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礼让精神的时空回响
在桐城青砖黛瓦的巷陌深处,一堵六尺宽的粉墙静静矗立了三百余年。这个寒假,我们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这条闻名遐迩的古巷,探寻“让他三尺又何妨”背后的文化密码。
实地探访中,地方志专家展示的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家书手稿复本令人震撼。泛黄信笺上“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墨迹,将清康熙年间张吴两家的礼让故事具象化。我们注意到,巷道两侧的“礼让”石刻与游客服务中心的智能导览系统形成奇妙对话,传统美德正借助数字技术焕发新生。
调研发现,当地构建了立体化的文化传承体系:中小学开设“六尺巷故事”校本课程,文旅部门开发沉浸式情景剧,社区定期举办“现代六尺巷”调解会。在龙眠街道,我们目睹社区工作者运用“六尺巷工作法”成功化解停车位纠纷,传统智慧在基层治理中绽放异彩。
值得深思的是,在商业化浪潮中,六尺巷周边涌现的仿古商铺与网红打卡点,某种程度上消解着场所的精神内涵。我们在问卷调查中发现,28%的年轻游客仅将此地视为拍照背景。这种文化符号的空心化警示我们:道德遗产的传承不能止步于景观再造,更需要价值重构。
夕阳将六尺巷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先人留下的精神坐标。当我们用手掌丈量斑驳的墙砖,触摸到的不仅是历史的温度,更是文明传承的当代责任。这份实践报告记录的不只是文化记忆的存续方式,更在追问:在物质丰裕的时代,如何让谦和礼让的人文基因真正融入现代生活血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5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了学习建党八十周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让大学生党员走进群众,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所需,解决他们的困难,文理学院第一党支部于2016年12月18日下午六点半在2203教……
查看全文 >>
由扬州大学文学院许建中教授主讲的“更加全面地认识汤显祖”专题讲座于2016年12月16日下午5:00在第六阶梯教室顺利开展,文理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全体……
查看全文 >>
由扬州大学文学院许建中教授主讲的“更加全面地认识汤显祖”专题讲座于2016年12月16日下午5:00在第六阶梯教室顺利开展,文理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全体……
查看全文 >>
2016年12月17日下午1点整,文理学院团总支志愿者来到埠子镇,给课外辅导中心的孩子们进行辅导。志愿者进入教室时,孩子们用他们真诚的微笑来欢迎志愿者的到来。在一系列分工之后,志愿者分……
查看全文 >>
阳光尚好的早晨,空气中也透着丝丝凉意,2016年12月18日上午8点半,文理学院团总支的志愿者们来到了宿迁市当地的敬老院,并慰问了敬老院的老一辈的社会建设者。到达敬老院时,恰巧老人们在……
查看全文 >>
2016年12月16日下午4点半,扬州大学文学院王定勇教授在4212教室开展关于“非遗”视域下的中国口传文学专题讲座。文理学院吉益民教授主持本次讲座,14级和16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同学聆……
查看全文 >>
2016年12月15日下午四点半,文理学院16级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的学生在一号教学楼的第五阶梯教室聆听了“学与行及秘书成长”讲座,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
查看全文 >>
为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磨练意志、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在文理学院学生会体育部的组织下,从2016年11月19日开始,文理学院学子们积极参与冬季越野跑的训练活动。2016年12月10日下午2点,参加训……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