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传统遗存 文化浸润新春
近年来随着的文化潮兴起,传统文化重现大众视野,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也越来越重视。为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促进国学潮的发展,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韵新风,文化薪传”寒假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5日起在山东省各地区开展系列调研活动。
拓福迎新春 非遗永传承
新春纳福,少不了大家都喜爱的年画。为了让辖区孩子们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2月5日,实践队员们在社区青少年活动室开展“拓福迎新春 非遗永传承”年画拓印体验活动,吸引了10多名儿童参与。实践队员们通过带领小朋友们赏年画、拓印年画、感悟年味感受时代新风。
活动开始,实践队员们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中国拓印文化,并细致讲解“平、稳、匀、压、适、拓”的“拓福字”步骤和注意事项。在实践队员的引导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福字拓片沾上金色油墨,放在宣纸上均匀点压,一张张饱含美好祝愿的“福”字年画拓印就大功告成了。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时不时地交流拓印技巧,分享经验,还热心地帮助小伙伴们一起完成拓印。除了传统的“福”字,孩子们还用灵巧的小手拓印出“平安喜乐”“龙年大吉”等充满美好寓意的图案和文字,让浓浓的年味跃然于纸上。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要把拓印的年画作品带回家里贴好,为新的一年带来更多美好和祝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古碣凭人拓,闲诗任客吟”,正是因为有传拓技艺和各种拓片的传世,让孩子们能够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感受拓印的魅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巧手剪窗花 喜迎中国年
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居民了解和感受剪纸艺术的优秀内涵和无穷魅力,实践队员们联合在嘉元中庭党群驿站开展“巧手剪窗花 喜迎中国年”剪纸主题活动。
由于都是初学者,为了保证剪纸学习质量,实践队员们先为大家讲解了一些剪纸文化知识,居民们认真地学习欣赏起来。接着,又向居民们详细讲解了剪纸的分类、题材、常用剪纸方法等有关知识,并以生肖蛇为主题,从折纸、标记线条、比例控制、运刀技巧等方面手把手地指导居民剪出满意的艺术作品,让居民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领略民族非遗文化精髓。
开展邻里剪纸主题活动,不仅让大家近距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唤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邻里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也剪出了“又是一年春来到”的节日喜悦,有力营造了团结奋进、喜庆祥和的浓郁节日氛围。
“影”润童心,共筑园益之家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辖区青少年的文化生活,让孩子们了解皮影戏的文化知识,零距离体验皮影戏的魅力。2月7日,实践队员们带领“园益之家”的青少年们开展“‘影’润童心,共筑园益之家”活动,带领社区孩子们领略非遗文化的魅力。
活动开始前,实践队员们先向孩子们介绍了皮影戏的历史,它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发源于中国陕西,极盛于清代的河北。在中国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实践队员们讲述皮影戏的起源、民俗、构成、制作皮影表演的各个环节等内容,对皮影戏充满了好奇心。
之后实践队员们开始讲解制作步骤,分发材料,与孩子们一同动手制作。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彩色颜料涂色,用剪刀把上好色的人物剪出来,最后再把剪好的胳膊、腿等关节处用打孔器打孔和固定,安装上操作杆,不一会儿一个个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人物皮影就做好了。完成制作的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着皮影,在幕布后表演起来。大家手中操纵着皮影,嘴里念着台词,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我做的是武将,他会舞枪弄棒!”一个孩子兴奋展示作品。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青少年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零距离地感受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开拓了视野,增强了社区文化氛围,让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美感再现,让大家更加近距离感受非遗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通过一段时间的亲身调研,实践队员们深感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同时也意识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仍任重道远,感受到作为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发起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从身边的小事着手,激发起身边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让大家看到身边的文化,为经典的传承发扬尽一份力量。(通讯员 刘奕瑶)
图为实践队员组织居民一起制作糖画。刘奕瑶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教居民们剪纸。刘奕瑶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教小朋友们制作皮影。刘奕瑶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0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