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19日电(通讯员 邰鑫坤)乡村,犹如广袤大地上的璀璨明珠,不仅是人们心灵的栖息之所,更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基所在。曲阜师范大学乡域筑梦实践团怀揣着对乡村的无限热忱,肩负着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踏上了青岛市胶州市巩家庄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开启了新一轮探索乡村治理与发展的征程。
实践伊始,团队成员在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重新梳理和深化对乡村治理理论的认知。通过研读最新的学术文献、政策文件以及成功案例,成员们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乡村治理的内涵、模式和发展趋势,构建起更为全面且前沿的理论框架。为了获取第一手真实资料,实践团在前期线上问卷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问卷内容,精准聚焦巩家庄村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文化建设等乡村治理关键环节的新情况、新问题,广泛收集不同年龄段、职业背景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为后续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鉴于巩家庄村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变化,实践团重新审视村庄的地理优势、人文特色以及产业基础,结合前期调研数据,制定了一份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实践计划。计划详细规划了实践的各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重点任务、实施步骤和预期目标,确保实践活动能够精准对接巩家庄村的实际需求,高效有序推进。
一抵达巩家庄村,实践团便迅速投入工作。这一次,团队采用了更为深入细致的调研方式。成员们与村干部进行多轮深度访谈,不仅了解村庄当前的发展状况,还深入探讨了过去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在交流中,村干部们分享了在推动村庄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以及在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方面所面临的困难。
随后,实践团成员分组深入村民家中,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听心声。在田间地头,成员们一边帮助村民劳作,一边了解他们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调研,巩家庄村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新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在产业发展方面,虽然巩家庄村拥有一定的农业基础,但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农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农业技术指导和市场营销人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难以提升,销售渠道也较为狭窄,严重制约了村民的增收致富。
在生态环境方面,随着村庄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处理和污水排放问题日益凸显。村庄内缺乏完善的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部分村民环保意识淡薄,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较为普遍。此外,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对村庄的水体和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影响了村庄的生态环境和村民的生活质量。
针对这些新问题,实践团联合村干部、村民代表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共同举办了多场专题研讨会。在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专家们建议巩家庄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如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发展生态养殖等。同时,加强与农业企业的合作,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了解决销售难题,实践团成员提出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电商直播带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此外,还可以发展乡村旅游,将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打造集采摘、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增加村民收入。
在生态环境治理研讨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通过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建设垃圾收集站和污水处理设施,对垃圾和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此外,还可以组织村民开展义务植树、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共同营造整洁优美的村庄环境。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域筑梦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运用所学知识为巩家庄村的发展出谋划策。团队成员们不畏艰辛,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乡村振兴的使命。
展望未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域筑梦实践团坚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巩家庄村一定能够破解发展难题,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巩家庄村将以崭新的姿态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让更多的乡村看到发展的希望,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贡献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0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