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了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明确要求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然而,审视我国广袤的基层大地,无论是偏远的乡村,还是城镇的社区,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都面临着重重困难,成为制约法治进程的关键短板。这种现状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充分彰显了推动法律扎根基层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此,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法辉耀社“缘”实践队于2025年1月8日-20日在山东、贵州、甘肃等多地开展了以“普法进社践于行,崇法善治助发展——深度剖析基层普法治理的现状和实践途径”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探讨社区居民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了解途径。
法律于现代社会而言,意义非凡且无可替代。但在基层,群众的法治观念普遍较为薄弱,对自身所拥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缺乏清晰的认知。曾有一次,在与一位基层大叔交流时,他满脸困惑地说:“我们都知道有法律这回事,可到底法律都管些啥,我们真不太清楚。”看着他那迷茫的神情,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法律普及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
在此情形下,我们的实践团队毅然开启了法治实践之旅,旨在提升基层群众的法治素养。活动筹备阶段,团队成员便全身心投入,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为了使普法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成员们深入研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情况,为活动的顺利开展筑牢了根基。尽管在准备过程中遭遇了诸多难题,但团队成员始终团结一心,相互支持,携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因为我们深知,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法律的阳光照亮基层的每一个角落,是在履行我们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积极深入到基层群众之中。我们明白,只有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让普法工作取得实效。考虑到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特点和生活习惯,我们采用了差异化的调研方式。对于老年人,我们选择在温暖的午后,来到村里的文化广场,与他们围坐在一起,进行亲切的面对面交流。提及法律,老人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他们觉得只要自己本本分分做人,就不会触犯法律。然而,当问及他们在法律框架下所享有的具体权利时,他们的眼中透露出明显的迷茫。对于年轻人,我们则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问卷调查方式,来了解他们的法律认知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年轻人只是对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法律有一些零散的了解,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体系。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在基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案例,为群众解读法律条文;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发放法律宣传资料,让法律知识触手可及;还设置了法律咨询台,为群众提供一对一的解惑答疑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或许我们所做的这些,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事业来说,只是微不足道的星星之火,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这星星之火终能形成燎原之势,法治中国的美好愿景必将在我们这一代青年的努力下成为现实。
中国的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从古老的律法雏形,逐步演变为如今完备的现代法律体系,展现出独特而厚重的历史脉络。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引领下,我们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只有持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的法律素养,才能实现法治社会的建设目标。因此,法律必须深入基层,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法律的力量和温暖。新时代的青年应当携手共进,积极探索法治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推动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4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