,共筑梦想桥梁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回母校蚌埠一中宣讲,共筑梦想桥梁中国青年网蚌埠2025年1月21电(通讯员陈欣怡)近日,安徽工业大学的大一新生陈欣怡重返母校蚌埠一中,回到曾经奋斗过的母校,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大学宣讲…
食品专业赋能,水务焕新家乡
近日,来自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陈玟静,利用假期时间,在资中县衡兴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实践期间,陈玟静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南丁格尔社会实践队于济南市市中区殷家林村进行探访
2025年2月13日,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南丁格尔社会实践队四名队员,前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殷家林村,探访了一名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此次探访旨在为这个特殊家庭提供物质帮助和情感支持,并通过专业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