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二 包饺子
春节包饺子,是一项极具传统意义与文化内涵的习俗,在中华大地广泛流传,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许。
饺子原名“娇耳”,相传由东汉医圣张仲景发明。当时,他见百姓受冻耳之苦,便用面皮包上驱寒药材,煮熟后分给众人,因形状似耳朵,被称为“娇耳”。后来,这一食物逐渐演变成如今的饺子,并在春节这一特殊时刻,成为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角。
春节包饺子,时间颇有讲究,多在年三十下午进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工协作,有的揉面、擀皮,有的调制馅料。馅料种类丰富多样,常见的有猪肉白菜馅,寓意百财;韭菜鸡蛋馅,“韭”与“久”谐音,象征长久。
包饺子过程更是充满乐趣与温情。大家边包边聊,分享一年的收获与趣事。饺子形状也各有寓意,常见的半月形饺子形如元宝,包制时捏出褶子,寓意着财富广进。有些地方还会在饺子里包上硬币、红枣等,吃到硬币象征新的一年财运亨通,吃到红枣则寓意生活甜蜜。
年夜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饺子,此时饺子不仅是美食,更凝聚着亲情,象征着团圆。热气腾腾的饺子,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祈愿,在唇齿间传递着浓浓的年味与幸福。

图为某一居民在除夕包的饺子。刘建萍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6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为让同学们树立感恩的责任意识,身设处地去想别人之所想,哀别人之所哀,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让孩子们在“知恩、感恩、报恩”的系列活动……
马飞 杨丹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合阳县乡村振兴支教团查看全文 >>
为帮助乡村留守儿童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用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合阳县乡村振兴支教团于7月28日下午举办了一场以“如何正确认识网络用语”为主题的教学活动。支教团成员通过“什……
白嘉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合阳县乡村振兴支教团查看全文 >>
为了引导乡村小学的小朋友们正确使用网络游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支教团成员于7月28日上午为合阳县金裕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一节网络游戏的利弊分析课程。下面是对这次课程的报道。……
贺代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合阳县乡村振兴支教团查看全文 >>
为弘扬农林精神,培养留守儿童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植物辨识能力,提高其自信心与学习动力。2023年7月28日,园艺学院赴合阳县乡村振兴支教团于金峪镇中心小学开展了叶脉书签制作的课程,在教……
刘嘉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合阳县乡村振兴支教团查看全文 >>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其属性由校园事故转化为社会问题。校园欺凌无小事,任意一起欺凌事故背后,都牵连着两个或一群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并积极倡导校园和谐……
魏淑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合阳县乡村振兴支教团查看全文 >>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大学生志愿者在农村教育支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组织了一支前往陕西省合阳县的乡村振兴支教团,为当地学生提供支教活动。为……
王鹏刚 杨丹婷 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合阳县乡村振兴支教团查看全文 >>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作者:张嘉芮李佳磊白嘉鸣/文程文豪/图联系方式:18199677760为促进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合阳县乡村振兴支教团积极投身于教育工作……
张嘉芮 李佳磊 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合阳县乡村振兴支教团查看全文 >>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作者:王艺霖杨丹婷王鹏刚/文刘缘/图为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3年7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
王艺霖 杨丹婷 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合阳县乡村振兴支教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