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岁末青岛行:解码年俗里的城市温度

来源:曲阜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刘昭君

岁末青岛行:解码年俗里的城市温度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情感。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年俗,它们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的传承,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山东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其年俗文化更是丰富多彩,独具魅力。为了深入了解青岛的年俗文化,感受那份独特的年味,1月22日至1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以青年之行,忆岁月峥嵘实践队踏上了这场寻年俗、品年味的社会实践之旅。

听长辈讲年俗:岁月沉淀的记忆

在青岛的老城区,我们拜访了几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听他们讲述那些流传已久的年俗故事。王奶奶回忆起小时候,每到腊月二十三,便是祭灶的日子。“那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摆上糖瓜、关东糖,供奉给灶王爷。”王奶奶笑着说,“传说灶王爷要在这一天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我们就用糖瓜粘住他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这小小的糖瓜,不仅是孩子们的甜蜜零食,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除了祭灶,年前的大扫除也是青岛年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李爷爷告诉我们,“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一习俗有着“除旧迎新”的美好寓意。“那时候,全家老小齐上阵,把屋里屋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寓意着把过去一年的晦气都扫出去,迎接新的一年。”李爷爷说,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家庭会请家政服务来打扫,但他依然会和家人一起动手,感受那份浓浓的年味。

在青岛,过年还有贴春联、福字和窗花的习俗。春联是用毛笔书写在红纸上的吉祥话语,表达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福字则要倒着贴,寓意“福到了”。窗花则是用红纸剪成各种精美的图案,贴在窗户上,增添喜庆的氛围。老人们说,这些年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青岛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与长辈共赏春联 刘昭君供图

赶大集:热闹非凡的年味盛宴

大集,是感受年味的绝佳去处。我们来到了著名的泊里大集,这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刚走进大集,便能闻到各种美食的香气。烤地瓜、糖炒栗子、糖葫芦……这些传统小吃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年货,有红彤彤的春联、福字,各式各样的窗花,还有色彩鲜艳的中国结。

在一个卖花馍的摊位前,我们停下了脚步。花馍是青岛地区过年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造型精美,寓意吉祥。摊主告诉我们,这些花馍都是他和家人手工制作的,从和面、塑形到蒸制,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他们的心血。“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蒸花馍,不仅自己吃,还会送给亲朋好友,寓意着日子蒸蒸日上。”摊主笑着说。除了美食和年货,大集上还有各种民间手工艺品。一位大爷正在现场制作剪纸,他手中的剪刀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便呈现在我们眼前。大爷说,剪纸是青岛的传统民间艺术,过年的时候,贴上自己亲手剪的剪纸,更能增添节日的氛围。赶大集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和青岛人的热情好客。在这里,人们不仅购买年货,更是在传承和弘扬着青岛的年俗文化。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在大集上拍摄的照片 刘昭君供图

动手包饺子:传承年俗的温度

饺子,是春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也是青岛年俗中阖家团圆的象征。在实践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一户青岛家庭,与他们一起动手包饺子,感受那份浓浓的家的温暖。走进厨房,主人家已经准备好了包饺子的食材。面粉、肉馅、葱姜蒜等一应俱全,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在主人的指导下,我们开始动手包饺子。首先是和面,将面粉倒入盆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筷子搅拌成絮状,然后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醒发一段时间。接着是调馅,将肉馅放入碗中,加入葱姜蒜末、盐、生抽、老抽、蚝油、香油等调料,搅拌均匀。一切准备就绪,就开始包饺子了。只见主人家熟练地拿起一张饺子皮,放入适量的肉馅,然后轻轻捏合饺子皮的边缘,一个漂亮的饺子就包好了。我们也学着主人的样子,尝试包饺子。一开始,包出的饺子形状各异,有的像小包子,有的则“咧着嘴”。但在主人的耐心指导下,我们逐渐掌握了包饺子的技巧,包出的饺子也越来越像样。“过年吃饺子,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刻。”主人感慨地说,“无论平时多忙,过年的时候,一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包一顿饺子,吃一顿团圆饭,这才叫过年。”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和居民一起包饺子 刘昭君供图

通过这次寻年俗、品年味的社会实践,我们深入了解了山东青岛地区的年俗文化,感受到了那份浓浓的年味和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听长辈讲年俗,到赶大集,再到动手做花馍,每一个环节都让我们收获颇丰。年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人们对过去一年的回忆和对新一年的憧憬。在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些传统年俗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够找到那份属于家的温暖和归属感。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们将这些年俗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它们在新的时代里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让那份浓浓的年味永远留在我们心中。(通讯员 刘昭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5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碧水出渠首,陶岔展风貌

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7月1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国”筑梦淅川实践队开启了渠首陶岔之行。来到渠首,映入眼帘的是波光粼粼的丹江口水,库水碧波万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移民故事千家颂,移民精神万古春 ——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村淅川县邹庄村时说:“你们为了沿线的人民能够喝上好水,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沿线人民、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你们。吃水不忘…… 公共管理学院“北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南水北调大工程,移民精神铸丰碑 ——筑梦淅川实践队前往南水北调淅川移民

饮水思源,前赴征程;波澜壮阔,气势恢宏。为深入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伟大意义,体悟丹江口市两次搬迁共40万移民“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南水北调移民精神,2023年7月9日,华北水利……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汉水丹心,最深移民情 ——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园”筑梦淅川实

“你们为了沿线的人民能够喝上好水,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沿线人民,全国人民应该感谢你们,吃水不忘掘井人,你们就是掘井人。”这是2021年5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汤山景色多奇观,移民精神永传承 ——“北徙南渡,心系家国”筑梦淅川社会

烟波浩渺,一碧万顷,壮丽如画。“南水”来之不易,只为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为深入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伟大意义,感受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移民精神,传承弘扬历代先贤治水精神、南水……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渠首立陶岔,碧水绘宏图——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国”筑梦淅川

1969年元月,南阳地区以“远景南水北调,近期引丹灌溉”为蓝图,动用7县10多万群众,展开了陶岔大会战。为更加深刻的领悟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感受陶岔大会战的壮烈场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国”筑梦淅川实践队查看全文 >>

汤山景色多奇观,移民精神永传承——筑梦淅川实践队前往汤山湿地公园实地

烟波浩渺,一碧万顷,壮丽如画。“南水”来之不易,只为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为深入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伟大意义,感受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移民精神,传承弘扬历代先贤治水精神、南水……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美丽乡村共建设 村村富裕齐并进

美丽乡村,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来,各乡镇以此为目标,拼力追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是乡镇达成的标准,在实践队队员的调研中,也发现……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举行“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 引领春日青春热潮

3月29日晚,湖南科技大学田径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如期举办,吸引了大…

4.18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4月18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了怡智家园,陪伴心智障儿童度过了一段充满欢笑与温暖…

经管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宣传动员大会

为提高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在博学楼b502举办了“挑战杯”宣传动员…

经管院成功举办2025年“挑战杯”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对“挑战杯”竞赛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特邀学院教授刘波老…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

最新发布

从湘江涂料看如何 “智绘” 喷涂新篇
2025年2月3日,山东大学智绘科技调研团调研组成员对湖南湘江涂料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收获颇丰。在技术创新方面,湘江涂料集团拥有国家级实验室和多个省级技术中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
山东大学青山服务宣讲队年前活动总结
山东大学青山服务宣讲队年前活动总结在“新程启航,躬行远方”的引领下,山东大学青山服务宣讲队秉持“筑牢精神家园坚定理想信念”的服务宣讲宗旨,于2025年1月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以“‘五…
造炬成火,温暖社区
系列服务实践活动,用爱心和行动服务社区,用责任和担当来助力建设美好社社区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承载着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用实际行动…
传统文化留千古,继承发展焕新机
实践队成员踏入博物馆,像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记忆拉回了那些遥远而又辉煌的岁月。展柜里的一件件文物,不再是冰冷的物件,而是历史的见证者与讲述者。古老的陶器,带着泥土的质朴与先民的智慧,是人类文明最…
承千年古韵,启文化新程
(通讯员:王瞳瑶)悠悠华夏,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神州大地,传统文化熠熠生辉。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寻脉文化实践队铭记守护中华传统文化根脉的责任,于1月15日在河北省、山东省等地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主…
党旗飘扬在一线
社区还推出了“共享奶奶”公益项目,别出心裁且充满温情。社区里的奶奶们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和丰富经验,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临时照顾孩子、陪伴老人等服务。居民通过小程序和微信群就能轻松预约,既解决了部…
淄博煎饼:传统美食的文化传承与现代魅力
在山东省淄博市,有一种美食,它不仅承载着千年的饮食文化,更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营养,成为齐鲁大地上的美食瑰宝,这便是淄博煎饼。近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承脉古韵,传艺新光”实践队深入淄博…
党建领航聚合力 基层治理谱新篇
为了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提升居民幸福感和参与度,深入学习、感悟、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力及对党的认同感。曲阜师范大学物理…
七秩风华映初心,光影传情叙校音
在岁月的长河中,2025年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曲阜师范大学的发展史上,七秩荣光,熠熠生辉。值此校庆的盛大时刻,一群满溢热忱的曲园学子,怀揣着母校的深情厚谊,踏上了回访高中母校的温暖旅程。而那…
普法青春行:大学生寒假宣传《民法典》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巷相望实践队成员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法典》宣传活动。他们深入社区、乡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这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典知识传递给广大群众,在冬日里…