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社区普法,践行法治精神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法治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保障作用。这为我们在社区开展普法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动力。2025年1月8日至16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法辉耀社“缘”实践队在山东、贵州、河北等地开展了以“普法进社践于行,崇法善治助发展——深度剖析基层普法治理的现状和实现路径”为主题的一场意义非凡的社区普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社区普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对于提高居民法治素养、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通过与社区居民的近距离接触和交流,我发现很多居民对法律知识的了解还比较有限,一些常见的法律问题,如邻里纠纷、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往往因为缺乏法律意识而处理不当。这让我更加坚定了普及法律知识的决心。在宣传《民法典》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案例分析、法律咨询等方式,向居民详细讲解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款。居民们从最初的好奇到后来的积极参与,他们认真聆听、提问互动,让我看到了大家对法律知识的渴望和对依法维权的需求。
在实践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比如,部分居民对普法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认为法律与自己无关;还有一些居民文化水平较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存在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不断调整工作方法,创新宣传形式。除了传统的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外,我们还组织了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居民参与。同时,我们还利用社区的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让居民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法律。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耐心和坚持,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在社区普法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我们不仅要向居民普及法律知识,更要引导他们树立法治意识,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
社区普法社会实践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十四五”规划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基层的实践意义。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积极参与普法工作,努力为提高全民法治素养、建设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传播法治精神,就一定能汇聚起强大的法治力量,推动我国法治建设不断向前迈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9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