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银饰镂刻古韵,苗风致远承情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实践队 作者:曾雨昕 戴静

大学生网报贵州1月15日电(通讯员·曾雨昕·戴静)2025年1月15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实践团队走进位于贵州贵阳甲秀楼附近的“瑞银鸟”苗族银饰品牌店,进行相关非遗苗族银饰实践活动,重点聚焦苗族银饰,同时涉足贵州马尾绣,致力于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贡献青春力量。此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实践团队通过深度挖掘非遗文化,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与发展,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切实落实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理念,助力新时代青年坚定文化自信,使其真正成为文化自信的积极践行者。实践过程中,团队深入乡土,贴近 “非遗”,亲身领略我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中蕴含的非遗魅力。调研期间,团队聚焦新媒体时代背景,重点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策略,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针对所调研的非遗文化开展科普与宣传工作,致力于让更多人了解并珍视非遗文化的独特价值。

(图为“瑞银鸟”展示陈列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曾雨昕摄)

苗族银饰作为苗族重要文化遗产,涵盖头饰、颈饰、胸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等,是承载苗族独特文化审美、价值传承与民族情感的关键载体。在历史发展中,苗族银饰深受苗族人民珍视,吸引了其他民族关注,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它融合南方少数民族“耳档”、北方少数民族“跳脱”、古代 “步摇”“五兵佩”以及中国传统龙、凤、鳞等纹样,集多种文化元素于一体,艺术特色鲜明。其以大为美,苗族大银角近佩戴者身高一半,尽显巍峨大气,彰显家庭富裕;以重为美,如贵州施洞苗族妇女圆轮形耳环单只最重可达 200 克;以多为美,苗族妇女常叠戴多只耳环、多件项圈,腑饰、腰饰也会全部佩戴,尽显独特风情。

在参观“瑞银鸟”品牌店时,实践团队欣赏到“繁花似锦花瓶”和“飞天酒具”两款极具代表性的苗族银饰手工艺品。这一经历打破了队员们此前认为苗族银饰仅用于穿戴(如银冠、银发簪、银项圈、银手镯等)的认知局限,使他们认识到苗族银饰已融入日常生活,兼具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店员介绍,苗族银饰不仅美观,在服饰搭配、礼仪社交、节庆庆典、婚恋习俗等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已成为苗族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为“瑞银鸟”展示陈列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曾雨昕摄)

团队成员还深入探究了苗族银饰的制作工序。据店员的讲解,苗族银饰制作工序繁杂,从绘图到雕刻、成型,约有 30 道工序,涵盖铸炼、吹烧、锻打、拉丝、焊接、编结、镶嵌、擦洗和抛光等环节。其中,拉丝工艺尤为关键,需将银条反复抽拉变细,直至成为细如发丝的银丝,充分展现了苗族银饰制作的精湛技艺。在苗族文化中,女儿出嫁时,父母往往会为其打造一套含凤凰图案的银饰,寓意百鸟朝凤,此外还有动物、花草、蝴蝶等多种图案,每种都承载着苗族独特的文化内涵。不仅如此,队员们还观赏到运用拉丝工艺制作的耳饰,以及与铜仁朱砂搭配结合的手串,这些饰品设计精巧,极具美感,让队员们对苗族银饰的艺术魅力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了解到苗族银饰知识后,实践队员们还欣赏到店内的陈列的贵州马尾绣绣品。马尾绣是位于贵州黔南怎雷寨的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古老独特手工技艺,制作材质和手法别具一格,被誉为“刺绣中的活化石”。店员表示,店内所展示的刺绣工艺品,工匠的绣龄至少20年,因此细节处理极为精细,线条流畅、装饰恰到好处,尽显精致之美。马尾绣选材精良、工艺细腻、配色和谐,饱含民族文化元素。店内陈列品在传统刺绣技艺基础上创新改良,实现了在皮革上刺绣,推出了众多独具特色的产品。如今,马尾绣是三都著名的特色文化产品,也是当地妇女增收的重要途径。三都水族自治县加大对马尾绣的保护与开发力度,推动其更好地推广普及。实地了解马尾绣文化,既能体会其制作的复杂精妙,也更能理解这门古老技艺传承至今的不易。在探讨苗族银饰的发展挑战与契机时,相关从业人员表示,苗族银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借助互联网,这一手工艺品被更多人熟知,不少年轻人热爱并积极学习这一手工技艺,为苗族银饰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同时,苗族银饰不断与时俱进,将制作图案花纹与现代审美融合,深受大众喜爱。不过,由于苗银制作周期长、工艺复杂且均为纯手工制作,导致价格偏高,使得大部分消费者更多是欣赏而不购买,市场消费动力不足。苗族银饰的发展仍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205/b92cd5c7b315d02df6c68bd6d144f963.jpg

(图为实践队线下队员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谢晓晓摄)

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观察、聆听讲解,深入了解了苗族银饰和马尾绣等非遗文化,不仅拓宽了文化视野,还增强了传承和保护非遗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团队成员表示,苗族银饰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见证了苗族的发展历程,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在现代社会,应更加重视并保护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让苗族银饰继续绽放光彩,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增添独特的色彩。期待未来有更多年轻人投身非遗传承与创新,让这些古老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实践队: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寒假社会实践团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5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文学院2025年寒调心得报告撰写交流会成功举办

为帮助寒调队员们更好地进行寒调心得和报告的撰写,1月22日晚19:00至20:00,文学院2025年寒调实践队在腾讯会议顺利开展了寒调心得报告撰写交流会。本次会议由团委社会实践部(社团工作部)…… 湖师文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5寒调楚韵实践队问卷发放工作圆满完成

为进一步探索寒调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学生助力湖北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路径探究”,收集并分析课题相关数据,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5年寒调楚韵实践队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 湖师文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2025寒调楚韵实践队问卷发放正在进行

为进一步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学生助理湖北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路径”这一课题。1月8日,负责人尹紫晴带领文学院2025楚韵实践队开展问卷发放工作,实践队全体成员参与此次活动。此次问…… 湖师文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2025楚韵实践队第四次会议顺利开展

为切实保障问卷发放工作的顺利进行,1月8日下午13:00,文学院楚韵实践队于教育大楼1206教室顺利开展2025年寒调第四次会议。本次会议由楚韵实践队负责人尹紫晴主持,19名队员参加。此次会议的主…… 湖师文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2025年寒调楚韵实践队第三次会议召开

为进一步完善调查问卷的内容,确保问卷题目的严谨性和准确性,12月30日19点,楚韵实践队第三次会议在科技大楼9105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负责人尹紫晴主持,楚韵实践队18名队员参加。此次会议…… 湖师文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2025寒调楚韵实践队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

为推进寒调工作继续进行,对问卷题目进行初步筛选和修订,12月27日中午12:30,文学院2025寒调楚韵实践队于教育大楼1J11教室召开第二次会议。本次会议由楚韵实践队队长尹紫晴主持,18名队员参与…… 湖师文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2025年寒调楚韵实践队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

为做好寒调前期准备工作,促进成员之间相互了解,确保寒调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12月22日晚19点,文学院楚韵实践队于教育大楼1J22教室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一次会议。本次会议由楚韵实践队负责…… 湖师文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学校招就处来文学院调研指导招生就业工作

3月6日,学校招就处处长姜少平,副处长曹小为,计划录取办公室科长董童立,信息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科员李冬一行4人深入文学院就2024年招生与就业工作开展调研指导,调研座谈会在人文楼21A505会…… 湖师文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舞龙——舞传统文化之风

舞龙——舞传统文化之风2025年2月4日晚,重庆大学“年禧文韵”实践团成员阙丽青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大东坝镇走进当地“回龙”…

青听兵说:返家乡,传经验,扬塔大风采

青听兵说:返家乡,传经验,扬塔大风采近日,塔里木大学青听兵说·卫国戍边实践团成员在各自家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返家乡社…

对丰城市红色文化的考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

青春筑梦,返乡实践暖人心——返家乡志愿活动纪实

在寒假的暖阳中,本人带着对家乡的眷恋与热忱,积极投身于返家乡志愿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家乡…

情系母校,筑梦引航:安徽工业大学学生回校宣传大学风采

情系母校,筑梦引航:大学生回校宣传大学风采中国青年网淮南1月13日电(通讯员:徐震议)安徽工业大学的数名优秀学子组成宣传…

最新发布

缅怀先烈,传承精神——仰天岗革命纪念碑红色文化熠熠生辉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
在城市的边缘,仰天岗宛如一座历史的丰碑,静静矗立,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革命的荣光。而坐落于其上的仰天岗革命纪念碑,更是以其庄严肃穆的姿态,成为红色文化的闪耀坐标,吸引着无数人前来缅怀先烈,传承那…
数智赋能红色文旅:新余仰天岗的创新与展望——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浪潮中,红色文化旅游凭借其独特的历史底蕴与精神内涵,成为传承革命记忆、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力量。近日,于新余市仰天岗革命英雄纪念碑展开的一项关于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旅游发展…
传承周村烧饼文化,弘扬非遗魅力
为深入挖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承脉古韵,传艺新光”实践队走进淄博周村,开启了一场关于周村烧饼的非遗文化之旅,深入了解周村烧饼的历史渊源、制作工…
曲园学子召开线上会议,凝聚力量促发展
二七纪念塔作为郑州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1923年2月4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大罢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走进山东潍坊风筝,感受民间艺术瑰宝的魅力
大学生网报潍坊1月21日电(通讯员王雨雯)2025年1月10日至1月2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山东省潍坊市、江苏省泰州市、江苏省南通市等地开展“共赏…
探寻潍坊风筝传承,领略千年技艺魅力
大学生网报潍坊2月5日电(通讯员魏严翔)潍坊,这座被誉为“风筝之都”的城市,承载着悠久的风筝文化历史。2025年1月18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寒假社会实践团队赴山东…
从湘江涂料看如何 “智绘” 喷涂新篇
2025年2月3日,山东大学智绘科技调研团调研组成员对湖南湘江涂料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收获颇丰。在技术创新方面,湘江涂料集团拥有国家级实验室和多个省级技术中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
山东大学青山服务宣讲队年前活动总结
山东大学青山服务宣讲队年前活动总结在“新程启航,躬行远方”的引领下,山东大学青山服务宣讲队秉持“筑牢精神家园坚定理想信念”的服务宣讲宗旨,于2025年1月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以“‘五…
造炬成火,温暖社区
系列服务实践活动,用爱心和行动服务社区,用责任和担当来助力建设美好社社区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承载着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用实际行动…
岁末青岛行:解码年俗里的城市温度
岁末青岛行:解码年俗里的城市温度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情感。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年俗,它们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的传承,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