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淄博菜肴,创新经济发展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孙宁慧

淄博,一座历史底蕴悠久深远,美食文化源远流长的城市。淄博菜肴作为鲁菜的重要分支,具有独特的烹饪技艺,生动体现了淄博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为深入了解淄博菜肴,探寻餐饮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2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实践队实践成员来到淄博各区县的著名菜肴店铺,沉浸式感受传统美食魅力,挖掘淄博饮食文化的深层内涵。

开箱见宝,深挖传统技艺

为深入了解和挖掘独特魅力的传统美食,实践队员怀揣对美食的热忱,走遍淄博的大街小巷,探索菜肴的制作过程。实践队员走入李家菜肴,博山四四席里的“豆腐箱”吸引了实践队员的注意。“豆腐箱”以豆腐为主料,一般选用质地较硬、韧性较好的豆腐,这样在炸制和酿馅过程中不易破碎,以保持方正的外形,用豆腐作皮,馅料丰富多样,常见的有猪肉、海米、木耳、香菇、笋丁等。其中猪肉增添醇厚的肉香,海米增添了鲜味,木耳、香菇和笋丁则丰富了口感与层次。食材准备、炸制豆腐、炒制馅料、酿馅固定、蒸制出锅,咬上一口,外皮酥脆,内馅柔软。

实践队员在传统手艺人的指导下,使用小刀将豆腐块一侧切口,用小勺挖出部分豆腐瓤,留下外层豆腐皮。在这个过程中,实践队员需仔细地掌控小刀切入豆腐的深浅程度,否则就会切穿豆腐。之后,实践队员用馅料将豆腐块填充满,再将开口处切下的豆腐块盖好,“豆腐箱”就初步成型了,再将其放入蒸锅中,蒸15分钟左右,出锅后淋上汤汁。

饼香情长,承载深厚情谊

制作和品尝完“豆腐箱”,实践队员拜访了周村烧饼传统制作手艺人,张师傅讲述了周村烧饼的历史。周村烧饼源于汉代的“胡饼”,明清时期在周村商业繁荣的背景下,经过当地师傅的改良,融入了独特工艺,成为经典的小吃,深受大众喜爱。小饼薄如纸片,芝麻均匀地撒在表面,酥脆的口感充满整个口腔。

实践队员在张师傅的指导下,将醒好的面团分成多个小面团,擀成薄饼,刷上油酥,卷起后再次擀成薄饼,撒上白芝麻,并用手轻轻按压,防止白芝麻在烤制过程中掉落,将面饼贴在烤炉内壁上,烤制3分钟,便可出炉。实践队员将制成的烧饼打包后,赠送给村里的老人。

跨界融合,开拓产业路径

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淄博菜肴积极跨界融合,与农业携同发展,打造特色食材供应链,保障菜品源头品质;淄博各菜肴酒店与富硒农场积极合作,按照时令,提供新鲜绿色的蔬菜。这不仅保证了食材的新鲜度,还缩短供应链,降低成本。同时,淄博菜肴与旅游业联动发展,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美食魅力;与文创产业融合,开发美食文创产品,赋予了美食更多文化价值,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共同繁荣。

淄博烧烤凭借“小串+小饼+小葱”灵魂吃法,吸引了各地游客前往淄博。实践队员来到淄博高铁站,接待假期之际游玩的游客。实践队员深入淄博烧烤店,访谈店主和游客,了解食客的满意度。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深入了解淄博菜肴的独特魅力与悠久历史,淄博菜肴通过融合其他地域的烹饪技术,创新鲁菜新菜品。同时,淄博菜肴与文化旅游业协同联动,构建起淄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实践队员亲身体验传统美食的制作,深入挖掘了淄博的饮食文化。

图为实践队员制作”豆腐箱“。孙宁慧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周村烧饼博物馆。孙宁慧 供图。

图为淄博烧烤。 孙宁慧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5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以数字藏品助力汉剧传承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生们在非遗传承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利用数字藏品的形式,致力于发展汉剧品牌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所重视文化传统……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助力非遗传承,打造汉剧专属IP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子们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工作,通过努力打造汉剧专属IP,促进多元销售,推动汉剧品牌文化的发展。据了解,汉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创新实践,推动非遗汉剧品牌化发展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一群学子成立汉剧创新团队,该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成功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的传承与发展,打造出一系列汉剧专属IP,并通过多元销售模式,有效促进了汉剧……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助力非遗传承,打造汉绣专属IP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一支独秀”创新实践队在非遗传承领域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创新与活力。他们积极参与汉绣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倡导文化自信,助力打造汉绣专属IP,推动多元销售,促进……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支持留守儿童教育,积极促进乡村与高校合作交流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9日电(通讯员杨寒)为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近日踏上了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的旅程,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暖心支教行,筑牢成长路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4日电(通讯员杨寒)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于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展开关爱教育实践……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为留守儿童带来温暖的关爱

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开展一项旨在关爱留守儿童的美育帮扶实践活动。通过一堂精心设计的硬笔教学课,团队成员不仅传授了……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暖心支教行,筑梦成长路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6日电(通讯员杨寒)为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情况,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动,以留守儿……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商学院团委开展“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4月19日,商学院团委在长沙西湖公园开展为期一天的“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活动前…

筑牢反诈防线,守护校园净土

近日,24090441班宣传委员与组织委员携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反诈指南宣讲会,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实用的反诈知识课…

2023级金融班举办“碑前躬行,身后继志”志愿活动

(通讯员王笑贺)4月19日下午,商学院2023级金融学班举办以“碑前躬行,身后继志”为主题的志愿活动。此次活动由青志协小组长…

青春挺膺护国安:24090441班团日活动风采

在国家安全愈发成为时代焦点的当下,24090441团支部紧跟步伐,于近期精心组织了一场以“国家安全,青春挺璎”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通讯员张学鹏)4月19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23级经济班的志愿者,带着…

最新发布

助力家乡发展展青春担当
在社区服务方面,队员小张回到家住的社区后,发现社区内的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使用存在诸多困扰。于是,他联合几位同样返乡的同学,在社区活动中心举办了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班。每周定期开课,课程内容从基础的…
曲阜师范大学学子返家乡实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了解家乡、服务家乡,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的返家乡实践团队成员们,分别回到各自家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奋翼基层绘新景 青鸟衔情暖桑麻——“青鸟计划”实践感悟(九)
才彦归巢筑远梦,青鸟奋翼谱华章。“青鸟计划”就像一把钥匙,为青年学子打开了了解家乡、服务家乡的大门。寒假期间,众多学子积极响应号召,在各自的实践岗位上深入基层,了解家乡发展的实际需求,于挑战中…
明孝陵:岁月沉淀下的南京瑰宝
作为一名在南京求学的大学生,我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中漫步,感受着它的古老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魅力。而明孝陵,无疑是南京历史长河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它静静地伫立在城市的喧嚣之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
瘦西湖,扬州的温婉诗行
在扬州,瘦西湖宛如一座灵动的翡翠宝钗,悄然插在古城的发髻间,散发着温润而迷人的光泽,是岁月馈赠的绮丽梦境,也是游子心中永不褪色的柔情乡愁。踏入瘦西湖,仿若误入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湖水,是那…
传传统文化,厚文明底蕴
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实践团成员充分借助互联网力量,制作了一系列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短视频。在介绍博物馆展品时,实践团成员巧妙地将馆内深入研究的资料与自身实地参观的深刻感悟…
法润社区,青春同行
在法治社会建设的宏伟蓝图中,每一个社区都是不可或缺的拼图。为了让法治之光普照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曲阜师范大学“红弦牵暖意,赤心递温情”实践队队员积极进社区,以饱满的青春活力,为提升社区居民的法治…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云端输送知识 爱心照亮成长——“一起云课堂”实践感悟(四)
为了激发同学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拓宽实践视野,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组织与互动能力,传媒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一起云课堂”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与中小学生相聚“云端”,收获智慧,在探讨中相互启发、相…
传承传统瑰宝,点亮时代华光
中华传统文化,恰似一座底蕴深厚、蕴藏无尽智慧与魅力的巍峨宝库。从古老深邃的哲学思想,到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从多彩绚丽的民俗风情,到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无一不是中华民族的无价珍宝,承载着先辈们的…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感
姓名:郭佳睿班级:交通运输2403班实践地点:西安车务段孟塬车站实践感悟:作为兰州交通大学的一名学生,放假之际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选择前往西安车务段孟塬车站,投身春运志愿服务工作。这段经历,成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