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家乡社会实践:陪伴小朋友成长,传递知识与温暖
“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担当。返家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磨炼,更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一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能更深刻地了解家乡,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利用寒假时间,淮北师范大学志愿者参与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村委会开展了辅导小朋友认字和教小朋友手工的活动。这次实践活动,让志愿者收获颇丰,也对教育和成长有了新的认识。
一、前期准备:精心规划,开启温暖之旅
在活动开始前,志愿者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考虑到小朋友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志愿者在认字教学方法上,决定采用多样化的方式。从网络和教育书籍中搜集了大量有趣的认字素材,像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识字卡片,充满趣味的识字儿歌,以及生动形象的动画识字视频。还设计了认字小游戏,比如“汉字连连看”,将汉字和对应的图片连接起来;“汉字猜猜猜”,通过描述汉字的含义或相关故事让小朋友猜字。
对于手工教学,志愿者根据小朋友的年龄和动手能力,挑选了简单又富有创意的手工项目,如折纸、剪纸、黏土制作等。购买了充足的手工材料,彩色卡纸、安全剪刀、无毒黏土、彩色画笔等。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志愿者提前对活动场地进行了布置,营造出温馨、活泼的学习氛围。还联系了当地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学校老师,通过他们的宣传,吸引了两名小朋友报名参加活动。
二、认字教学:趣味引导,点亮知识之光
活动正式开始,第一堂认字课上,小朋友们满怀好奇与期待。志愿者先播放了一段欢快的识字儿歌动画,小朋友们立刻被可爱的卡通形象和动听的旋律吸引,跟着节奏一起哼唱,课堂氛围瞬间活跃起来。播放结束后,志愿者拿出识字卡片,开始教小朋友们认识简单的汉字,像“人”“口”“手”“大”“小”等。志愿者一边展示卡片,一边做出相应的动作,比如教“人”字时,志愿者站得笔直,双手下垂;教“口”字时,志愿者张大嘴巴。小朋友们学得有模有样,很快就记住了这些汉字。
为了检验学习效果,志愿者组织小朋友们玩“汉字猜猜猜”游戏。志愿者描述“我们每天都要用它吃饭、说话”,小朋友们迅速反应,大声喊出“口”字,猜对的小朋友兴奋得手舞足蹈。在这个过程中,两名小朋友都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有个叫阳阳的小男孩比较内向,总是不敢举手发言。志愿者注意到他后,特意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鼓励他回答。他小声地说出答案,虽然声音很小,但回答正确。志愿者立刻表扬了他,奖励给他一个小贴纸,慢慢地,阳阳变得越来越自信,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
在后续的认字课程中,志愿者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入了简单的汉字故事,像“日”和“月”的传说,让小朋友们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文化内涵。还开展小组竞赛活动,将小朋友们分成小组,进行认字比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小朋友们认识的汉字越来越多,有的小朋友甚至能自己阅读简单的绘本。
三、手工教学:创意激发,绽放想象之花
手工课上,志愿者先教小朋友们折纸。志愿者拿起一张彩色卡纸,边示范边讲解,教他们折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小朋友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的动作,小心翼翼地跟着折。有的小朋友遇到困难,志愿者就走到他们身边,耐心地指导,帮助他们完成。不一会儿,一只只形态各异的小兔子在小朋友们手中诞生了,虽然有些折得不太标准,但他们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接着是剪纸课程,志愿者向小朋友们展示了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他们被剪纸的艺术魅力所震撼,发出阵阵惊叹。志愿者先教他们剪简单的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强调使用剪刀的安全事项后,小朋友们开始动手尝试。在剪纸过程中,小朋友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剪好的形状组合成各种图案,有的拼成了小房子,有的拼成了小动物。
黏土制作课上,小朋友们的创意更是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用五颜六色的黏土制作出水果、蔬菜、花朵、人物等各种各样的作品。有个叫悦悦的小女孩制作了一个黏土蛋糕,上面用不同颜色的黏土装饰了蜡烛和水果,非常逼真。志愿者将小朋友们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让他们互相欣赏,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通过手工制作,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困难与挑战:积极应对,收获成长感悟
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两名小朋友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有限,在认字和手工制作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解和指导。有时候一个知识点或一个手工步骤要重复很多遍,才能让他们明白。而且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课堂上容易出现走神、打闹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志愿者采用了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增加互动环节和小游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小朋友,志愿者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耐心,一对一地辅导,帮助他们跟上进度。
还有就是手工材料的管理问题。由于小朋友们在使用材料时比较随意,经常会出现材料浪费和丢失的情况。后来志愿者制定了材料使用规则,每次发放材料时,根据实际需要严格控制数量,提醒小朋友们节约使用,并且在课后及时整理和回收材料。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材料管理的问题。
这次实践活动,让志愿者深刻体会到教育工作的不易。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引导他们。在与小朋友们相处的过程中,志愿者也收获了很多快乐和感动。他们的纯真、善良和对知识的渴望,让志愿者更加坚定了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五、活动总结:感恩相遇,展望美好未来
随着活动的结束,志愿者对这次返家乡社会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这段时间的辅导和教学,小朋友们在认字和手工制作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他们认识了更多的汉字,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手工制作的技巧也更加熟练,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看到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志愿者感到无比欣慰。
这次实践活动也让志愿者自身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学会了如何与小朋友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引导他们学习和成长。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认识到青年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志愿者将继续关注家乡的教育事业,积极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也希望更多的青年能够加入到返家乡社会实践中来,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让家乡变得更加美好。
这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志愿者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它让志愿者在奉献中收获成长,在付出中感受快乐。这段经历将激励我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7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