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蓝印魅力,传承非遗风华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实践队 作者:王天宇

大学生网报南通2月5日电(通讯员王天宇寒假期间,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 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南通片区,于1月10日前往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及周边地区,开展“探秘南通蓝印花布,共护非遗文化根脉” 线下采访实践活动,致力于唤起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推动传统技艺传承发展。

(图为实践队所拍摄的蓝印花布展品。来源 通讯员 蒋静雯)

南通蓝印花布以蓝白为主色调,历经岁月仍深受喜爱。从文化角度讲,蓝色象征深沉、宁静,白色代表纯洁、质朴,二者结合体现了中国人对纯净、平和生活的追求。在审美上,简洁的蓝白搭配视觉辨识度高,给人清新、素雅之感,且能与各种风格环境相融合。蓝印花布图案丰富多样,花卉图案因细腻生动、寓意美好而备受青睐。它与南通当地地域文化紧密相连,图案和工艺反映了南通人民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及渔业特色,在民俗活动中广泛应用,成为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本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与不同人群深入交流,全面了解南通蓝印花布现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思路与建议。

在对市民的采访中,团队发现大家对南通蓝印花布的认知途径丰富多样。一位受访者称,最初在文化艺术展览上,被蓝印花布制成的精美作品吸引,从服饰到家居用品,蓝白相间的色调与独特图案瞬间抓住其目光。此后,通过查阅书籍、观看纪录片及社交媒体交流分享,对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有了更深入了解。另一位市民回忆,最早接触蓝印花布是小时候在奶奶家的一条包袱皮,质朴神秘的感觉和简单却韵味十足的图案,一直留在记忆深处。尽管身边部分亲友对蓝印花布有浅显认识,但经受访者分享,大家对其复杂制作工序和图案背后寓意有了更深认知。

(图片为实践队所拍摄的采访内容。来源 通讯员 杨佳薇)

谈及多媒体平台对南通蓝印花布的传播,受访者表示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均见过相关内容。抖音上蓝印花布制作过程的短视频,生动展现匠人精心雕刻模版、熟练刮浆的场景;微博上文化博主分享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精美作品图片,以及微信公众号推送的蓝印花布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创意产品文章,都让大家对这一非遗技艺更为关注。其中,视频形式最受欢迎,能生动展示制作全过程,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对蓝印花布的浓厚兴趣。不过,多媒体平台传播也存在不足,部分内容过于追求流量,对文化内涵挖掘不深,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存在错误解读,易误导大众。

对于南通蓝印花布的传承与发展,大家提及代表性传承人吴元新等,对他们培养人才、创办博物馆、推广蓝印花布的努力表示钦佩。然而,目前传承面临年轻人兴趣不足、市场竞争压力大、传承人才培养难等挑战。对此,受访者提出加强教育推广,将蓝印花布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注重创新设计,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开发新产品;强化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知名度;政府和社会加大支持力度,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等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受访者使用过蓝印花布制品,如手帕和抱枕,柔软触感与雅致图案不仅实用,还为生活增添文化气息。大家认为,南通蓝印花布可通过多种方式融入现代生活,在时尚、家居、文化创意产品等领域开发更多产品,与餐饮、酒店等行业合作,提供独特消费体验。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蓝印花布能营造古朴温馨氛围,缓解现代生活的紧张节奏,增添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

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受访者分享了蓝印花布与文具、手机支架等结合的成功案例,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为蓝印花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要保持其独特文化魅力,需坚守传统工艺,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注重品牌形象塑造。对于蓝印花布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期望产品种类更丰富,风格更多元化,注重实用性与艺术性平衡。 对于市场价格定位,认为应在保证传承人和生产者合理利润的同时,兼顾市场接受程度。南通蓝印花布在国内外市场都有很大发展潜力,可通过加强品牌推广、针对不同市场需求创新产品、优化营销渠道等方式挖掘市场潜力。

在旅游产业方面,受访者在旅游中见过蓝印花布主题的旅游产品,但部分产品设计简单、缺乏创意。南通蓝印花布可通过打造主题旅游线路、开发体验式旅游项目、设计特色旅游纪念品等方式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以蓝印花布为主题的旅游项目,能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传播当地文化,提升地方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这次寒假实践采访活动,“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 团队深刻认识到南通蓝印花布这一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和传承价值,也清晰了解到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传承南通蓝印花布,不仅需要传承人的坚守与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通过创新传承方式、拓展市场渠道、加强文化传播,让这一古老的非遗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绽放新光彩,让更多人领略到其独特魅力。

实践队: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寒假社会实践团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6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文学院2025年寒调心得报告撰写交流会成功举办

为帮助寒调队员们更好地进行寒调心得和报告的撰写,1月22日晚19:00至20:00,文学院2025年寒调实践队在腾讯会议顺利开展了寒调心得报告撰写交流会。本次会议由团委社会实践部(社团工作部)…… 湖师文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5寒调楚韵实践队问卷发放工作圆满完成

为进一步探索寒调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学生助力湖北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路径探究”,收集并分析课题相关数据,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5年寒调楚韵实践队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 湖师文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2025寒调楚韵实践队问卷发放正在进行

为进一步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学生助理湖北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路径”这一课题。1月8日,负责人尹紫晴带领文学院2025楚韵实践队开展问卷发放工作,实践队全体成员参与此次活动。此次问…… 湖师文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2025楚韵实践队第四次会议顺利开展

为切实保障问卷发放工作的顺利进行,1月8日下午13:00,文学院楚韵实践队于教育大楼1206教室顺利开展2025年寒调第四次会议。本次会议由楚韵实践队负责人尹紫晴主持,19名队员参加。此次会议的主…… 湖师文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2025年寒调楚韵实践队第三次会议召开

为进一步完善调查问卷的内容,确保问卷题目的严谨性和准确性,12月30日19点,楚韵实践队第三次会议在科技大楼9105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负责人尹紫晴主持,楚韵实践队18名队员参加。此次会议…… 湖师文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2025寒调楚韵实践队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

为推进寒调工作继续进行,对问卷题目进行初步筛选和修订,12月27日中午12:30,文学院2025寒调楚韵实践队于教育大楼1J11教室召开第二次会议。本次会议由楚韵实践队队长尹紫晴主持,18名队员参与…… 湖师文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2025年寒调楚韵实践队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

为做好寒调前期准备工作,促进成员之间相互了解,确保寒调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12月22日晚19点,文学院楚韵实践队于教育大楼1J22教室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一次会议。本次会议由楚韵实践队负责…… 湖师文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学校招就处来文学院调研指导招生就业工作

3月6日,学校招就处处长姜少平,副处长曹小为,计划录取办公室科长董童立,信息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科员李冬一行4人深入文学院就2024年招生与就业工作开展调研指导,调研座谈会在人文楼21A505会…… 湖师文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舞龙——舞传统文化之风

舞龙——舞传统文化之风2025年2月4日晚,重庆大学“年禧文韵”实践团成员阙丽青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大东坝镇走进当地“回龙”…

青听兵说:返家乡,传经验,扬塔大风采

青听兵说:返家乡,传经验,扬塔大风采近日,塔里木大学青听兵说·卫国戍边实践团成员在各自家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返家乡社…

对丰城市红色文化的考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

青春筑梦,返乡实践暖人心——返家乡志愿活动纪实

在寒假的暖阳中,本人带着对家乡的眷恋与热忱,积极投身于返家乡志愿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家乡…

情系母校,筑梦引航:安徽工业大学学生回校宣传大学风采

情系母校,筑梦引航:大学生回校宣传大学风采中国青年网淮南1月13日电(通讯员:徐震议)安徽工业大学的数名优秀学子组成宣传…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三下乡:春雨润心绘梦想,助学行动暖寒冬
在国家持续推动教育公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举措,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积极支持。曲阜师范大学“新卷旧情,智绘故园”实践队积极响应,联合曙光公益组织…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解码地方特色 传承文化样本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解码地方特色传承文化样本2025年1月25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文化传承实践团队走进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长官镇,开展“传承家乡文化”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近距离感受小镇艺术文化,了…
探秘山东农民夜校:资源与课程全景洞察
探秘山东农民夜校:资源与课程全景洞察在农业大省山东,农民夜校是提升农民素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力量。为进一步优化其教育服务,一支实践队深入省内几所特色鲜明、功能全面的农民夜校展开调研,全面了…
溯传统之源,书传承新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瑰宝。然而,在现代社会迅猛发展的浪潮席卷之下,部分璀璨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被遗忘、失传的严峻困境。为了唤醒人…
以青春之槌,敲响淮海锣鼓传承强音
大学生网报连云港2月5日电(通讯员朱佳慧)为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5年1月19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寒假社会实…
关爱孤寡老人,助力乡村教育
2025年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青禾赤子实践队员在山东省诸城市皇华镇,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为“关爱孤寡老人,助力乡村教育”开展“关爱孤寡老人,助力乡村教育”为期一…
沂蒙基地赋能,红色思政焕新
2025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前往临沂市博物馆及沂蒙红色文化纪念馆,开展以红色教育基地为载体,探寻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课的实践活动。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临沂市博物馆中国青年网通讯…
曲阜师范大学学子:乡村反诈守护行动
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青禾赤子实践队的队员,前往山东省诸城市大福田村开展了一场极具意义的老年人普法宣传活动。近些年来,社会上老年人遭遇诈骗的事例频频发生,呈愈演愈烈之势。那些不法之…
赏杏花,忆传承,新春佳节再崭新光
赏杏花,忆传承,新春佳节再崭新光中国大学生网报池州2月5日电(通讯员杨旭)2025年2月5日,安徽工业大学社会实践团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其更好的传承,来到了安徽池州的杏花村,开展“赏杏花,忆传承…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历史的回响与精神的传承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历史的回响与精神的传承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承载着厚重的记忆,成为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便是这样一处庄严肃穆、令人敬仰的所在。当我踏入这片土地,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