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铜艺新境,铸时代华章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刘文茹

探铜艺新境,铸时代华章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交织的时代洪流中,青年学子肩负着守护传统、开拓新局的双重使命。2025年2月9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实践队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参与到“熔古铸今——朱炳仁铜艺大展”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去。通过观展、访谈、实践三大环节,队员们以铜为媒,触摸传统工艺的温度,探寻科技赋能的可能,为铜文化的当代焕新注入青春力量.

入馆探艺术:铜雕里的千年回响

踏入展厅的那一刻,队员们便被朱炳仁先生的铜雕艺术震撼——巍峨的《雷峰塔》铜雕复刻、灵动的《千浪卷雪》壁画、抽象的《稻可道》装置……传统与现代在此交融,青铜的厚重与光影的轻盈碰撞出独特的视觉语言。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队员们了解到,朱炳仁不仅继承了家族百年“朱府铜艺”的锻刻技艺,更开创了“熔铜艺术”,通过无模可控的熔铸工艺,让铜在自由流淌中形成自然肌理。“这种‘道法自然’的创作理念,既是对传统的突破,也是对东方哲学的诗意诠释。”讲解员如是说。

展区一角的《青田铜印》系列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这些铜印以传统篆刻为基,却融入了现代抽象线条,印文内容从古籍箴言延伸至生态保护、科技伦理等当代议题。一名实践队员感叹:“铜印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时代的注脚。它们让我看到,传统文化完全可以与当下对话。”

图为朱炳仁大师作品《清音和曲》铜雕。刘文茹供图。

对话艺术家:守艺人的变与不变

为深入理解展览背后的创作逻辑,实践队特邀朱炳仁团队核心成员李策展人进行专访。当被问及“如何在传统工艺中寻求创新”时,李策展人指向展厅中央的《熔铜水墨》装置:“传统铜雕讲究规整,而朱老师大胆打破模具限制,让铜液自由凝结,再以国画技法勾勒细节。这种‘破而后立’正是创新的关键。

队员们还采访了现场观众。一位带着孩子参观的父亲表示:“孩子刚才在互动区用AR技术‘修复’了一件虚拟铜器,这种沉浸式体验让他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对此,一名实践队员在笔记中写道:“创新不是颠覆传统,而是为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科技让铜艺从博物馆走进日常生活,这才是真正的传承。”

图为实践队员观摩作品。刘文茹供图。

创新实践体验:铜火淬炼青春创意

受展览启发,实践队策划了“铜艺工坊”系列活动。在“古法錾刻体验区”,队员们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基础的浮雕技艺。铜片在手中反复捶打,从平整到凹凸,从粗糙到细腻,每一次落锤都是与匠人精神的对话。“手腕要稳,力度要匀”,讲解员的叮嘱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慢工出细活,这不仅是技术,更是心性的修炼。”

而在“数字铜艺实验室”,实践队将AI技术与传统纹样结合,开发了“纹饰生成器”。参与者输入关键词后,算法自动生成融合饕餮纹、云雷纹的现代图案,并投射到铜板进行激光雕刻。讲解员演示时介绍:“我们保留了传统纹样的骨架,但通过参数调整,让纹饰能适配手机壳、建筑立面等不同载体。”

图为实践队员尝试的铜版拓印工具。刘文茹供图。

感悟与展望:让铜光映照未来

在数字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早已超越简单的技艺存续,而成为一场关乎文明根脉与时代精神的深刻对话。本次实践活动中,队员们亲历了铜艺从千年锻刻到AI生成的跨越,触摸到守艺人在变与不变间的智慧抉择。这不仅是与历史的对话,更是对当下现实的回应——当科技加速解构传统边界,唯有以创新为舟、以文化自信为锚,方能驶向更广阔的文明海域。正如朱炳仁以熔铜艺术重构东方美学,队员们通过AI纹饰生成、虚拟展馆等探索,证明了传统文化绝非博物馆中的静态标本,而是能够与当代生活共振的活态基因。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当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变革,让青铜器上的饕餮纹与芯片上的电路图共舞,让匠人的锤凿声与数据流的嗡鸣合奏。唯有如此,五千年文明长河方能奔涌向前,在时代的河床上激荡出属于这个民族、这个世界的璀璨浪花(通讯员 刘文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1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余音不减,余味悠长

7月11日,湖州师范学院“琴曲绕梁,书戏悠长”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入尾声。团队在西校区活动室集合,进行最后阶段的资料汇总与任务分工。一周左右的时间里,…… 朱逸帆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湖师学子琴书非遗项目文化调研进行时

7月11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琴曲绕梁,书戏悠长”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迎着阳光,踏上了暑期社会实践第六天的征程。团队在市博物馆和市图书馆进行了对琴书历史…… 王倩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琴书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尾声

7月11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琴曲绕梁,书戏悠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始了第六天的行程,其实差不多已经接近活动的尾声了,外出的活动基本上已经结束,这一天,…… 周枫媛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的非遗传承

2019年7月11日,“琴曲绕梁,书戏悠长”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西校区展开了最后一天的活动。全体成员来到活动室集合。负责人分发的任务是撰写20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和…… 张代珍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湖师非遗调研新阶段

7月11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琴曲绕梁,书戏悠长”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经过昨日博物馆和图书馆一行,同学们不但收获到了一些有价值的资料,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夏王兰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琴曲绕梁,书戏悠长”调研报告进行时

7月11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琴曲绕梁,书戏悠长”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湖州师范学院西校区活动室进行琴书书面资料整理。实践团今日所有工作的开展都基于近日…… 朱婉宁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湖师学子探访两馆

7月10号,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琴曲绕梁,书戏悠长”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工作的第五天。冒着风雨,实践团今天外出来到湖州市博物馆和湖州市图书馆进行调研。很多…… 周欣月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琴曲绕梁,书戏悠长——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开展琴书非遗调研暑期实践活动

2019年7月6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非遗传承调研小分队走上街头,走进文化馆,走进琴书,开始对“湖州琴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探寻。文学院这支非遗团队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杨赟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递法治火种,共筑基层防线

传递法治火种,共筑基层防线在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中,基层法治建设至关重要,它是法治大厦的基石。基层地区的群众对法律知识的…

社区多元服务,点亮温情灯火

在下洼镇永丰村(以下简称永村),“云帆济沧海”社会实践成员见证了一场以爱为名的多元服务热潮持续涌动,宛如点点灯火,驱…

多元服务润社区,温暖情怀沁人心

在沾化社区,一场以“多元服务润社区,温暖情怀沁人心”为主题的社区服务创新实践正蓬勃展开,一系列贴心、多元的服务举措如…

“棋”思妙想 “艺”决高下

“棋”思妙想“艺”决高下为更好的丰富社区内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韵新风…

巧手剪窗花 共迎幸福年

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居民了解和感受剪纸艺术的优秀内涵和无穷魅力,曲阜…

最新发布

安徽工业大学宣讲团在哈多河镇中学点燃人工智能科普之火
下是一篇关于2月3日安徽工业大学宣讲团在哈多河镇中学科普人工智能的新闻稿:《安徽工业大学宣讲团在哈多河镇中学点燃人工智能科普之火》2月3日,安徽工业大学宣讲团一行带着丰富的知识和热情,走进了哈多河…
服务社区,践行担当
为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深入基层服务社会,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雅韵启善,仁风拂社”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寒假期间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走进社区,通过参与社区卫生室清洁、超市商品整理…
非遗之美,数字再现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实践队员访问了日照市的多个文化场所,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和图书馆,以深入了解日照黑陶。提及黑陶,人们通常会想到那种高脚、镂空、蛋壳般薄且坚硬的陶杯。日照黑陶,作为龙山文化的代表…
安工大学子返家乡:社区欢乐迎新春,志愿服务暖人心
安工大学子返家乡:社区欢乐迎新春,志愿服务暖人心蛇年新春将至,为增添节日氛围,促进邻里和谐。1月22日,湖南省永州市沱江镇为人社区组织了一场志愿者服务活动,吸引众多居民热情参与,让社区洋溢着浓浓的…
“文化之根,传承固本”实践团队:经典美食——下塘烧饼
为积极响应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在陈洁、汪辉老师的指导下,机械工程学院“文化之根,传承固本”实践团队团队成员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家乡的特色文化宣传。经典美食——下…
江苏科技大学党史学习实践团:青春心向党,实践观历程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2025年2月9日,江苏科技大学“党史启新队”开展的以“学习党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圆满成功。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江苏科技大学“党史启新队”于寒…
实践恰逢其时,数字化共前行
在完成调研工作之后,实践队员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仔细的整理和深入的分析。根据这些数据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现象:尽管社会大众普遍持有这样一种观点,即数字化技术…
安工大电气学子返家乡社会实践:传承红色基因,铭记革命精神
安工大电气学子返家乡社会实践:传承红色基因,铭记革命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为传承革命精神,缅怀革命烈士为国家和人民做出…
安徽工业大学“电”亮红色文化传承团嘉兴南湖之行:探寻红色印记,汲取奋进力量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电”亮红色文化传承团以一场充实而深刻的实践活动,开启了对党的光辉历程与伟大思想的深入探寻,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收获满满,感悟深刻。1月24日,实践队员将学…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漫步褒禅之境,品味文化瑰宝
为弘扬家乡文化,彰显家乡文化景区的独特魅力,2月8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的“安徽工业大学文化五人众”团队,怀着满腔热忱,奔赴马鞍山市含山县的褒禅山,开启了一场探寻褒禅山深厚文化底蕴的实践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