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阜师范大学:寻春俗底蕴,感乡村振兴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岳晓语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曲阜师范大学“心心向农,意蕴融融”实践队的实践队员,在春节期间于家乡开展新春文化探寻与乡野助农实践活动。实践队员深入家乡的大街小巷、村落田野,挖掘新春文化的独特魅力,积极投身于家乡的新春文化探寻,感受乡村农业发展,不仅丰富了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也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探寻新春文化:追溯传统根脉,传承民俗记忆

春节期间,家乡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热闹非凡的节日氛围中。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鲜艳的春联和大红灯笼随处可见,处处洋溢着新春的喜悦。实践队员穿梭其中,用镜头记录下这一个个充满温情与欢乐的瞬间,探寻着新春文化的深厚底蕴。

家乡的传统习俗多种多样。例如,赶大集。实践队员来到了春节集市上。春节期间格外热闹,人头攒动,各类摊位有序排列,商品琳琅满目。食品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糖果、糕点,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吸引着众多顾客驻足挑选。手工艺品摊位中精彩纷呈,充满着艺术感染力。实践队员从摊贩口中了解到,赶大集这一习俗历史悠久,在过去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人们会在春节前夕的集市上采购各类生活必需品和节日装饰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春节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图为实践队员拍摄的赶集画面,岳晓语供图)

实践队员来到了欢庆新春的家庭中。阖家团圆的年夜饭也是春节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丰盛的菜肴。每一道菜都蕴含着特殊的寓意,如象征“年年有余”的鱼,寓意生活富足;形似元宝的饺子,寄托着“招财进宝”的愿望。

除了这些,家乡还有春节期间祭祀祖先的传统。在特定的日子,家族中的长辈带领着晚辈,怀着崇敬的心情,表达对祖先的缅怀与感恩之情。这一仪式不仅是对家族传承的重视,更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传统美德的延续,强化了家族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投身乡野助农:参与春耕劳作,助力乡村发展

在感受新春文化魅力的同时,实践队员也积极参与乡野助农行动,与家乡农户携手开展春耕准备工作。春耕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十分重要。在农户的耐心指导下,实践队员学习使用农具进行土地翻耕。最初,面对沉重的农具,实践队员感到操作吃力,难以掌握技巧。但在农户的悉心教导下,逐渐掌握了翻耕的要领,动作也越来越熟练。经过劳作,原本板结的土地变得松软,为后续的播种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实践队员深刻体会到了农民劳动的艰辛,人们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倾注着对土地的深情和对丰收的期盼。

(图为实践队员在指导下进行耕作,岳晓语供图)

在乡村助农实践中,实践队员还了解到现代化农业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性。农户热情地向实践队员打开了话匣子,他表示,新时代科技政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省时省力还高效。“新农人”返乡,带着新理念和新技术,投身新型农业模式。他们发展生态农业,种出的绿色蔬菜、水果备受市场青睐。人民齐心协力,正朝着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大步迈进。相信在政策支持和众人努力下,乡村定能迎来更加繁荣的明天。

(图为实践队员倾听农户的介绍)

实践感悟:担当青年使命,共筑美好未来

此次新春文化探寻与乡野助农实践活动,让实践队员收获颇丰。在新春文化探寻中,实践队员了解了家乡传统习俗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这些习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情感。新时代的青年,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在乡野助农行动中,实践队员亲身参与农业生产,认识到农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青年一代,应积极关注农村发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贡献力量。

同时,实践队员也认识到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之间的紧密联系。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能够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推动乡村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而乡村振兴的推进,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

展望未来,实践队员表示将继续关注新春文化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相信在社会共同努力下,家乡的明天将更加美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早日实现。(通讯员:岳晓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2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助力白楼村&nbsp为民办实事

7月7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淮水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王店乡白楼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村委会里挂着严格的贫困户识别标准和程序,白楼村宿主任针对扶贫工作对队员们展开介绍。队员们帮助扶贫…… 贾鹏飞 查看全文 >>

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nbsp理论与实践相结合&nbsp

7月5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淮水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淮阳县供电公司。供电公司冯主任热情地为我们介绍供电公司的工作特点和基本情况。队员们了解到电力行业的基本知识,熟悉了单位的标准和运…… 贾鹏飞 查看全文 >>

提升专业素养 树立敬业精神

7月4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淮水实践团来到了淮阳县水利局。通过水利局陈组长的介绍,队员们了解到水利局的职责主要有水资源管理、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承担全县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贾鹏飞 查看全文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习匠人精神 传承民间文化

7月3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淮水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淮阳县文化局。文化局鲁主任带领队员们参观了陈列馆,浓浓的文化气息受到大家的喜爱。其中“泥泥狗”是淮阳县太昊伏羲陵泥玩具…… 贾鹏飞 查看全文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扛起时代重担 努力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

暑期,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社会实践队一行人参观了太昊陵,这是一座气势磅礴、规模雄伟、殿图豪华的古代宫殿式建筑群。我们浏览了陵区景观、进行了祭祖活动、了解了历史沿革,如此神秘与古…… 贾鹏飞 查看全文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悠悠水电 情系河南”淮阳行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2017年7月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淮水团队来到了周口市淮阳县进行实地考察,对…… 查看全文 >>

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一日游

又是一个炎热的早上,我睡眼惺忪的起床,洗漱完毕后,我准时下楼与朋友们会合。其实我的内心此时是崩溃的,他们计划要去龙湖游玩,我感受了一下外面的热浪,然而这个地方我没有去过,好…… 贾鹏飞 查看全文 >>

传承伏羲文化,发扬淮阳精神 ——电力学院“淮水”暑期社会实践队

017年7月1日上午,淮水社会实践队队员们了解并学习了太昊陵历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队员们紧随讲解人员认真了解了夫祖伏羲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这些贡献是我们今天五千年文化的源头,没有…… 贾鹏飞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欢庆新春,共绘和谐社区新画卷

欢庆新春,共绘和谐社区新画卷随着冬日的寒风逐渐转为春风的温柔,2025年的新春佳节悄然临近。在这个充满喜悦与希望的时刻,…

让青春微光照亮社区

为响应“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的号召,提升自身社会实践能力,1月20日至22日期间,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驭风踏锦程”…

携手改善社区环境,合力共创文明城区

携手改善社区环境,合力共创文明城区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城市文明成为了衡量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而社区环…

百十载流光过,忆中山不朽勋

百十载流光过,忆中山不朽勋2025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第100周年,为缅怀先辈,传承革命精神,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梦…

传承革命精神,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走进竹沟革命纪念馆

传承革命精神,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走进竹沟革命纪念馆2025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

最新发布

安工大学子实践赋能人工智能:科普创新促发展
安工大学子实践赋能人工智能:科普创新促发展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星火亮路、科普伴行”实践团队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开…
个人基层服务
微光成炬,温暖桑榆:基层服务中的暖心篇章在广袤的社会基层,无数平凡的身影正以不凡的行动,勾勒出一幅充满温情与关爱的画卷。其中,蔡顺意——一位普通却又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基层服务者,以帮助独居老人打…
“福运来临,喜迎新年”青少年实践活动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福运来临,喜迎新年”青少年实践寒假期间,为丰富社区青少年假期生活,增进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春节文化的了解与认识,提高青少年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学习折福技…
曲园学子赴泸州博物馆探索文物创新 助传统文化“活“在社区
2025年2月5日曲阜师范大学“不忘初心队”社会实践队伍在春节期间深入四川省泸州市博物馆,开展以“文物创新性转化与传统文化活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该团队通过文物研究、数字技术体验及社区推广等环节,…
传方言,兴方言
实践团来到山东济南,选取人流量较大的餐馆找取孩童进行方言教育。找到有意愿配合的孩童后,实践团成员向他们解释自己活动的初心与目的。随后,根据前期掌握的方言进行一对一教育,实践团成员以方言对应普通…
青春筑梦进社区,三下乡教育绽芳华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们积极响应“三下乡”号召,深入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富有成效的社区教育活动,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知识的盛宴,也为社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活动前期,大学生志愿者们通过问卷…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文化瑰宝方言韵,记忆纽带方言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的这句诗,道出了乡音在游子心中永恒的地位。方言,作为乡音的载体,是我们与故乡之间最直接的联系。它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
学梦归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2月1日电(黄祥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高中母校安徽省濉溪中学宣讲工大风气。025年1月17日,为增进高中生对大学生活的了解,加强高…
安工大学子三下乡——深入感受基层服务,贯彻理解村庄坦途
为了感受基层服务,深入群众生活,1月16日至24日安徽工业大学探寻基层服务实践队在安徽省安庆市进行了以“深入感受基层服务,贯彻理解村庄坦途”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恰逢寒假,探寻基层服务实践队积极投身于在…
传非遗文化,迎幸福春节
过春节、贴窗花,在我们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人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少不了窗花的点缀。剪纸作为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了更好的了解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