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新年将至,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大一新生李佳宇同学,游子归乡黑龙江。这片土地银装素裹,洋溢节日氛围。此刻,人们不禁忆起东北抗日联军。当年,他们于冰天雪地中艰苦抗日,以热血换来和平安宁,才有如今东北地区新春的欢声笑语与喜乐团圆。为此归乡者力推抗联文化风。
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东北抗日联军是一座不朽丰碑。20世纪30年代初,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百姓惨遭蹂躏。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奋起反抗,自发组织抗日义勇军,但因缺乏统一领导与补给,斗争困难重重。
1933年,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杨靖宇、赵尚志等优秀党员深入队伍,整合力量,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这支队伍纪律严明,与群众紧密相连。1936年2月,其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下辖11个军,兵力达3万余人。
抗联战斗环境恶劣至极。东北冬季,气温常降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战士们缺衣少食,身着单薄衣衫,在冰天雪地中行军作战。后勤补给匮乏,他们常以野菜、树皮、草根充饥。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仍凭借顽强意志与敌殊死搏斗。
杨靖宇,这位抗联杰出将领,将生死置之度外。1940年2月,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时,孤身与大量日寇周旋,几昼夜后于濛江县壮烈牺牲。日军解剖遗体时震惊地发现,他胃里只有枯草、树皮和棉絮。
14年浴血奋战,抗联经历无数战斗,歼灭大量日伪军,牵制日军兵力,为全国抗战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在极端困难下高举抗日旗帜,鼓舞全国人民信心,为民族解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如今,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图片为李佳宇同学在乡准备宣传抗联文化李佳宇供图
李佳宇同学说自己的哥哥也在当兵,当兵的家庭就是一家不圆,万家团圆。他相信东北抗日联军也是为了家国团圆而顽强拼搏,与敌人进行生死搏斗的,所以才拼命保家卫国,守住边疆的。想要更好的在自己的家乡继承传承与发扬这忠贞报国,坚守信念,矢志不渝,勇赴国难的抗联红色文化精神。
图片为李佳宇同学在乡宣传文化的情景李佳宇供图
同学正在外面宣传抗联文化,东北黑龙江的天气十分寒冷刺骨,但这也未尝不过是一场体验,似乎这一刻将铭记抗联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含义具象化,路过的人们都会乐此不疲的听上一听。
图片为东北抗联的雕塑李佳宇供图
同学这是家乡的东北抗日联军雕塑具有意义深远:
-铭记历史:以直观艺术,让大众感受抗联14年艰苦抗战岁月,铭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弘扬精神:展现抗联战士的爱国主义、艰苦奋斗与团结协作精神,这些精神是民族脊梁。
-缅怀先烈:雕塑是对先烈深情缅怀,承载着他们的英勇事迹与崇高精神。
-教育后人:传承抗联历史文化,培养后人正确价值观,激励为民族复兴奋斗。
-彰显力量: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抵御外敌时的不屈与坚韧,凸显民族气节与力量。
图片为向聆听的父老乡亲们致谢聆听,给予拜年祝福李佳宇供图
同学十分感谢父老乡亲聆听!今日把历史知识讲给大家,盼能有所帮助。过程中看到大家专注神情,深受鼓舞。若还有疑问,随时找他。未来也会带来更多有用信息,一起为咱村美好生活努力!
通讯员李佳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6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