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弘扬家乡非遗文化,增强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2月8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社会实践队在宿州市灵璧县奇石文化馆开展了奇石文化传承,非遗焕发活力的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参观家乡奇石文化、组织奇石合影等方式,增强了对家乡非遗的文化自信。
灵璧县,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始建于宋元祐元年(1086年),是千年古县,因“山川灵秀,有石如璧”,故名“灵璧”。灵璧还是奇石之乡、钟馗故里、垓下之战的古战场,素有“奇石虞姬钟馗画,一奇一美一神,灵璧三宝甲天下”之美誉。“南观迎客松, 北赏灵璧石”,灵璧县盛产的灵璧石更被乾隆御封为“天下第一石”。几千年来,灵璧石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延续至今,成为安徽省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
图为灵璧奇石文化馆馆内奇石 供图:赵聪
当天下午,实践队员们抵达灵璧奇石文化馆开始参观学习,内容涵盖了解奇石文化、与喜爱的奇石合影等,用第一人称视角认识奇石、了解奇石和感受奇石,开启了一段丰富而深刻的文化之旅。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奇石的展示。这些奇石或粗犷峥嵘,或柔美细腻,每一块石头都蕴含着自然的力量与岁月的痕迹。观展过程中,队员们不仅可以欣赏奇石的靓丽外观,更通过旁边的解说员详细了解到它们的形成过程。这些石头经由数百万年的地壳运动和风化侵蚀而形成,仿佛向世人们诉说着亿万年间的风云变幻,令人震撼。馆内展出的一系列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的奇石,让队员们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认识,这种敬畏之感,激发了队员们对科学和艺术的思考。
图为灵璧奇石文化馆奇石 供图:李志强
馆内的每一块藏石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它们有的代表着灵璧人民的传统和文化,有的则与历史名人相关联。实践队员了解到,灵璧奇石不仅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更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这让我们认识到,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何等的重要,奇石不仅是自然的产物,更是人类智慧与文化的结晶。
图为奇石文化馆金奖奇石“天人合一” 供图:马锐翔
随着与讲解员的进一步交流,队员们对奇石与人文的结合进行了深入探讨。奇石所展现的自然之美,教会实践队员们以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和理解生活中的点滴,开始反思什么是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这份美。每一块奇石都是一段历史的承载,教会实践队员们珍惜当下、尊重自然、热爱生活。灵璧的非遗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滋养着年轻一代。
此次奇石文化传承,非遗焕发活力实践活动,不仅扩充了安徽工业社会实践队员们对家乡奇石的知识储备和文化涵养,感受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更提升了新时代青年学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励青年一代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献力,让非遗焕发出全新活力。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 供图:赵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9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