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新时尚 青春力量护家园
为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2025年2月5日,曲阜师范大学“环境途巷美,社区着锦章”实践队走进翰林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助力社区环境保护”主题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们以多元创新的形式普及分类知识,激发居民环保热情,为构建绿色社区注入青春能量。
清晨,实践队成员便活跃在社区广场,向居民发放精心设计的《垃圾分类实用手册》。手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解四类垃圾标准,特别标注易混淆物品——如奶茶杯需洗净后归入可回收物,宠物粪便应单独密封投放等生活化场景,引得居民驻足细读。“以前总把大棒骨当厨余垃圾,现在知道它属于其他垃圾了!”李阿姨指着手册恍然大悟。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搭建的“分类大闯关”游戏区人气高涨。居民通过投掷分类沙包、趣味转盘答题等方式赢取环保布袋,小朋友们在“垃圾卡片对对碰”游戏中快速掌握知识。“妈妈,荧光棒是有害垃圾,要放进红色垃圾桶!”8岁的萌萌高举任务卡兴奋喊道。实践队队长王雨欣表示:“游戏化传播能让知识更生动,尤其带动了亲子家庭参与。”
针对老年群体接受度低的痛点,实践队成立“银龄帮扶小组”,携带分类垃圾桶模型开展入户指导。“过期药物要连包装投到有害垃圾箱”“碎玻璃需用报纸包好标注‘小心尖锐’”……志愿者们手把手演示操作,并协助张贴家庭分类指南。独居的刘奶奶感动道:“这些孩子讲得清楚又耐心,我现在每天都能分对九成垃圾。”
随着垃圾分类活动的圆满结束,实践队队员们在与居民交流过程中了解到,社区内部分水管老化严重,时常出现漏水、水压不稳等问题,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秉持着为社区解决实际问题的宗旨,实践队迅速与社区物业取得联系,商讨维修事宜,并紧急召集了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队员,组成 “水管维修先锋队”。
队员们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仔细排查每一处管道。他们穿梭在社区的各个角落,打开井盖、检查管道接口,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在确定问题区域后,队员们迅速行动,购买维修材料,有条不紊地展开维修工作。有的队员负责清理管道内的污垢,有的队员专注于更换老化的管件,尽管维修环境艰苦,管道中散发的异味刺鼻,但队员们没有丝毫抱怨。
经过几天的连续奋战,老化的水管终于得到了全面维修。当水龙头再次流出稳定的水流,居民们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张大爷激动地说:“以前用水总是提心吊胆,现在好了,这些大学生真是帮了我们大忙!” 此次水管维修行动,不仅解决了社区的实际困难,更拉近了实践队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实践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担当,在社区建设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后续开展更多服务社区的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稿人:徐兴喆
“环境途巷美,社区着锦章”实践队
指导老师:刘兆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7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