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寻秘:周口博物馆的文化奇旅与智慧传承
2025 年是乙巳蛇年,在这充满传统韵味与文化气息的年份里,为传承蛇年文化,感受民俗魅力,探寻历史脉络,增进文化自信,1 月 19 日,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梦朝阳志愿服务团队奔赴周口博物馆,开启一场聚焦“蛇”文化奥秘的文化探索之旅,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源泉。
跟随志愿者的脚步,我们走到博物馆的大门,灰白的墙体,古朴典雅,中式建筑风格尽显庄重与威严。门前悬挂的一排排红灯笼,为这座建筑增添一抹喜庆的色彩,似在欢迎来客,又似喜迎蛇年。台阶层层递进,彷佛是通往历史深处的阶梯。引领人们去探寻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与记忆。
展馆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人文肇始”展馆,展馆主要承展”三皇“,观伏羲看女娲,感神农氏尝百草,以及豫东地区古文化在这里逐一亮相风采。值得一提的是,在诸多文物与传说交织的文化脉络中,蛇的形象若隐若现,从伏羲女娲传说中那人身蛇尾的造型,可一窥蛇在远古文明起源阶段所蕴含的神秘意义。
从序厅右侧通道进入,便来到了博物馆第二部分——“大道幽微”,这里主要陈展老子的事迹,包括《道德经》版本以及老子故里鹿邑、太清宫出土的各个时期的文物。2025年是蛇年,蛇的智慧灵性特质与老子所代表的智慧形象可以产生一种隐喻性的关联。老子的智慧与蛇在自然界中展现出的敏锐感知和独特生存的智慧一样,都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样蛇文化中蛇蜕皮重生,也与道家追求的超越和新生观念相联系。
参观完古代文明,接着便来到了博物馆的第三部分,“三代华章”展馆,该展馆主要陈列两周时期秦国、张国和楚都城期间的文物及史事。旨在深入探索人类文明的深层内涵与哲理思考。通过精选的文物、艺术品、多媒体展示以及互动体验方式,带领观众走进一个充满智慧与启迪的殿堂,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离开了两周时期的夺目与璀璨,接下来进入了博物馆的第四部分“莽原鸿爪”。展馆主要陈展秦汉以来至元代周口历史的发展轨迹。通过丰富的文物和历史资料,生动展示历史时期周口地区的文明创造和社会变迁。与伏羲女娲有关的传说在周口地区世代传颂,人首蛇身的形象象征着人类的繁衍,而周口人民也如这寓意一般,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最后,到达展馆的第五部分“逐波兴埠”。该展馆生动展示了明清时期周口作为中原港城的独特魅力和商业繁荣景象。古时,豫州人常用卧龙,蛇,虎等猛兽形象镇妖辟邪。如今,在蛇年春节期间,周口人民都会举行舞蛇表演,寓意着生命延续,与家族兴旺的期盼。
此次周口博物馆之行,犹如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探秘。蛇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周口博物馆的各个展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与文化展示中都有着独特的体现。无论是远古传说、古代哲学,还是历史文物与民间习俗,蛇的形象与寓意如同一根无形的纽带,串联起周口地区乃至整个华夏文明的文化脉络,持续散发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更多人前来探索、感悟与传承。成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校园内外积极传播蛇年文化及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让更多人了解并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为推动文化的传承和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4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