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电气学子归乡:挖掘家乡文化宝藏,共绘乡土风情图景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朱海峰

为深入挖掘与弘扬家乡的珍贵文化,安徽工业大学特别组建了一支名为“文化传承团”的队伍。该团队致力于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家乡的独特文化,充分利用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以讲述生动而真实的家乡故事为己任。2025年2月8日,一群充满激情的实践队员踏上了探寻家乡特色文化的征程。他们怀揣着对家乡深沉的热爱,深入挖掘特色美食、乡村风土人情以及著名景点,用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心感受每一份独特的魅力。

实践队员们首先介绍了合肥园博园中的“中华第一玉龙”雕塑。这座雕塑的灵感来源于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龙,是园博园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彰显了安徽地区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遗产。玉龙,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着权力、尊贵与吉祥的寓意。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龙,因其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造型,享有“中华第一玉龙”的美誉。这座玉龙雕塑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的生动体现。在合肥园博园中,游客得以近距离欣赏这座雕塑,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展示,园博园不仅美化了环境,更在无形中传承与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图为中华第一玉龙雕塑。实践队员朱海峰 摄

接着,实践队员们踏入了杨振宁故居,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民间宅院,始建于明清时期,静静地坐落在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的古南街。1937年,抗战的烽火燃起,少年杨振宁随母亲迁居至此,这座宅院便成了他成长岁月中的一部分。故居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砖木结构的建筑风格,粉墙黛瓦,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无不透露出典型的明清建筑韵味。中厅作为旧居的主体部分,陈列着杨振宁先生的珍贵图片与实物资料,它们如同时间的见证者,记录了他从少年求学的勤奋,到青年获奖的辉煌,再到留学授教、回归故里的奋斗历程。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坚持与梦想的故事,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图为杨振宁故居。实践队员范明杰 摄

随后,实践队员们将目光投向了家乡亳州市蒙城县,那里矗立着一座海拔约54.4米至54.92米的北冢山,它静静地坐落在安徽省蒙城县北部约20公里处。这座山占地约540亩,山势清秀隽丽,形态雄伟,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相传在夏末,商族从黄河北迁至此,其首领成汤曾在此地会盟天下诸侯,使得北冢山与商朝的历史紧密相连,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更为传奇的是,北冢山曾是上古商朝的第一个都城——汤都的所在地。汤王迁都后,在此地建立了诸侯国——(冡)国,这便是蒙城称蒙的由来。北冢故城(今坛城)拥有4000余年的悠久历史,曾经历多次更名,如汉朝时代称为山桑,魏晋南北朝时改称檀城。这些名称的变迁,如同历史的年轮,见证了北冢山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发展与沧桑巨变。

图为蒙城县北冢山。实践队员王艳 摄

文化,作为传承的瑰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美食,则是串联人与家乡情感的独特纽带。实践队员们通过亲手制作家乡无为的特色佳肴——无为板鸭,为这份传统美食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为了探寻板鸭的深厚渊源,队员们不辞辛劳,积极拜访当地的民俗专家与资深长辈,聆听他们讲述板鸭背后的故事。据传,无为板鸭历史悠久,原名“无为熏鸭”,早在清代便已声名鹊起。那时,无为得天独厚的水乡环境孕育了大量优质麻鸭,而勤劳智慧的无为人民则巧妙利用当地丰富的食材与独特的调料,精心钻研出一套精湛的制作工艺。从宰鸭、腌制时精准调配的香料组合,到熏烤环节中杉木屑、茶叶赋予的独特风味,再到卤煮过程中老卤与鸭肉的完美融合,历经数百年的传承,无为板鸭的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先辈们的匠心独运,成为了一道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味觉盛宴。

图为实践队员制作完成的无为板鸭。实践队员钱文婷 摄

然而,实践队员在调研中发现,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无为板鸭的传承正面临严峻挑战。传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模式难以适应市场快速扩张的需求,而年轻一代在现代生活节奏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对传承这一古老技艺的热情逐渐减退。令人欣慰的是,家乡政府与民间组织已积极行动起来,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方面,他们为老字号提供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帮助其通过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使无为板鸭突破地域限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他们深入校园和社区,开展非遗技艺普及活动,激发青少年对家乡美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愿,为无为板鸭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实践队员们将目光投向了家乡陕西岚皋,这里不仅风土人情浓厚,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景观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四周山峦环绕,河流清澈见底,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让人心旷神怡。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无论是徒步登山,还是泛舟河上,都能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如今,岚皋正聚焦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逐步实现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农文旅融合,岚皋深度挖掘农业的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农活体验等功能,做好农文旅融合文章,全面激活文旅项目带动经济发展,形成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生动局面。

图为陕西岚皋夜景。实践队员杨思雨 摄

这次寒假实践之旅,不仅是一次对家乡文化的深度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成长的历练。实践队员们通过亲身体验,对家乡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热爱,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保护与传承家乡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乡土文化,让家乡的故事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成为家乡文化的传播者与创新者,让这份独特的魅力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为家乡的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撰稿:朱海峰

指导老师:何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4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同心抗疫,共建防疫“云”课堂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志愿服务之“‘

三月以来,全国多地疫情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扑现象。为响应国家抗疫号召,确保同学们的身心健康,筑起校园防疫安全墙。3月16日下午4点,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线上宣讲会…… 代江杭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服务】新学期笃行志愿,美校园喜见成效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

为保证校园环境整洁,弘扬志愿精神,让更多的学生知道保护校园环境人人有责,积极加入到校园志愿行中来。2022年3月9日与11日中午12点,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在双…… 谭震东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服务】树尊老之风,弘扬中华之德 ——记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青年

尊老为德,敬老为善倡敬老新风,促进社会文明,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增强社会对于老人的关注,改善养老院老人生活现状是社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他…… 雷同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服务】沁润书香之旅,培养阅读之心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志愿

在物质不断被满足的时代,精神的匮乏成为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少年宫参加“快乐童年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时说“想象力、创造力从哪里来?要从刻苦的学习中来。知识越学越多,知…… 杨勇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服务】魅力女生,活力青春 ——记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花样年华

为体现当代女生的风采与美丽,展示女生的青春年华,营造青春洋溢的校园生活氛围,表现女生的独特魅力,呼吁广大师生关爱女性、呵护女性。3月4日下午2点,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青年志愿…… 彭莘钧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服务】践行奉献,数信学子在行动 —记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2022年“

“奋进新时代,争做新青年。”为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感悟汲取前进动力,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在实践中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精神风貌…… 杨勇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服务】守护“青禾”,守护每一个童年 ——记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

为普及儿童防侵害知识,保障儿童安全,助力儿童健康成长。12月19日上午十点,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来到合川区图书馆,协同馆内志愿者开展“守护青禾”远离性侵害志愿者服务活…… 袁婷 饶佳丽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服务】弘扬志愿精神,守护美丽校园 ——记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志

为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打造安全校园,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寻找失物,展现青年志愿者形象。2021年12月15日与12月17日,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同权益部一起围绕双栀书院…… 李天香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探寻宁都湛田乡新田村“小龙灯” :传承民俗,点亮文化之光

在江西宁都湛田乡新田村,有一项别具特色且传承超600年的元宵“小龙灯”游灯活动,它不仅是当地客家民俗的生动体现,更是珍贵…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情暖冬日,爱洒乡间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情暖冬日,爱洒乡间在岁末年初的温馨时刻,当城市的喧嚣逐渐沉寂,乡村的宁静中却蕴藏着一份别样的温情…

以法为光,照亮生活

在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中,法律传播普及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当下法律普及之路困难重重。从民众淡薄的法律意识,到复杂多元…

点亮社区普法之光,夯实基层法治之力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提高全民法治素养成为重要任务。基层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对…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探秘千年古迹,感悟文化传承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探秘千年古迹,感悟文化传承为了深入实地考察秦始皇陵兵马俑,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最新发布

社区环保行,青春在行动
为增强社区居民环保意识,营造绿色和谐社区环境,我积极参与了社区环保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当天,同学们早早来到社区,分组展开行动。有的同学拿着垃圾袋和钳子,仔细捡拾路边、草坪的垃圾;有的同学向居民发…
弘扬法律,泽润人心
弘扬律法,泽润人心随着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跨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导致法律滞后于社会发展,并且社会认知差距大,导致群众无法正确认识法律,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为了深入探究这一情况,2025年1月17日,曲阜…
移动科普进校园,当代青年传新声
移动科普团:奔赴校园,点燃科学梦想中国青年网亳州2月11日电(通讯员夏炘炀)为积极响应安徽工业大学“返家乡”活动,和团队成员一起1月19日共同来到亳州市风华高级中学一同为高三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大科普,并…
江苏科技大学:中国天眼助力当地旅游业,共育乡村振兴“大产业”
江苏科技大学:中国天眼助力当地旅游业,共育乡村振兴“大产业”2025年1月,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学院“天眼振乡FAST”实践团赴贵州省平塘县天眼接待中心-天眼科普基地-航龙村-克度镇天文小镇,开展以“慧眼提质赋能…
为基层服务贡献青春力量,让炽热梦想绽放时代新芬芳
为基层服务贡献青春力量,让炽热梦想绽放时代新芬芳中国青年网亳州2月11日电(通讯员夏炘炀)为积极响应安徽工业大学“返家乡”活动,2025年1月18日起带着对实习磨练的渴求与想要服务基层的愿望来到了亳州市谯…
探寻高密剪纸魅力,传承中华文脉
曲阜师大密韵寻遗队:探寻高密剪纸魅力,传承中华文脉2025年1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密韵寻遗实践队”的7名队员踏上了探索高密剪纸这一非遗瑰宝的征程。本次实践活动以“聚焦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为主题,…
普法入社区,法治促和谐
在新时代背景下,法律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的有力武器,其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现实中仍存在着部分群众法律知识匮乏、法治观念淡薄的现象,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知法守法,这严重制约着法治…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山东大学生走进社区,共筑和谐社会
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维护社区秩序,保障社区安全,是每个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者的共同责任。社区执勤,作为维护社区秩序的重要手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要携手共进…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山东大学生走到老人身旁,力行关爱老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人口的老龄化加剧,那些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的老人需要社会的关爱、子女的照顾。使他们在物质上有所满足,精神上得以慰藉,享受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自古以来都…
海报点亮法治路
在当今社会,普法宣传极为重要。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关系日益复杂,民众面临多样法律问题,如房产交易陷阱、网络诈骗风险等。不懂法,民众在遭遇侵权时往往束手无策,自身权益难以保障。近日,为提升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