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且已步入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大国强农建设阶段,乡村治理秩序不可避免地呈现时代的新特点、新问题和新趋势,为探索乡村治理现存问题,推进组织协同赋能村治理现代化,补齐乡村治理短板,曲阜师范大学乡域筑梦实践团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临沂、日照、青岛等多地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索乡村治理现存问题,为推进组织协同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为补齐乡村治理短板略尽绵薄之力。
村干部的困境:组织结构碎片化
1月24日,乡域筑梦实践团踏上了前往山东省临沂市范家村的调研之旅。第一站是村委会,会议室内,村支书详细地向我们展示了乡村治理的成果,同时也坦诚地谈到了面临的困境。他提到,乡村治理中存在着组织结构碎片化的问题,各部门之间协调不够顺畅,导致一些工作推进缓慢。村主任补充道:“有时候,我们想干点事,但因为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就卡住了。”这让队员们意识到,乡村治理现代化需要打破部门壁垒,实现协同共治。
村主任举例说,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但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项目推进缓慢。比如,修建村里的灌溉系统,需要水利部门、农业部门和村委会的协同合作,但由于信息不畅,项目进度一拖再拖。这种组织结构碎片化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也削弱了村民对乡村治理的信心。
队员们了解到,这种问题在许多乡村都普遍存在。村干部们虽然有心推动乡村发展,但面对复杂的组织架构和部门壁垒,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这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打破部门壁垒,建立高效的协同机制,让各部门能够紧密配合,共同推动乡村发展。
村民的心声:资源分配不均衡
与村干部的交流结束后,实践团成员深入村民家中,倾听他们的心声。村民们对乡村的发展充满期待,但也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一些村民反映,村里的资源分配不够均衡,部分村民受益较多,而部分村民受益较少。一位村民说:“我们希望村里的资源能更公平地分配,让大家都能享受到乡村振兴的成果。”
在与村民们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土地资源的分配。由于历史原因,部分村民的土地面积较大,而部分村民的土地面积较小,这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其次是在项目扶持方面,一些村民能够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而另一些村民则难以享受到这些资源。这种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引发了村民之间的矛盾。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困境与希望
通过一天的调研,队员们看到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困境与希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虽然充满挑战,但也充满希望。困境在于,乡村治理面临着组织结构碎片化、资源分配不均衡、利益协调冲突及制度保障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像一座座大山,横亘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上。然而,希望在于,我们看到了村干部的责任与担当,看到了村民的热情与期待,也看到了政府部门的引导与支持。这些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未来,乡域筑梦实践团将继续深入研究,探索更多解决路径,为乡村治理现代化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6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