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律以明心,守法规而正行
法律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石和公民行为的准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法律文化则是法治社会的精神支柱,它不仅包含法律条文的制定与执行,更涵盖了全民对法律的认知、信仰与践行。在当今时代,宣传和弘扬法律文化,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大多法律知识匮乏。为了改善此类情况,让群众可以利用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建设和谐社会,2025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法辉耀社“缘”实践队在各省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张贴海报,面对面讲解法律常识,进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问卷调查来宣扬法律知识,构建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社会。
实践团成员饱含着一颗热忱的心,回到了各自家乡开展实践活动,部分实践团成员进行了走访调查,访问了不同年龄的人群对于法律的认识以及生活中碰到的需要法律知识来解决的实际问题。在与青年人群交谈时,大多表示对法律知识一知半解,并且知识来源大多为课堂教育或网络宣传,例如“短视频科普”等途径更能使青年人群接受。而中老年人群大多社会经验丰富,法律知识大多来源于实际生活,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也远远多于青少年。例如在实践团成员走访调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位正在教育孩子的母亲,通过询问得知,13岁孩子利用压岁钱购买了3500元的笔记本电脑而引发了激烈的争吵,而实践团成员也为母亲科普了因孩子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购买电脑的行为超出其民事活动范围,未得到家长同意,家长可起诉经销商要求确认买卖合同无效并退款。这次走访经历让实践团成员深刻意识到了普及法律知识的必要性。
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等途径,实践团成员总结了关于群众法律意识欠缺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点法律教育不完善方面:社会普法宣传不足,学校教育体系不完善;第二点社会环境方面:受到了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社会法治氛围不浓;第三点法律自身特点方面:条文专业性强,体系复杂;第四点个人因素方面:受到了文化水平的限制以及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在后来的面对面讲解途中,针对此类现象,实践团成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案例,对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婚姻家庭、合同履行、侵权责任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随后的互动答疑环节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群众纷纷踊跃发言,就日常生活里有关电动车使用、高空抛物等方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的诸多困惑,与实践团成员进行了热烈的现场交流。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实践团的成员充分了解了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情况以及确认了法律知识的宣传方式与方法,为进一步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帮助。
法律文化的宣传、弘扬和传承,最终目的是构建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社会。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手段。群众是建成法治社会的基础,想要全民都尊重法律、信仰法律、遵守法律,首先应增强法律宣传的创新性和针对性,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共同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作为大学生更应该提升法律素养,积极参与法律宣传,践行法治精神,倡导公平正义,为法律的弘扬贡献力量,还能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1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