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普法引领法治未来,点亮和谐社区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法辉耀社“缘”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增强全民法治意识。”这一战略目标深刻体现了“十四五”规划中对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视。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石,而普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2025年1月8日-20日期间,在参与“普法进社区”的实践过程中,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法辉耀社‘缘’实践队”积极参与宣传,在此过程中,我愈发感受到普法的复杂性与必要性,也更加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法律的沟通桥梁:从无知到认知

实践的第一天,我们来到社区进行调研与宣传。许多居民反映,生活中的法律问题频发却无从解决。例如,一位老奶奶提到,最近有人冒充银行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要求她转账。她说:“我觉得这些电话很可疑,但又怕是真的。”听到这些话,我既愤怒,也感到普法工作的紧迫性。为了帮助她识别骗局,我耐心地讲解了常见诈骗手段,教她如何保护个人信息、辨别诈骗电话。她握着宣传单,不断点头,最后感慨道:“这些知识真重要啊。”

这些简单的对话让我明白,法律知识对于普通人来说,并非高不可攀的学术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指南。

法治的信任建设:从观念到行动

实践中,我还注意到,许多人对法律的态度并非敌意,而是缺乏信任感。一些居民提到:“法律听起来是保护我们的,但现实中总觉得它离我们太远。”这种“距离感”让我意识到,普法不仅仅是知识传播,更是信任建设的过程。

一次抢答活动中,一位居民回答了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问题后,向我们提问:“如果商家不配合,光靠法律就能解决吗?”他的疑问让我意识到,许多人并非不知道法律,而是对法律的执行力存疑。在这次交流中,专业顾问详细讲解了法律援助机制,以及如何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他听完后点了点头,说:“这样听起来,法律也不算太麻烦,还是挺有用的。”从他的变化中,我感受到,普法工作不仅是向人们传递规则,更是帮助他们树立法治信仰。

普法的深层意义:从规则到文化

普法的真正价值不仅是传播法律知识,更是将法律转化为一种社会文化。在走访调研中,我遇到一位年轻母亲。她提到,自己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但她不知道如何处理,也不敢与学校交涉,担心会影响孩子的学业。我向她介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并建议她与学校沟通,同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孩子的权益。她听后表示会认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这次交流让我明白,法律不仅是保护孩子的盾牌,更是塑造家庭信任与社会和谐的基石。

反思与成长:普法的挑战与前景

普法工作让我逐渐认识到,法律的传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细致的过程。在实践中,我意识到居民对法律知识的需求远比我想象中复杂多样。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传递法律信息,如何让普法内容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这些都是我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普法工作不仅仅是法律工作者的责任,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未来,我希望能通过更多创新方式扩大普法的影响力。例如,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线上法律讲座,通过短视频传播法律案例解析等。这些方法不仅可以覆盖更多人群,也能让法律知识更加贴近生活。此外,我还希望更多法律专业人士能够加入普法队伍,为社会提供更权威、更专业的法律服务。

结语:让法治之光照亮每个角落

普法实践是一场与时间和思想的对话,它让我感受到法律的力量,也让我看到了法治建设的未来。法律的意义不在于约束,而在于保障每个人的权利与尊严。这次实践不仅让我学到了如何用法律知识帮助他人,更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普法传播者,我有责任将法律的光芒传递到每个人身边。未来,我将继续努力,让法治精神根植人心,为社会的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4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我的教育之梦(陈宇晴)

(通讯员:陈宇晴)选择了师范专业,未来就有可能走上教育之路。有的人选择当老师,可能是因为这份工作舒服。有的人选择当老师,是为了那一份平凡的教育之梦。我生长在一个小县城,那里…… 陈宇晴 岭南师范学院“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我对网络安全的理解

(通讯员:付惠)网络安全是指信息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其特征具…… 付惠 岭南师范学院“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致难忘的七月——“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在骄阳似火的七月里,我们“乡”约盛夏,一路相伴,一路成长。去支教、去调研、去走访;在乡间、在田野、在课堂;看到了美丽的风景,遇见了可爱的孩子们,留下了温…… “红土情缘社会实 岭南师范学院“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繁星聚海齐奋进,下乡实践满收获——“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

(通讯员:刘心怡)夏日炎炎的7月,岭南师范学院“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于7月5日到达高州市曹江镇以及长坡镇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为期14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三下乡”社…… 刘心怡 岭南师范学院“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初为人师,下乡有感(张伟森)

(通讯员:张伟森)7月18日,今天是“红土情缘”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下乡支教的第十五天。日子总是这样悄悄的流逝,眨眼间已经是三下乡的最后一天了。最后一天课表上没有我的课堂安排,难得…… 张伟森 岭南师范学院“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青春在实践中闪光(陈爱月)

(通讯员:陈爱月)今年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已经结束,回顾这段难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这段日子留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成长。对比以前,我们似乎变得更加成熟、勇敢、自信。生活对我…… 陈爱月 岭南师范学院“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红色经典永流传(招瑞珊)7.19

红色经典永流传(通讯员:招瑞珊)2022年7月18日星期一,今天是我们最后一天了。2022年7月5日我们岭南师范学院“红土情缘”社会实践团队正式开启了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社会实践的地点选在广东…… 招瑞珊 岭南师范学院“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令人难忘的三下乡(冯淑妍)

(通讯员:冯淑妍)手指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写下我点点滴滴记忆。今年的夏天酷热如旧,今年的雷雨急骤如夕。然而今年的夏天我们却肩负着不同的使命,拥有不同的感动。我们在学院领导的关…… 冯淑妍 岭南师范学院“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普法的温度与深度

“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全民法治意识。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法治进程中的重要一环。2025年1月…

探寻古韵,传承匠心:福建江夏学院“兴化烽火”队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圆满收官。此次活动由[主办方名称]组织,吸引了众多高校学生和…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探寻颍上非遗,领略园林建筑瑰宝

为贯彻和落实党的二十大“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重要指标,发掘和传承家乡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1月14日,安徽工…

寻访红色印记,赓续百年伟业:郑州大学学生志愿者走进河南四大革命纪念馆

郑州大学的11名大学生志愿者,在指导老师龚德明指导下,队长杨子豪的带领下,以“寻访红色印记,赓续百年伟业”为主题,开展…

普法引领法治未来,点亮和谐社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增强全民法治意识。”这一战略目标深刻体现了“十四五”规划中对基层法治…

最新发布

普法的温度与深度
“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全民法治意识。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法治进程中的重要一环。2025年1月8日-20日期间,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法辉耀社‘缘’实践队”积极参与“普法进社区…
探寻古韵,传承匠心:福建江夏学院“兴化烽火”队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社会实践活动圆满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圆满收官。此次活动由[主办方名称]组织,吸引了众多高校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旨在深入挖掘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的深厚底蕴,推动文化传承…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探寻颍上非遗,领略园林建筑瑰宝
为贯彻和落实党的二十大“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重要指标,发掘和传承家乡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1月14日,安徽工业大学传承华韵实践队返回家乡阜阳市颍上县开展了以学习非遗、传承非遗为主题的社…
寻访红色印记,赓续百年伟业:郑州大学学生志愿者走进河南四大革命纪念馆
郑州大学的11名大学生志愿者,在指导老师龚德明指导下,队长杨子豪的带领下,以“寻访红色印记,赓续百年伟业”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参观河南省内的重要红色教育基地…
方言润乡土,非遗耀华夏
1月15日上午,实践团成员们满怀期待地走进了日照方志馆。在这里,他们仿佛踏入了一个方言文化的宝藏库,开启了一场与日照方言的深度对话。通过馆内丰富的展示和工作人员的详细讲解,成员们深入学习了日照方言…
方言凝岁月,非遗铸文明
在广袤无垠的华夏大地上,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活化石”,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文化的宏伟版图中,熠熠生辉。它绝非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表达形式,更是…
普法铺就大道,善治共创辉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中涉及法律的问题越来越多,例如邻里纠纷、财产继承、消费维权以及诈骗等。然而,由于大部分居民缺…
传承乡音,守护文化
1月13日,在完成多方调研后,针对泰安方言逐渐式微的问题,实践团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首先,建议将泰安方言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借鉴福州、厦门等地的成功经验,通过政府主导的方式,制定专门的保护…
传承乡音之美,守护文化之根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方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普通话的广泛推广、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互联网的深度普及,使得方言的使用场景日益减少,许多方言甚至濒临消亡。然而,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基石,是历史的见证…
科技领航·文化铸魂——科文融“徽”青年行社会实践团“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同时要坚持文化自信。安徽作为文化大省,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桐城六尺巷的“和为贵”传承千年,体现中华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同时,安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