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贵州1月15日电(通讯员·曾雨昕·戴静)2025年1月15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实践团队走进位于贵州贵阳甲秀楼附近的“瑞银鸟”苗族银饰品牌店,进行相关非遗苗族银饰实践活动,重点聚焦苗族银饰,同时涉足贵州马尾绣,致力于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贡献青春力量。此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实践团队通过深度挖掘非遗文化,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与发展,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切实落实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理念,助力新时代青年坚定文化自信,使其真正成为文化自信的积极践行者。实践过程中,团队深入乡土,贴近 “非遗”,亲身领略我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中蕴含的非遗魅力。调研期间,团队聚焦新媒体时代背景,重点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策略,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针对所调研的非遗文化开展科普与宣传工作,致力于让更多人了解并珍视非遗文化的独特价值。
(图为“瑞银鸟”展示陈列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曾雨昕摄)
苗族银饰作为苗族重要文化遗产,涵盖头饰、颈饰、胸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等,是承载苗族独特文化审美、价值传承与民族情感的关键载体。在历史发展中,苗族银饰深受苗族人民珍视,吸引了其他民族关注,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它融合南方少数民族“耳档”、北方少数民族“跳脱”、古代 “步摇”“五兵佩”以及中国传统龙、凤、鳞等纹样,集多种文化元素于一体,艺术特色鲜明。其以大为美,苗族大银角近佩戴者身高一半,尽显巍峨大气,彰显家庭富裕;以重为美,如贵州施洞苗族妇女圆轮形耳环单只最重可达 200 克;以多为美,苗族妇女常叠戴多只耳环、多件项圈,腑饰、腰饰也会全部佩戴,尽显独特风情。
在参观“瑞银鸟”品牌店时,实践团队欣赏到“繁花似锦花瓶”和“飞天酒具”两款极具代表性的苗族银饰手工艺品。这一经历打破了队员们此前认为苗族银饰仅用于穿戴(如银冠、银发簪、银项圈、银手镯等)的认知局限,使他们认识到苗族银饰已融入日常生活,兼具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店员介绍,苗族银饰不仅美观,在服饰搭配、礼仪社交、节庆庆典、婚恋习俗等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已成为苗族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为“瑞银鸟”展示陈列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曾雨昕摄)
团队成员还深入探究了苗族银饰的制作工序。据店员的讲解,苗族银饰制作工序繁杂,从绘图到雕刻、成型,约有 30 道工序,涵盖铸炼、吹烧、锻打、拉丝、焊接、编结、镶嵌、擦洗和抛光等环节。其中,拉丝工艺尤为关键,需将银条反复抽拉变细,直至成为细如发丝的银丝,充分展现了苗族银饰制作的精湛技艺。在苗族文化中,女儿出嫁时,父母往往会为其打造一套含凤凰图案的银饰,寓意百鸟朝凤,此外还有动物、花草、蝴蝶等多种图案,每种都承载着苗族独特的文化内涵。不仅如此,队员们还观赏到运用拉丝工艺制作的耳饰,以及与铜仁朱砂搭配结合的手串,这些饰品设计精巧,极具美感,让队员们对苗族银饰的艺术魅力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了解到苗族银饰知识后,实践队员们还欣赏到店内的陈列的贵州马尾绣绣品。马尾绣是位于贵州黔南怎雷寨的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古老独特手工技艺,制作材质和手法别具一格,被誉为“刺绣中的活化石”。店员表示,店内所展示的刺绣工艺品,工匠的绣龄至少20年,因此细节处理极为精细,线条流畅、装饰恰到好处,尽显精致之美。马尾绣选材精良、工艺细腻、配色和谐,饱含民族文化元素。店内陈列品在传统刺绣技艺基础上创新改良,实现了在皮革上刺绣,推出了众多独具特色的产品。如今,马尾绣是三都著名的特色文化产品,也是当地妇女增收的重要途径。三都水族自治县加大对马尾绣的保护与开发力度,推动其更好地推广普及。实地了解马尾绣文化,既能体会其制作的复杂精妙,也更能理解这门古老技艺传承至今的不易。在探讨苗族银饰的发展挑战与契机时,相关从业人员表示,苗族银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借助互联网,这一手工艺品被更多人熟知,不少年轻人热爱并积极学习这一手工技艺,为苗族银饰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同时,苗族银饰不断与时俱进,将制作图案花纹与现代审美融合,深受大众喜爱。不过,由于苗银制作周期长、工艺复杂且均为纯手工制作,导致价格偏高,使得大部分消费者更多是欣赏而不购买,市场消费动力不足。苗族银饰的发展仍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图为实践队线下队员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谢晓晓摄)
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观察、聆听讲解,深入了解了苗族银饰和马尾绣等非遗文化,不仅拓宽了文化视野,还增强了传承和保护非遗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团队成员表示,苗族银饰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见证了苗族的发展历程,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在现代社会,应更加重视并保护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让苗族银饰继续绽放光彩,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增添独特的色彩。期待未来有更多年轻人投身非遗传承与创新,让这些古老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实践队: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寒假社会实践团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5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