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非遗文化的根脉,传承木版年画的匠心技艺,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匠心传承,拾亿非遗”实践队于2025年2月6日奔赴潍坊市寒亭区,开展了一场以木版年画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围绕“非遗保护与传承”主题,通过实地调研、技艺体验、文化传播等形式,深度挖掘这一传统艺术的魅力与价值。
实践队首站来到寒亭区木版年画作坊,拜访了当地的非遗传承人。传承人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潍坊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其起源于明代,历经数百年发展,融合了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形成了以吉祥图案、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独特风格。在传承人的工作室中,队员们被满墙的年画作品所震撼——从《门神》到《连年有余》,每一幅都凝聚着匠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
实践队深入参与木版年画的制作流程,从刻版到印刷,亲身感受传统工艺的精细与难度。刻版环节中,队员们尝试用刻刀在梨木板上雕琢纹样,传承人强调“刀工需稳、线条需活”,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是数十年功力的积累。印刷环节更是让队员们体会到“毫厘之差,天壤之别”的严谨:颜料需均匀涂抹,纸张覆盖后需精准按压,稍有不慎便会模糊图案。尽管手法生疏,但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年画在队员们手中诞生时,成就感油然而生。
为扩大木版年画的影响力,实践队在寒亭区举办了小型展览,展出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年画作品,并发放宣传手册,向居民讲解年画的寓意与制作工艺。活动吸引了许多家长与儿童参与,一位当地老人感慨道:“这些年画是祖辈的智慧,年轻人能来了解,真是太好了!”此外,队员们还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实践视频,记录年画制作的细节,以现代传播手段助力非遗“破圈”。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深刻体悟到木版年画的文化价值,更激发了青年一代传承非遗的使命感。正如实践队队长所言:“非遗不是历史的标本,而是活着的文化。我们愿以青春之力,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未来,曲阜师范大学“匠心传承,拾亿非遗”实践队将继续探索非遗保护与创新路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0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